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为什么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为什么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全部回答

2018-02-25

43 0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章强调,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此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我们党的根本宗 旨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看,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必须多谋民生之 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看,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 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 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 向稳步前进。
     第二,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 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随着经济 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一些人员需要下岗转岗、以多种形 式创业就业,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随 着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 化正在进一步加速,相应社会养老服务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地区 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 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由此所导致的 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 变化,引发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 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 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 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
     第三,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着力解 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推进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
  经济展与社会发展 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  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 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只有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 生工作,才能为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 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 也难以实现。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宗教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