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电脑/网络 互联网

淳安人为什么要跳竹马?

淳安人为什么要跳竹

全部回答

2018-03-28

59 0
    跳竹马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在我国起源较早。南宋时就有“男女竹马”的记载。浙江的金华,衢州地区也有跳竹马的民间娱乐,只是浙江淳安跳竹马别具一格。 跳竹马起源于明代。相传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时曾被张立诚打败后,率余勇躲在淳安打铁山一处石洞里,他的坐骑,在战场上驰腾惯了,不习静寂的平和,到处乱蹦乱跳,残踏百姓庄稼。
     淳安排岭有所汪公老佛庙,传说他是方腊的军师,方腊未采纳他的计谋,所以兵败南山。汪公仙逝后百姓就尊他为佛来祭供,祈求他来保护百姓的安宁和五谷丰登。 汪公老佛见明太祖的坐骑糟蹋庄稼,就相劝它爱护庄稼。
  可这坐骑骄横跋扈,置之不理。汪公老佛怒从心起,出掌将坐骑朝庙门一击,坐骑立即被粘贴在庙门上,成了没有生命的马形图像。   明太祖知晓此事,知道理亏。真诚地祭拜汪公老佛,深表自己的内疚和过错,汪公老佛念明太祖知错能改,就托梦于他,赐好马一匹,拂晓送到门口。
   明太祖起早来看,见是一匹竹扎架子彩纸糊的马。顿时生气,挥鞭就打,谁知它竟是匹神马,昂首长嘶,疾风快驰。 明太祖朱元璋就骑着这匹坐骑打败元军,坐上皇帝宝殿。  以后老百姓就照着这匹神马的模样,用竹篾编制竹马,逢年过节用做祭供祖宗,以求平安。
   最早的竹马,竹篾编,糊彩纸,腹中点蜡烛,只是祭具。 后不断改进翻新,搬上舞台。道具用红绿黄白黑五色布缠身,分前后两节,吊扎在人的腰间,像人骑着马,自由地翻腾跳越,表演跳竹马,分生、旦、丑等角色。
    正衣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 早先演员的服装模仿戏中人物。如《三国演义》的刘、关、张、和刘备的两位夫人。后来跳竹马要演“三脚戏”,也就没有了固定的衣甲盔帽了。
   跳竹马讲究阵式,以“五梅花形”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五马盘柱”,“一字阵”,“铁索环”等多达108种。    但离不开退一进二,三角交叉,四边兼顾,梅花五点的基本跳法。
  
   跳竹马,早时只突出“跳”,表演者不念不唱,是单纯的舞蹈,后来发展到讲彩话,又叫“利是话”。如“跳马跳归堂,福寿万年长”,“跳马跳三圈,个个都健康”,每当这时,看戏的百姓一边放鞭炮,一边撒果子,喝彩助兴!。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电脑/网络
互联网
硬件
电脑装机
程序设计
操作系统/系统故障
笔记本电脑
反病毒
百度
软件
互联网
互联网
QQ
网站推荐
上网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