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骨鱼?骨鱼是一种很陌生的鱼类
我知道两种骨鱼,不知道你要的是那种,下面介绍给你。
马来西亚丝尾金骨鱼
丝尾金骨鱼原不于东南亚一带的湖泊、河流、小溪中,分类上属鲶形目。金骨鱼是我国近年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一个新的养殖品种。 该鱼味道鲜美,是一种集食用和观赏一身的小型底层鱼类。
1、主要生物学特性
体形近似黄颡鱼,头部较大,眼大,身躯侧扁体延长;胸鳍和背鳍第一剌鳍发达,臀鳍鳍条少于20根脂鳍中等,尾鳍发达且分叉,上末端延成长丝状长;须四对,鼻须较细,上颌须发达粗长,超过腹鳍未端,鱼体呈淡金黄色,故称金骨。 金骨鱼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10-33度,最适生长水温25-30度,水温底于9度时死亡。金骨鱼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全部
我知道两种骨鱼,不知道你要的是那种,下面介绍给你。
马来西亚丝尾金骨鱼
丝尾金骨鱼原不于东南亚一带的湖泊、河流、小溪中,分类上属鲶形目。金骨鱼是我国近年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一个新的养殖品种。
该鱼味道鲜美,是一种集食用和观赏一身的小型底层鱼类。
1、主要生物学特性
体形近似黄颡鱼,头部较大,眼大,身躯侧扁体延长;胸鳍和背鳍第一剌鳍发达,臀鳍鳍条少于20根脂鳍中等,尾鳍发达且分叉,上末端延成长丝状长;须四对,鼻须较细,上颌须发达粗长,超过腹鳍未端,鱼体呈淡金黄色,故称金骨。
金骨鱼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10-33度,最适生长水温25-30度,水温底于9度时死亡。金骨鱼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鱼虾、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为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食人工配合饲料、冰鲜下杂全等。
金骨鱼喜欢在水质清新、微流水、石砑底质的环境生活,有群体聚集活动及怕强光习性,摄食活动多在傍晚及晚间进行,有较强的耐低氧能力,不易浮头死亡,多在水体PH值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生活。一足年鱼性腺发育成熟,繁殖季节为5-10月,卵量较少,多次产卵。
金骨鱼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成熟的雄鱼体小,雌鱼体大。放养当年夏初繁殖的种苗,养殖至越冬前个体可达200-300克,可上市收获。金骨鱼的撤岗病力较强,苗种期内主要多,见寄生虫病,培育菌种要抓好防病工作。
黄骨鱼的养殖技术
黄骨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在中高档名贵品种中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最近两年,黄骨鱼的养殖在我区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在我省的销售情况较好,且价格较稳定,有很多养殖户有意向养殖黄骨鱼,我们特作一期农业信息,介绍黄骨鱼的养殖。
黄骨鱼,学名黄颡鱼,属鲇形目,?科,黄颡鱼属。俗名黄骨鱼、黄骨丁。主要产于长江及支流,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分布,通常个体0。3-0。5斤/尾左右,最大达1斤/尾。黄颡鱼属底层鱼类,喜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体中,在鱼塘中白天栖于池底,觅食多在夜晚进行。
最适生长水温22-27℃,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饲养10-12个月体重可达200-300克。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鱼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连续几年塘头收购价在14元/斤以上。
一、鱼塘选择与清整
选择面积3-6亩左右的鱼塘,水深1。
5米左右。在放养鱼种前7-10天,对鱼塘进行药物清塘,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250-300市斤消毒,先把生石灰放入备好的容器内加水溶化,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充分发挥石灰的消毒作用,清塘后一般经7-10天药力消失,加注新水,经试水后即可放鱼。
二、放养计划:
一般在五月中上旬购进3-5公分的鱼种5000-8000尾/亩,进行驯化试养。鱼苗落塘前先用3-5%的食盐水浸5-10分钟。培育一个月后过塘,尽量选择规格一致的鱼种进行放养,对一些小规格的鱼苗可放弃不养,或者另外选一鱼塘养殖。
这时可搭配放养鲢100尾/亩、鳙鱼50尾/亩。黄颡鱼性情温顺,抢食能力远不如加州鲈、鲫鱼、罗非鱼等鱼类,因此不宜配养其它底层鱼类。
三、饲料:
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时,将饵料投于台上,让鱼自动上台吃食。
每日早、晚各喂一次,每次投饵料基本以食尽为宜,一般情况下日投量按鱼体重的2%投喂,傍晚可适当多投料。
四、日常管理:
(1)、控制水质:加强巡塘,合理开动增氧机,适当加入大草、猪屎(尿)以保持水质肥爽。
闷热天气时黄骨鱼易浮头,这时应天动增氧机。
(2)、病害防治:黄颡鱼适应性很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寄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这就需要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建议每月用生物制剂一次,可拌饲料内服和全塘泼洒,能有效防治鱼病,调节水质,促进鱼类的生长。
五、效益分析:根据我们近两年的试养经验,每斤黄骨鱼的饲料成本约是6元左右,亩产1000斤以上,亩利润达到5000元以上。
黄 骨 鱼 的 病 害 防 治
随着养殖面积和产量的提高,黄骨鱼的病害逐渐增多,为此,结合我区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常见疾病的主要防、控技术,仅供参考。
一、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是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暴发时来势猛,蔓延快。
防治措施:养殖过程是,应密切注意水质情况,适当减少鱼苗的放养密度,疾病发生后,每天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一次,连续三天,并在饲料中添加0。6—0。7克/公斤的四环素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二、肠炎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剖开鱼体可见食道和肠道充血发炎。主要危害苗种和成鱼。病菌感染可能来源于养殖水体的底层淤泥,鱼体摄食的浮游动物、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肉浆也有可能携带该病菌,流行高峰多发生于水温25—30℃时。
防治措施: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饲料;在饲料中加微生物制剂防治肠胃病,国时用于水质调节,可及时降解池塘中的各种有机废物,抑制病菌,营造良好水生环境,预防疾病,促进鱼类的生长。
一般可在放苗第二、三天,施放第一次,每亩10 斤。以后每隔20天再施一次。经实践,效果很好。也可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并在饲料中添加0。4—0。5克/公斤土霉素粉,连续投喂5—7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