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以"家"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作
我的家
我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它是由爸爸、妈妈和我所组成的。 说起我们这一家子,也怪有趣的。我的妈妈是个急性子,而我的爸爸却是个慢性子。妈妈老嫌爸爸做事慢,爸爸又嫌妈妈做事不细心。而我呢,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不点儿。 平时,只要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我家的气氛就特别活跃。 记得在一个夏天的星期天,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出来乘凉。忽然,我看见天上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地在向我眨着眼睛,于是,我突发奇想,说:“我出几个歇后语来给你们大家猜猜,猜不到可是要罚的喔……”“好了,好了,你别卖关子了,快出题吧!”没等我说完,妈妈就开始不满了。 “天上的星星——请问下句是什么?”我拿了把大蒲...全部
我的家
我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它是由爸爸、妈妈和我所组成的。 说起我们这一家子,也怪有趣的。我的妈妈是个急性子,而我的爸爸却是个慢性子。妈妈老嫌爸爸做事慢,爸爸又嫌妈妈做事不细心。而我呢,爸爸妈妈都说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不点儿。
平时,只要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我家的气氛就特别活跃。 记得在一个夏天的星期天,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出来乘凉。忽然,我看见天上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地在向我眨着眼睛,于是,我突发奇想,说:“我出几个歇后语来给你们大家猜猜,猜不到可是要罚的喔……”“好了,好了,你别卖关子了,快出题吧!”没等我说完,妈妈就开始不满了。
“天上的星星——请问下句是什么?”我拿了把大蒲扇边扇边问。 “数不清。”没想到让爸爸来了个开门红。 “那芝麻开门呢?”我想了想,又出了一个。 “节节高。”哎,出师不利,又被爸爸猜着了。 “春天的气候——?” “一----日----三----变----”妈妈也不甘势弱。
为了表明我并不笨,于是我又出了一个:“春天的毛毛雨----?” “哈哈,太简单了,是贵如油!”真是天不助我也,刚出门又遇上了“强敌”。 …… 最后,爸爸妈妈把我逼得没有歇后语了,我只好乖乖认输了。
瞧,这就是我的家,我爱它!
家
他,在大年三十晚上,逃了出去。他没有回家。对于他来说,回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喜欢这个家。
对于他来说,家是没有含义的。从小失去母亲的他,多么渴望从家里得到母爱。
从父亲身上,得不到父爱,更何况那遥远的母爱?
他讨厌父亲那永远唠叨的话,更讨厌父亲那说话淡淡的语气。他渴望亲切温柔的话语,但他得不到。于是他讨厌这个家,因为这里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逃走了。
他逃出家门,深深的呼吸。他觉得外面的空气充满自由和欢快。家,只会让他窒息。他喜欢这里。
他哼着小调,快乐的踏着脚步走进网吧,他准备在这里过一夜。他在网上聊天。对方尽是甜言蜜语。这不是他渴望的吗?起初是,后来就不是了。
本来他很喜欢,就与对方一直聊下去。对方还是甜言蜜语。后来他觉得好假,很虚拟,甚至开始讨厌。这时,他想起一个人,是父亲。尽管父亲他说话的语气淡淡的,但他现在觉得很实在,很塌实。就像脚实打实的站在地上,而对方那甜言蜜语,就像在天上飞一样,脚很不稳的垂在半空中,似乎随时都会掉下去。
想着想着,他打了个喷嚏。他着凉了。他忘了出门前父亲的话:“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冷空气降临,出去穿多一件衣服。别太晚回来,等你回来吃年夜饭。”他当时还讨厌父亲的唠叨,原来父亲的唠叨是对的,是有用的。
他自责道:“为什么当时我不听父亲的话?”
他决定离开网吧。他觉得这里很虚假,所以他要走。他一个人在街上闲逛。路上的行人都是父母拉着子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走着。看见酒楼里坐满了人,一家老小一起在吃年夜饭。
冷风呼呼的吹,他竖了竖衣领,他想:为什么别人脸上洋溢着高兴,而且看起来很温暖,我看起来这么寒冷?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看来电显示,是永远也熟悉不过的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父亲打来的。他犹豫了。
“该不该接?”如果接了,一定又被他唠叨,还被叫回家。如果不接,大可独自一人整晚闲逛。“我在外面的世界被抛弃了。原来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抛弃我,是家。虽然我的家里只有父亲的唠叨和淡淡的说话语气,但很亲切,而且很温暖。
是外面的世界没有的。我何必自暴自弃呢?我真傻。”
他最后选择了接。
“喂,是谁”。
“是我,你父亲。”
“哦,什么事?”
“这么晚了,你去哪了,还不回家?”
“去朋友家里了。
”
“别打搅人家了,回家吃饭吧。”
“已经没有打搅人家了,我走在回家路上,现在回家。”说完关上手机,像箭一般的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 他跑着,更像逃跑,逃出这个他被抛弃的世界,投入最温家的怀抱。
终于回到家,当初这个让他窒息的地方变成了充满亲切的天堂。他的家是有含义的。表层是唠叨和淡淡的语气,内层是温暖和永不抛弃。
家
一近家门,安安就闻到一阵异样的味道,她下意识地冲进厨房,关掉灶上的火,不知是什么烧焦了,爸爸在书房里说:“谁回来了?”安安应了一声,走出厨房。
爸爸还在书房里的电脑前坐着,书房里弥漫着的烟让安安刚走进去又退了出来。
“爸,炉子上烧的是什么?”“不知道,问你妈。”“妈呢?”“不知道。”爸爸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安安无可奈何,这时候妈妈开了门进来,看到安安笑了一下,脸色又立刻变了。
安安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了上门。
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开始冲着爸爸叫嚷,为了那锅烧糊的东西,为了满书房的烟味,为了爸爸坐到电脑前就不肯离开的态度。妈妈是个很有文化的女子,用词深刻而犀利,虽不是在说安安,可安安心里一阵阵地刺痛,她背靠着房门想:“这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啊。
”然后眼泪开始向下滑。
爸爸终于开始反击,为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来反抗一个女人的不可理喻和令人无法忍受的责骂。
为什么会是这样!安安蜷缩在门背后无声地哭泣。她不明白一个很好很温馨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那个从容、幽默,如一座山那样支撑这个家的父亲在哪里?他亲切的笑,温和的热情为什么都不再属于她和妈妈,而是消失在一团又一团的烟雾和一夜又一夜的荧光之中。那个温柔,优雅,如大地般提供温暖的妈妈又在哪里?她对爸爸的温柔体贴为什么会变成了冰冷的指责和尖刻的讽刺!
门外传来了异样的声音,像是推推搡搡的声音。
安安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打起来,虽然她一直相信爸爸是不会对妈妈动手的,可是她以前也一直相信***那句话:“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那时爸爸妈妈第一次争吵,安安吓得躲进***怀里哭,于是他们不吵了,妈妈笑的很温柔也很温暖地说“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
”多幸福的感觉啊,恍如隔世。安安在大大小小的争吵中度过了半年多,流了那么多的泪,每次她都用***话来安慰自己:“不怕,我还有一个家。”
妈妈哭泣的声音同样尖锐,穿透了每一层墙壁,墙壁都疼痛了。
安安问自己,我还有家吗?
爸爸终于无法忍受,摔门而出,妈妈忽然就不哭了,一下子屋里变得很安静。
安安却似乎听到了有什么破碎的声音。
安安忽然很倦,很想睡去。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星期天早上从自己的小床上爬起来,挤到爸爸妈妈之间去睡,即使醒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一颗心里也满满的全是想哭的温柔。
安安真心希望这一觉睡到忘记了爸爸的冷淡,忘记了满满的尖刻,忘记了他们半年多来所有的争吵声,然后醒来时可以看见他们的微笑,妈妈说:“不怕,安安,你有一个家。”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
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时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
当他历尽艰辛找到5岁的女儿,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上面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家是什么”。请以“家”为话题,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真人真事,或编写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以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文一] 回归
盐城中学高三(8)班 谢蓓蓓
他闭上眼睛,诚心地祈求:“上帝,请让我有一所房子,我想好好地照顾我的妻子和儿女,我想有一个真正的家。
”
他是个乞丐,成天在街上向别人讨钱。若不是为了妻子和儿女,他是不会这样生活下去的。他可以无所遗憾地去天堂,哪怕是地狱,他也无所畏惧。
上帝听见了他的话。仁慈的上帝想了很久,终于现身在他面前:“善良的人啊,我满足你的要求。
”
一阵刺眼的光闪过以后,一所房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虽然不是很大,可他还是很激动地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以表示对上帝的感谢。
他们一家三人搬了进来。他每天像以前一样,白天在街上乞讨,晚上回到家里,和妻儿共进“晚餐”。
日子开始很好,但很快地,他有些不自在起来:“我们住这么好的房子,却吃这么差的食物,还要挨别人的白眼,真是没有道理,要是我们有钱就好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中,他闷闷不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
他跑到教堂里虔诚地祈求:“亲爱的上帝,请赐给我钱,我想有点自尊,让妻儿吃得好一点,这样才有家的感觉。”上帝答应了他。
回到家一看,家里的地上全部是钱,至少有100万美元。他捧起钱,洒向空中,欢笑着。
他的妻儿也在高兴地笑着。他用一部分钱,买了很多像样的衣服,同时他们每天吃的也不再是剩菜,而是上等的饭菜,有的甚至连富翁都不太吃得起。房子,买了一幢很大的;车子,买了一辆很贵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了,他也变得非常奢侈起来。
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妻子有点烦了,有点丑了,甚至想抛弃她。他每天沉醉在灯红酒绿中,甚至还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他的妻子很伤心,带着儿子和一些钱走了。
渐渐地,他的钱花光了。这时跟他一起喝酒的朋友,以及他在外的女人都离他而去了。
“你这个穷光蛋,不配有这么好的房子!”人们蜂拥而至,抢占了他的小洋楼和车子。
冬天,极其寒冷,风呼呼地刮着。他一个人走在街上,被别人骂着,嘲笑着。他的眼睛湿润了,这时他的心复活了。他开始想念妻儿,回忆他们和他在艰难的乞讨生活中,互相推让别人吃剩的半块面包,想到妻子的种种叮嘱,儿子的亲切拥抱,他哭了,他叫喊着,在街上奔跑。
他哭着,跪倒在地:“上帝,我只要我的妻儿,其他我什么都不要,求求您,上帝!”上帝语重心长地说:“去吧,他们在等着你!”
在街的尽头,有一所很小很小的房子,一对母子正欢笑着。他疯狂地奔跑过去……
[文二]
家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
而自从有了“家”这个词,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行吟着自己的“九歌”。
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
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
“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文三]
使什么破碎的
一近家门,安安就闻到一阵异样的味道,她下意识地冲进厨房,关掉灶上的火,不知是什么烧焦了,爸爸在书房里说:“谁回来了?”安安应了一声,走出厨房。
爸爸还在书房里的电脑前坐着,书房里弥漫着的烟让安安刚走进去又退了出来。
“爸,炉子上烧的是什么?”“不知道,问你妈。”“妈呢?”“不知道。”爸爸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安安无可奈何,这时候妈妈开了门进来,看到安安笑了一下,脸色又立刻变了。
安安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了上门。
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开始冲着爸爸叫嚷,为了那锅烧糊的东西,为了满书房的烟味,为了爸爸坐到电脑前就不肯离开的态度。妈妈是个很有文化的女子,用词深刻而犀利,虽不是在说安安,可安安心里一阵阵地刺痛,她背靠着房门想:“这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啊。
”然后眼泪开始向下滑。
爸爸终于开始反击,为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来反抗一个女人的不可理喻和令人无法忍受的责骂。
为什么会是这样!安安蜷缩在门背后无声地哭泣。她不明白一个很好很温馨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那个从容、幽默,如一座山那样支撑这个家的父亲在哪里?他亲切的笑,温和的热情为什么都不再属于她和妈妈,而是消失在一团又一团的烟雾和一夜又一夜的荧光之中。那个温柔,优雅,如大地般提供温暖的妈妈又在哪里?她对爸爸的温柔体贴为什么会变成了冰冷的指责和尖刻的讽刺!
门外传来了异样的声音,像是推推搡搡的声音。
安安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打起来,虽然她一直相信爸爸是不会对妈妈动手的,可是她以前也一直相信妈妈的那句话:“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那时爸爸妈妈第一次争吵,安安吓得躲进妈妈的怀里哭,于是他们不吵了,妈妈笑的很温柔也很温暖地说“别怕,安安,你有一个家。
”多幸福的感觉啊,恍如隔世。安安在大大小小的争吵中度过了半年多,流了那么多的泪,每次她都用妈妈的话来安慰自己:“不怕,我还有一个家。”
妈妈哭泣的声音同样尖锐,穿透了每一层墙壁,墙壁都疼痛了。
安安问自己,我还有家吗?
爸爸终于无法忍受,摔门而出,妈妈忽然就不哭了,一下子屋里变得很安静。
安安却似乎听到了有什么破碎的声音。
安安忽然很倦,很想睡去。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星期天早上从自己的小床上爬起来,挤到爸爸妈妈之间去睡,即使醒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一颗心里也满满的全是想哭的温柔。
安安真心希望这一觉睡到忘记了爸爸的冷淡,忘记了满满的尖刻,忘记了他们半年多来所有的争吵声,然后醒来时可以看见他们的微笑,妈妈说:“不怕,安安,你有一个家。”
[文四]
回家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在匆匆赶路,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地――家。
出门在外,家是“蝴蝶梦中家万里”的那份思念,归家途中,家是恨不得“千里庭缩”的那种急迫;久别归来,家是“审容膝之易安”的那种舒适。
无论身在何处,与家的距离都近在咫尺。因为家是慈母手中的线。
在你临行之前已密密地缝在身上。不管离家多远。家的感觉总是那么温暖,那充满着母亲的叮嘱父亲的关切,永远不会忘记。
归心似箭,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其实归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束光,千里之遥转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直到踏进家门才会慢慢褪去。
那首经典的萨克斯曲《回家》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它的产生正是由于作家深夜回家时发现母亲还坐在沙发上等他归来,真情涌动于是写成了这经典之作。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听《回家》,你会强烈地感到家的温暖以及家中亲人的牵挂,思乡之情从心底慢慢升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你赶回家,这便是它的神奇所在,也是家的神奇所在。
耳边似乎想起李后主国破家亡后的感叹:“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也只能“梦里不知客”,无家可归或者有家而不能回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因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气息。
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家。
离家、想家、回家,人们经常重复着这件事。但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枯燥。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悠扬的萨克斯再度想起时,我不禁自问:“何时回家?”
[文五]
家的感觉
我们的民族真是一个感情的民族,何为家?且看“家”这个字,房子下面有豕,即猪,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住在一栋房子里,还养着满圈的肥猪,好一派温馨的“农家乐”。中国人该是最安土重迁的吧,因为有家,能遮蔽一切苦风愁雨,干吗还得四处奔波呢?
出门在外,几乎所有的宾馆都有这样一条标语:“宾至如归”,看多了不禁就多想,真的吗?仅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冰冰冷不透一丝温情的被褥和一些貌似豪华的家具就可以让客人门有回家的感觉吗?恐怕不然。
我们重视家,不仅因为它有我们从小就以熟悉的环境和一起生活的亲人,更重要的怕是心中那隐藏的依赖和无拘束的感觉吧。在外求学,假日到家如能看到自己想念已久的父母固然是好,但是在餐桌上那无拘束的畅谈,无压力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家的感觉。
若有人认为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我恐怕不能赞成。不信你同父母一起住宾馆试试,我宁愿呆在自己乱乱的小窝里。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
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而变成了港湾。无助的时候心里牵念的不再是关乎前途、关乎生计的大问题,而是急急的想钻到家里的床上大哭一场。
可是说了这么多又何如呢?谁有能说得清道得明这家的感觉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家在心里上的作用就如同起风时添的一件衣服,恰到好处,但有多暖也只有你知道。
我所体会的家的感觉无非是有暖有温馨有父母有亲人有快乐有包容有安定,如此而已。
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文六]
家
徐其国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说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
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唱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力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
“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于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评点:文才,文思,文化。灵活,自然,文化底蕴较厚。
带着我的家去流浪
高三(6)班曹瑀鋆
“人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你已经被问了几百次了吧?那是当然,这可是你在尚未与世隔绝时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而我以前的答案则是:走遍地球。
因为我实在是太爱这颗美丽的星球了,年幼时从书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奇观,风土人情和可爱的生物几乎让我痴狂,所以我愿意毫不犹豫地走上这条也许没有尽头的路去看看它们。现在,每当我向上帝许愿时都会小心翼翼地更正一下我的理想:请让我带着我的家去流浪。
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正值我叛逆期的顶点时期,我几乎毫不在意周围的人。因为我固执地认为要想一个人独自行走,就必须学会享受寂寞。在那些蓝色的日子里我开始有些偾世嫉俗了,甚至希望自己被忽略。
自嘲的影子也在日渐扩大。一天,我带着戏谑的口吻问母亲:“假如我是个杀手,不能再回家怎么办?”
原以为母亲会瞪大眼睛呵斥我的荒唐,没想到她竟以平静得没有丝毫波澜地声音对我说:“没关系的,反正你知道我一直在这里。
”
那一刻,我辛苦经营的那堵自闭的墙彻底被击碎,化作了一股温柔的水,至今滋润着我的心灵,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我的亲人把家筑在了我的心里,纵使我将心防建得再高已经挡不住家的暖流。暖流将我包裹起来,轻轻的、柔柔的,低声细语告诉我习惯被忽略并不是享受寂寞。
我已感觉到独行的路上自己缺少了一些东西。
于是我常常在想自己少了什么,我需要什么?亲人吗?可是如果旅途中带上他们会太累太累,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走。也许是一些用过的东西,不,独行的路上总会有很多坎坷,我无暇去顾及他们的好坏。
中秋节的那天我独自在家,才发现我一直想要的。那天工作繁忙的父亲在我回家前已将我爱吃的月饼送回了家,而后似乎又出去了。我切开精致的月饼,开始享受美味。可是不久,我发觉到月饼太甜了,那时一个月饼我才吃了三分之一。
猛的我察觉到一个月饼是要给一个家去共享的,可我呢?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原来我要的是一个可以分享、分担一切的家。
最后,我向母亲吐露了我的理想:“我要去走遍地球。”母亲轻笑,指了指我的胸口,温和的脸上闪现着慈悲的神情,没有言语。
我知道,那是她认定了为我守望,守望远方的我和我带着的家。
我想,当我离开他们开始独立行走时,无论是哪一年的中秋,我都会捎回一份留下三分之一的月饼,那不是仪式,是证明,证明我正在这个星球的某个地方顺着梦想指引的方向并带着我的家在流浪。
评点:感情体验比较独特,叙述的角度比较新颖。
夜船吹笛声萧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