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脖子所佩戴的佛珠是多少个
济公是伏虎罗汉,在中国佛教领域,最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1985年电视剧济公(8集) 济公外传(4集)所使用的佛珠制式为108颗。 济公故事自南宋以来即在民间广泛流传。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踪》即有关于济颠的记载。刻于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是现存讲济公故事的最早的小说。济公(1130-1209)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 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全部
济公是伏虎罗汉,在中国佛教领域,最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1985年电视剧济公(8集) 济公外传(4集)所使用的佛珠制式为108颗。
济公故事自南宋以来即在民间广泛流传。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踪》即有关于济颠的记载。刻于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是现存讲济公故事的最早的小说。济公(1130-1209)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
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元,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
济公属于禅宗,禅宗和密宗的佛珠制式是有差别的通常可分为3种类型: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济公所佩戴属于第3者(注:清代朝珠也是佛珠的演变)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加以阐述:材料差别、数目定量、珠线数量、加持与开光之方法、使用方式以及持带数珠之誓言。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隔珠、记子珠、卡子。母珠又称为佛头、三通,其意义代表佛陀佛陀。隔珠和佛头将108颗念珠均匀分割开,隔珠含有平分的意义,使得四无量心得以平等显现。而持咒时每每捏至隔珠可用“佛、法、僧”三宝或“戒、定、慧”三学来观想。
计子珠又称计数器为念诵经文和咒语计量之用,计数器多用缀脚有金刚铃和杵以区分百位和千位计数,有时莲花缀脚计数器藏族多用其他珍宝串联以利区分,计数器采用十进位,“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卡子材料众多,实际功能为万位计数。串联珠子的线代表菩提心。藏传佛教(密宗)念珠110颗的原因是念咒或者修加行都要加10%的数量补缺,以弥补其中不够认真以及分心的部分。这样念一串110遍的只算整数100遍,计数比较方便 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一)木患子经作一百零八颗。
(二)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颗等四种。(三)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一千零八十颗为上品,一百零八颗为最胜,五十四颗为中品,二十七颗为下品。
(五)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此外,另有三十六颗、十八颗。上记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
(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
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