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电影

八闽是哪八闽

告诉我就好

全部回答

2018-11-28

0 0
    辞海》的解释是: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辞源》的说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 《辞海》和《辞源》虽在什么时候开始叫八闽有点分歧,但两辞书都认为八闽的由来是因为闽地一分为八,这也是不少网友认可的说法。  但这种说法有悖于“七闽”是臣服周朝的七个部落合称之说,而且也没讲清楚福建到底是什么时候又增加了一闽。
   还有一种说法倒是承认“七闽”之说,也认为七闽是源于七个以蛇为图腾的部族的合称,但却认为“七闽” 变“八闽”,是由于“古于越族人的大量迁入”,使七个部族变成八个来的。  这种提法虽然新颖,但却没有资料可佐证。
   据考证,在战国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确实经历了一场古于越人大规模南徙入闽,与古闽人融合的历史大变迁。春秋后期,“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用下三滥的手段,巧使美人计,一举灭了吴国,称霸江东,威震中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历史上五霸的另一说),实实在在地为饱受中原华夏族蔑视和欺凌的南蛮各族争够了脸面。
    趋炎附势本是人类共性之一,汉人如是,蛮人更不脱俗,于是,南蛮人纷纷改称为“越”,一时风光无限。可夷就是夷,只懂征伐不思修身固本的南蛮各族在勾践去世后,就陷入外争内斗的纷乱中。
  公元前334年,楚威王乘乱兴兵伐越,越王无疆(勾践七世孙)大败被杀,越国从此被灭,"浙、闽之地尽属楚"。   《史记》载:楚破越,"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由此可见,越国败亡后,于越贵族纷纷自立,各率其部族,迁徙我国南方各地,甚至“滨于江南海上”。其中浮海入闽的这一支于越族人,应该是诸越中实力最强大,人数最多的越王嫡系部族。福州于山相传就是因于越人迁居于此而得名。
    于越人凭借其强大的武装力量,再辅以强劲的政治影响力和比古闽人更先进的生产力,迅速地掌控了七闽大地,其间是否与古闽族人进行征战,已无史料可稽考,我们只知道于越族和闽蛮族很快就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一个以越文化为主体的新族群———闽越族。
  有学者据此得出七闽变八闽的结论,实有臆断之嫌。   于越族入居七闽地后,并未与其他七闽部落并存,形成所谓的八个族群,相反,原来的七个闽蛮族部落却从此消亡,与于越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闽越族群,七闽变一闽。
   汉初,为分化削弱闽越族,汉廷将臣服的占据着原属七闽地的闽越族分封成三国:除复封助汉灭秦有功的无诸(越王勾践的十三世孙)为闽越王外,又将东瓯(浙南瓯江,原属七闽地)地区分出来,另立一个东瓯(东海)国,封于越族另一著名首领摇为王;汉高祖十二年,西汉王朝又划出南越国东部的潮梅地区和闽越国西部的闽西等地,建立南海国,以于越族首领南武侯织为王。
    原七闽地变成三个互不隶属的国家,七闽变三闽。从这段历史变迁可见,其间并无七闽变八闽的情况(七闽变三闽更接近史实),足见其论之谬也。 虽经历史变迁,周朝职方氏所掌控的七闽部落早已灰飞烟灭,但七闽地的叫法却沿袭下来,千年不变,只是所指地域已逐步变小,最后成了今福建地域的别称。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电影
明星
音乐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电影
电影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