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开国大典阅兵的第一兵是叫什么名字的?
“八一”军旗手——李冠英。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擎着八一军旗,紧随聂荣臻总指挥的身后,走在受阅部队前面的掌旗官就是“重庆”舰的起义人员李冠英。
李冠英于1923年4月9日出生在东北军一位高级军官家庭,河南固始人,他父亲原是张学良将军的部属,“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父亲成了日军通缉的要员,在其好友马占山将军的掩护下,在日军占领沈阳前夕,他们举家南迁,李冠英也从此走上了抗日救亡之路。
1949年2月25日震惊中外的“重庆”舰起义,其中就有李冠英。他们驾驶着这艘国民党最大的王牌舰投奔了解放区,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0年,李...全部
“八一”军旗手——李冠英。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擎着八一军旗,紧随聂荣臻总指挥的身后,走在受阅部队前面的掌旗官就是“重庆”舰的起义人员李冠英。
李冠英于1923年4月9日出生在东北军一位高级军官家庭,河南固始人,他父亲原是张学良将军的部属,“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父亲成了日军通缉的要员,在其好友马占山将军的掩护下,在日军占领沈阳前夕,他们举家南迁,李冠英也从此走上了抗日救亡之路。
1949年2月25日震惊中外的“重庆”舰起义,其中就有李冠英。他们驾驶着这艘国民党最大的王牌舰投奔了解放区,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0年,李冠英参加第一海军学校筹建工作,后在该校任教员。
1954年,大连海校调整编制,31岁的李冠英被安排就地转业到大连造船厂工作,由大连市人事局分配工作。可是他思母心切,想到父亲另组家庭,身患高血压的母亲孤身一人在兰州,身边无人照顾,便向上级打了一份申请报告,要求转业到兰州,回到他母亲身边。
不久母亲病逝,他成了孤身一人。
厄运继续捉弄李冠英,他是一个起义人员和转业干部,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令,他有权要求妥善安置。但转到地方以后,他就像一个皮球似的,任人踢来踢去,好像中国之大就数他无处容身!
几经周折的李冠英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先在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工,月薪39。
38元,农场地处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条件十分艰苦。后来在1961年,农场部分人员归属自治区交通厅乌市养路段,李冠英由农工转为养路工。同年10月,李冠英又参加集体支农来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县教育部门安排李冠英当教员,他因为自己是起义人员,历史较复杂,便婉言谢绝了,自愿到生产队去当了一名真正的农民,1961年分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红旗公社劳动至1989年,1989年县政策落实办落实政策,用7000元在县城给李冠英买了一套房子。
这期间,李冠英种过地,放过马,牧过羊,人不堪其苦,但他却总是乐呵呵地逍遥自在,劳动之余的他总爱一个人扛着锄头,面对着空旷的原野,大声吟诗,引吭高歌。
大队支书是位热情豪爽的蒙古族人,他发现李冠英是个“文化人”,便经常找他帮助干点写写抄抄的活儿,村里的人也都乐意找他代写家信,遇事还忘不了请“老李”拿个主意。
李冠英和这些蒙古族同胞相处得水乳交融,亲密无间,人们尊重他、喜欢他,逢年过节抢着把这个单身汉拉到家里做客。
一天晚上,支书来到李冠英的土屋聊天,他劝李冠英还是成个家好,接着便要把他21岁的侄女介绍给李冠英。
李冠英一听连连摆手说不行,他告诉支书:“我都是土埋半截子的人了,怎能让一个年轻姑娘跟着我受一辈子的苦和罪?再说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过,真的不想娶亲。”支书见他的态度非常坚决,只好快快而归。
支书走后,李冠英彻夜难眠,坐在炕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埋藏在心底的情丝像遮不住的烟雾一样,一缕缕地冒了出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不得不承认,女友在他的心中的位置是任何也无法取代的,他一生一世真正爱的只有她一人。
1979年因他年事已高(65岁),又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经乡政府同意,免于参加生产劳动,每月由民政局发给25元的生活费。1986年5月,县委统战部每月另补发生活费30元,共计55元。
1987年6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发函介绍,李冠英同志被补选为第六届和布克赛尔县政协委员,并历任七届、八届、九届政协委员,每月生活费260元。同年8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组根据李冠英同志的反映,发函给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委,商请恢复李冠英同志的干部身份,并解决离休待遇问题,但没有结果。
此时,他在新疆已劳动生活了38年,但关于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却从未向旁人吐露过。有人问他:“你是一个起义人员和转业干部,对你的不公正处理,几十年来你为什么不向上申诉呢?”李冠英平静地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我这一生虽然命运坎坷,但无论是抗日救亡,赴英学习,接舰归航,反对内战,揭竿起义,支边屯垦,以至最后当一名普通农民,我所走的道路都是爱国之路,都是为了报效祖国,所以我对我这一生无怨无悔。
我做人的原则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干自己的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李冠英一生没有家室,但他对爱情始终是忠贞不渝的,直到晚年,他仍深深地爱着他的初恋情人。1993年2月,当他获悉他74岁的女友病逝于兰州时,他是多么想见她最后一面啊!但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哮喘病,不可能出远门,只好在他的斗室蜗居里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为他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人守灵哭祭了3天!
1999年5月,担任国庆阅兵总指挥部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大型纪录片《大阅兵》的总编导,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新闻部副主任褚嘉华,为了拍摄大型纪录片《大阅兵》,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和丰县,查找到了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的第一掌旗手李冠英,并对李冠英进行了采访。
当时李冠英住在一间土屋里,面积不过八平方米,没有什么家具,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对自己50年前选择参加策动“重庆”号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义无反顾。50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坚强地生活着,而且一直拒绝他生活在台湾的哥哥的邀请而选择现在的生活,他的精神和经历使褚嘉华深受感动。
在采访的过程中,新疆和丰县政协委托褚嘉华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党委反映李冠英的情况,希望能按国家和军队政策改变一下李冠英目前的生活状况。另外,在《船史研究》1999年第15期、《法制方萃》1999年10月4日第7版也报道了有关李冠英同志的经历。
1999年12月,李冠英因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二级、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李冠英的生活全靠养女照顾,李冠英、养女及孙子一家二三口人的生活全靠每月260元的生活补贴来维持。
2000年1月1日,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新闻部副主任褚嘉华就其采访给海军政治部首长写了亲笔信,反映他在采访李冠英同志时亲眼见李冠英同志的情况,并转来李冠英同志要求海军帮助其解决离休待遇问题的信,希望海军首长能对李冠英的情况给予关注。
首长了解情况后,对此十分关注,于2000年7月10日下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商请尽快解决李冠英同志离休待遇问题。函中写道:“重庆”号起义是当时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对国民党部队的起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曾致电嘉勉,“重庆”号起义人员为我人民海军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然而,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有不少人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李冠英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张爱萍将军曾经说过,我们对不起这些原海军人员,他们对人民海军是有贡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国内有关媒体对李冠英同志的情况做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同情。
尚健在的重庆号巡洋舰起义人员纷纷给我部来电来信,要求尽快解决李冠英同志离休待遇问题。2000年9月11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给自治区党委打了一个“关于解决李冠英同志离休待遇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建议自治区党委根据有关政策,对于解决李冠英的干部身份和享受离休待遇问题给予特批、解决。
2000年10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解决了李冠英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问题,恢复了干部身份,工龄从1949年2月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算起,确定为副处级8级,月工资总额在1100。
5元,办理了干部离休手续。李冠英同志生病住院期间,县委、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前去探望,并对他的看护和日常生活及医疗费作了具体的安排。
2000年12月31日21时10分,李冠英同志因病抢救无效,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8岁。
就这样,这位饱经风霜与磨难,却又顽强不息的“重庆”号起义人员,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掌旗官、和布克赛尔县政协委员李冠英离开了他为之奉献了毕生心血的世界。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