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为什么中国有打春习俗?

为什么中国有打春习俗?

全部回答

2016-09-23

52 0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新的一年播种农耕的好时节。中国 自古一直是一个农业立本之国,自然具有向往春天、亲近春天的传统习 俗。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时间约在在每年公历2 月4日前后,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习惯上都以它作为春季的开始,也就 把立春视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予以高度重视,民间因此有“立春大 如年”的说法,甚至一度将这一天称为“立春节”。
    过去在立春这天, 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盛大迎春仪式,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打 春牛”仪式了。打春牛古时又俗称“鞭春牛”,是一个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习俗。 上古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最初是以打猎为生,食物来源不稳定。
  据 传,后来是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教人们耕种土地,这才幵始了农业第五章衍息轮转的漏刻:生产节令民国初年川西地区"打春牛"活动中用纸糊扎的“牧童”和泥土塑制“耕牛生产,使人们有了可靠的食物来源。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因此中国历代帝王出于稳 固自己统治的需要,也都很关心农事。周朝时,天子更将务农之事提到朝议上,责令地方 官每年举行迎春仪式,与民同耕,随之出现了象征专管农业的“芒神”和“春牛”形象。
   以后中国历朝历代几乎都延续了这种做法,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明清两朝时更为热闹。   立春这天,官员们沐浴更衣,与民众共聚郊野,在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春牛台前摆桌上 供,烧香跪拜。
  有的地方还要唱“青阳曲”,跳“云翘舞”。然后由专人扮成的芒神扬鞭 抽打供桌前摆放的一只泥塑耕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叫它勤奋耕地,争取丰收。同 时这也是告诫百姓立春节令已到,要抓紧春耕春播,莫误农时。
    有的地方举行鞭打春牛仪 式时还要口中念念有词,比如“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等等。仪式过后,乡民们就围上前去用彩杖击破泥牛,这称为“打春”。
  泥牛被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还争着把牛身上的泥抢拾一块回家,放入自家槽头,当作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这一天京城里的皇帝也要亲自率领大臣们到皇田中象征性地扶犁鞭牛,以为民示范和祈祷风调雨顺。
  后来有些地方又改以纸牛代替泥牛,并在纸牛肚里面装上五谷。鞭子把纸糊的牛皮抽破后,里面的五谷自然就会四溢流出,人们以此来象征仓廪丰实、谷流满地。“打春牛”活动实际上还有一层意义:古时候没有历书,农民又多文 盲,为了使农人知道立春节气的到来,便用打春牛的方式吸引农民观 看,起到形象的宣传作用。
    自中国创制正规的历法之后,人们又将牛和 芒神形象画成配有简明日历的春牛图并标出二十四节气加以刊印,以供 需要时查询。许多农村还在立春前数日组成“送‘春牛图’队”。,敲锣 打鼓地将春牛图送至各家各户。
  有的农民还时常根据《春牛图》的画面 内容来预卜当年气候和收成,如春牛的耳、腿、尾部黄色偏多时,则认 为当年会风调雨顺;若芒神赤脚则表示当年雨水会偏大,而芒神帽子如 画为红色则表示当年会出现干旱,等等。
    为了迎接春耕,人们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立春这天清早起来,牵 4牛到野外去遛遛腿,以示春耕开始,这叫“耕春”;到野外去采集松山西绛县年画 山东日照岚山区的传统"闹春牛"活动中,村民正在进行耕地比赛柏枝回家插于门窗之上,或供于灶神、祖灵之位,称为“采春”、“插春”;早餐以青菜 为食,叫“尝春”。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打春牛”的习俗在中国各地流传了数千年后,在一些城镇又演变为吃春卷和春饼。 立春日“打春牛”后吃春卷的习俗,早在北宋时已出现。乡民们在鞭春牛时抢到牛肚里流 出的谷粒,回家掺入面中做成蚕茧样的“探春茧”,作为渴求蚕业丰收的瑞兆。
  “探春 茧”后来逐渐简称为“春茧”,又由于“茧”与“卷”发音相近,久而久之,人们便忘了 其最初的由来,而称其为“春卷”了。  春卷的外形成条状,用豆腐皮或面皮裹上焰卷放入 锅中油炸而成。
  这种时令食物后来甚至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如今就连许多外国 人也都知道中国春卷是一道美味。由于漫长岁月的冲刷,使得今天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鞭春牛”为何物了。但在陕西 一带,这一习俗仍有流传。
  在今日陕南农村,有时还可以看到当地人在“鞭春牛”习俗中进行一种诵唱性活动。  每到春耕前,就会有人把春牛图送到农民家中,同时口中还用特有福建福州市民制作春卷的情景的曲调念唱着诸如“开犁大吉”、“人丁兴旺”等祝词,唱毕,主家要 送给钱粮以示酬谢,这种曲调的名称在当地就叫“送春牛”。
  在福建一 些农村地区,也有类似风俗。有些地方还有送给唱春者一把麻的习俗, 表示把一年的麻烦事都送走,以图吉利。  而吃春卷在陕西仍为普遍流行 的一种民俗,西安的春卷则最为出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