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蜡染和扎染有哪些不同?

蜡染和扎染有哪些不同?

全部回答

2018-02-03

0 0
    蜡染古称“蜡缬”,是我国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与扎染(绞缬)、镂空、印花(夹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里,其中这样描述道:“今谓西国有淡澀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
  ”我国是世界蜡染的发源地之一。它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的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区。  据陈维稷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认为,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时间可追溯到秦汉之际。美国《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西传》一书指出:“现存中国的早期蜡染实物,比埃及、日本、秘鲁、爪哇所发现的实物要早得多,特别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染实物足以证明。
  ”蜡染,是指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然后以蓝靛浸染,使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同时,作为防染剂的蜡因为在浸染中自然龟裂,导致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独具特色。
  蜡染具有丰富的图案、素雅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常用于制作服饰及生活实用品,体现出了朴实大方、清新悦目的民族特色。至今,蜡染仍在苗、瑶、布依、仡佬等族中十分流行,例如,他们的衣裙、被毯、包单等多用蜡染作装饰。
    蜡染基于人们美化服饰的需要,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产生并成熟的。从原料上看,蜡染没有特殊的面料要求,像棉、麻、丝、毛织物等,都能被它采用;防染材料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会使用,一般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采取冷染工艺,一般用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
  从范围上看,世界上很多地方存在蜡染,似其风格和使用方式多种多样。  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蜡染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扎染古称扎缬、染缬、绞缬、夹缬,亦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染色工艺之一,是指将部分织物结扎起来进行染色,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我国扎染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记载,东晋时期(317420年),已经开始大批生产扎结防染的绞___缬绸,表明扎染工艺走向成熟。  当时,扎染产品也出现了简单的花样,如,蝴蝶、蜡梅、海棠等,以及整幅图案花样如“鱼子缬”、“玛瑙缬”、“鹿胎缬”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出自新疆地区。扎染的载体是布匹,而布匹源于纺织。从现存史料看,我国的纺织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商代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的丝织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图案精美。
    到了汉代,丝织品和染织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分出了 10多个类别,如,绵、绫、绮、罗、纱、练、纨絹、绨、锻等。汉时,云南的纺织工艺也已经相当发达。其中有白族、彝族先民们的纺织品。
  当时,叶榆、永昌作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其民间纺织业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产量。  它为大理白族先民的扎染染织奠定了物质基础。总体来说,扎染可分为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彝族扎染及现代扎染4种。
  大理扎染用手工针缝扎,以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色泽鲜艳且永不褪色,并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还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广泛运用于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生活用品中。
    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图案规则、布局严谨、朴素自然、贴近生活。它分为扎花、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一种手工扎花方法,以缝为主、缝扎结合;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古朴雅致。
  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如,桌巾、门帘、服装、帽子、围巾、枕巾、床单等。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做工精致、图案新颖多变,艺术价值较高,实用性较强。  分为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
  成品包括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