一般都要改的,当然看你们的净资产有多少,你可以相应的在资产与负债科目上同时做适当的调整。
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在没有清理之前,是无须做任何额外的会计处理的。 只需要在账面保留原值和相应的折旧。另外,请确保提足最后一期折旧后的净值占原值的比例应该符合公司的折旧政策。
1、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2、按2年摊销。 依据《财税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购入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3、每月摊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或无形资产) 注:如果你单位执行新会计准则,使用“累计摊销”科目。
答案: D.92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500+400*9/12+600*6/12+400*3/12 =1200(万元) 资本化率 =(1000*6%*12/12+1000*9%*6/12)/(1000*12/12+1000*6/12)=7% 2008年发生的利息费用 =1000*6%*12/12+1000*9%*6/12=105(万元) 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1200万元*7%+发行费用8万元=92( 万元) 问题补充: 答案是C,专门借款计算利息 该固定资产于20×8年12月31日完工交付使用。所以,支付发行费用8万元不予资本化。答案为C。即: 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1200万元*7%=84(万元)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0000)/100000=72(天) (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 流动资产=3*5000=15000(元)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5 存货=15000-5000*1.5=7500(元) 营业成本=100000*(1-25%)=75000(元) 存货周转天数=(360*7500)/75000=36(天) (3)权益乘数=2,则:资产负债率=50% 资产总额=100000(元) 负债总额=100000*50%=50000(元) 利息支出=50000*8%=4000(元) 税前利润=10000/(1-50%)=20000(元) 息税前利润=20000+4000=24000(元) 已获利息倍数=24000/5000=4.8(倍)
中华。会计网校快乐蓝精灵回复:一次凭证的填制方法。 一次凭证的填制手续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员填制的,一般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
1.S公司以180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系S公司以410万元的价格购入,购入时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1年。转让时该专利权已使用7年。转让该专利权应交的营业税为9万元,该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专利权在第7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24万元。S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 A )万元。 A.72 B.48 C.45.91 D.45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购置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支付的增值税、运输费、包装费等,作为入账价值 B.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C.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该转入资本公积科目中,期末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纳税 D.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新的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等,作为调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A B C D 3.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B )。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责任事故造成了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A B C D 4.长城公司一台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按年计提折旧。该设备在使用3年6个月后提前报废,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1000元,取得残值收入2 500元。则该设备报废对企业当期税前利润的影响额为减少(13950)元。 A.20 100 B.15 950 C.15 780 D.19 350 A B C D 5.M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 000元,数量为100件。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甲产品。该合同约定:M公司为N公司提供甲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甲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估计销售每件甲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A)元。 A. 20 B. 200 C. 190 D. 105 A B C D 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A)为基础。 A.权责发生制 B.实地盘存制 C.永续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A B C D 7.下列有关固定资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D)。 A.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B.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均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C.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D.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A B C D 8.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对于按合同规定预付的工程价款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D)。 A.在建工程 B.固定资产 C.工程物资 D.预付账款 A B C D 9.按第38号准则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或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销业务对于首次执行日处于收款过程中的采用递延收款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如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销售,首次执行日前已确认的收入和结转的成本应进行追溯调整 B.对于处在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飞机和船舶),以及营造、繁殖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生物资产,首次执行日之前未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不应追溯调整 C.正在开发和加工的无形资产或存货首次执行日企业正在开发过程中的内部开发项目,已经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应追溯调整 D.在首次执行日后的第一个会计期间,企业应当将尚未确认但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合同或协议剩余价款部分确认为长期应收款,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两者的差额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剩余收款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应当相应地结转成本 A B C D 10.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C)。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利益流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A B C D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 000=30000*40% 贷:银行存款 10 120=10000+120 营业外收入 1 880 =12000-1012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现销和赊销两种基本方式,虽然赊销在强化企 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和节约存货资金占用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相对现销而言,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计现金流入量和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不一致,就可以发生相应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因此,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论题。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三角债”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三角债”问题曾在中国业界肆虐一时,拖垮了一批企业。当时,企业“赖账”成风,而且谁赖账越多,谁就受益最大,以至于在文艺界出现了“黄世仁求杨白劳还债”的小品,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信用状况。面对存在的问题,国家下大力气整治过,朱总理就曾在1996年提出了5个部门4类商品 (电力、冶金、煤炭、石油等)领域开办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而“三角债”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又是如何呢? 1.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企业缺乏管理力度。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企业间的“三角债”规模在2000年年末已累积至1.2万多亿元,其中超过3个月的拖欠已达0.8万亿元;截止到2002年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1.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另外,国内一些企业日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予计算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所在。在其他国家看来早可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坏账”项目下,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企业领导的业绩,并使之有一种“企业经营不错啊,坏账也不太多”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下任领导也不追讨,也怕损害自己的业绩,于是坏账越来越多,账龄也越来越长,最终企业垮了。如此种种,就是“三角债”仍然作祟的直接反映,同时也表明中国市场仍不成熟而且有关机制有待完善。 2.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差距较大。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是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坏账率是0.25%-0.5%,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相差10多倍。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如此大的差距,要想竞争,尤其是要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能行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已经过去,谁不学会赊销,谁就会被淘汰,因此我们国家的企业必须学会赊销、学好赊销,争取在赢得客户的同时又能将应收账款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合理的范围内,以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不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一般工业品,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而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不具备优势,失去了与其它企业抗衡的能力,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生产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企业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上只有一种信用,那就是国家信用。工厂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往来资金如何结算等事项都是由中央计划者统一安排,交易双方都是属国家所有,企业根本不需要担心大量应收账款是否能及时收回以及账款囤积造成的后果。然而,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已基本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经济,“信用为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如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坑蒙拐骗、呆账坏账等层出不穷,就连被称为“经济警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失信和造假,而企业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孰视无睹,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攀升,但企业反而不会多赚钱,为什么?因为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所带来的风险。试想想,假设一个企业平均税前利润是5%,如果他有10万元的货款因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成为了坏账的话,为了弥补损失,需增加多少销售额才能弥补亏损呢?答案是200万元。在利润率较低的今天,别说是坏账这个无底洞,就连货款拖延造成的资金成本,也同样能吞噬掉企业几个月的利润。例如去年北京中关村仪科慧光公司倒闭案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仪科慧光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直是负债经营,而且为了营业额看好不惜高价进货,低价销售,窟窿越来越大。从信用管理角度来看,这是一家“高风险”公司,不能与其做生意,更不能赊销了,可是包括联想、方正、紫光等上百家公司把货物赊销给仪科慧光公司,竟然没有一家公司认真、定期考核他的信用状况。结果,仪科慧光公司倒闭了,拖欠货款三千多万元,使这上百家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三)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基础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因为如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更加完善,但往往在每笔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就缺少了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更有甚者,竟信奉口头上所谓的“君子协定”、“一诺值千金”,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哑巴吃黄莲”。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同违法案件共有5338起,涉案金额达到16.3亿元。 2.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企业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企业财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当中,并非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有些国有企业的账外债权竟然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这类问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又不易被发现,当人事发生调动时,很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同时也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2)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相关人员态度消极,一些企业甚至连催收部门都没有明确,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时期超长,收回可能性减小。(3)长期不对账。(4)不按规定确定坏账损失。某些企业为满足一时间的业绩漂亮,将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上,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ST重机的2000年度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天津造船厂所欠货款5022万元因破产无法归还,形成坏账损失,造成管理费用高达10790.34万元。早已明知天津造船厂欠款难以收回的ST重机,并没有在1999年年报和2000年中报中作相应披露,最终令他的投资者感到失望,从而对自身企业的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计算提取后计入成本费用的意思。
把管理费用转到本年利润,在累计折旧输入和固定资产一样的东西,具体金额多少,看你时间定的是多少,月末折旧做贷方,借方放入对应的
我没有这方面的报告或总结,我知道一般的做法,可供参考。企业固定资产一般分为二大类:一 房屋(厂房、宿舍)。二 机械设备。 投产使用一年后开始提折旧费,视具休情况定折旧年限,楼房一般按40 至60 年,机械设备一般按8至10 年,由企业自定。折旧费计入当年成本,折旧后的余额为当年的固定资产总值。专业书上都可找到。
这种情况,即使该固定资产依然继续使用,也不再计提折旧了。等到报废时再做处理
应该计入固定资产。修路发生的所有费用,先通“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答案: C.2000 甲存货应该恢复的减值准备为3000元 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000-54000-5000*10000/50000)=5000(元) 所以本期期末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00-3000=2000(元)
简单来说,一种是已经提足的不用提折旧;另一种是土地,或者说性质上类似土地使用权的资产,这种政策是最保守的,很符合谨慎性原则.
注销前除未分配利润外,其他科目均清零。对上面的科目建议作如下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或管理费用10 贷:其他应收款10(相当于坏账); 借:投资收益50 贷:长期股权投资50 借:营业外支出5 贷:固定资产5 借:本年利润65 贷:资产减值损失10 投资收益50 营业处支出5 到此,要看一看是否盈利,如盈利要交企业所得税。
如果数额不是很大就不要分摊,做一次性扣除吧,做个长期待摊很麻烦,如果一次分摊的话就算是报表亏损了以后还可以补回来, 开办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借: 管理费用——开办费贷: 现金或银行存款 这样是可以看明了开办费的,月末计入当期的损益,放心,符合税务要求的。
今年开始,新的增值税条例已经允许多数固定资产抵扣进项了 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确定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企业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他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残值一般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5%预计,(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一般建筑类使用20年,设备类使用15年。 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除以12=月折旧额 以上便是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加载中...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