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交通出行 航空/飞机票

谁能告诉我 航空交通管制 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能告诉我 航空交通管制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全部回答

2013-09-28

119 0
    航空管制说白了就是有点空中堵车需要警察来进行调节。 空管员就起着警察的角色,航空管制就是指起飞和降落的航班同一时间段内有多架次起飞和降落,为了不影响后续航班的正点起降任务,就需要把即将降落但在空中,和地点将要起飞但尚未起飞的航班进行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的解释为: 根据1994年2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8号修正 1999年7月5日民航总局令第86号将本规则废止),以下摘录本规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的内容: 目前标准的内容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第七条 民用航空的空中交通管制空域分为塔台管制区、进近管制区和区域管制区。
     塔台管制区一般包括起落航线、仪表进近程序航线、第一等待高度层及其以下的空间和机场机动区。其具体范围在机场使用细则内规定。 进近管制区是塔台管制区与区域管制区的连接部分,是机场管制区域除塔台管制区外的空间,其具体范围在机场使用细则内规定。
   区域管制区是在我国领空范围内,7000米(含)以上的空间划分若干高空管制区,7000米(不含)以下的空间划分若干中低空管制区,各区域管制区的具体范围由民航局规定。   第八条 机场管制区域通常是以机场基准点为中心,水平半径50公里,垂直高度7000米(不含)以下的空间。
  设置空中走廊或者进出点的机场,还包括空中走廊或者进出点以内的部分。其具体范围在机场使用细则内规定。 第九条 高度6000米(不含)至7000米(不含)之间是高空与中低空管制区的转换空间,属于中低空管制区的管制范围。
    高空管制室指示航空器进入转换空间前,必须商得有关中低空管制室的许可;中低空管制室在使用转换空间前,应当通报有关的高空管制室。 第二节 管制单位 第十条 空中交通管制区的管制工作分别由塔台空中交通管制室(以下简称塔台管制室)、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以下简称报告室)、进近空中交通管制室(以下简称进近管制室)和区域空中交通管制室(以下简称区域管制室)负责施行。
    民航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的调度室,分别负责 监督、检查、协调全国和本地区管理局内的飞行组织与实施工作。 塔台管制室设管制塔台和起飞线塔台,飞行繁忙的机场还应当设场面管制。
   进近管制室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设立,根据飞行繁忙程度,亦可以和塔台管制室合为一个单位。 区域管制室设高空和中低空管制室,根据飞行繁忙程度,亦可以合为一个管制室。   第十一条 管制单位的职责是对本管制区内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
   (一)塔台管制室:负责塔台管制区内航空器的开车、滑行、起飞、着陆和与其有关的机动飞行的管制工作。 飞行繁忙的塔台管制室,应当设立机场自动情报服务,提供航空器起飞、着陆条件等飞行情报。  被授权担任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的塔台管制室,还应当提供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
   (二)报告室:负责审理进、离本机场的航空器飞行预报、申报飞行计划,办理航空器离场手续,向有关管制室和单位通报飞行预报和动态。掌握和通报本机场的开放与关闭情况。 (三)进近管制室:负责一个或者几个机场的航空器进、离场的管制工作。
     (四)区域管制室:负责本管制区内的航空器飞行管制工作。中低空区域管制室还受理本管制区内通用航空的飞行申请,并负责管制工作。受理本管制区内在非民用机场起飞、着陆,而航线由民用航空部门保障的飞行申请,并负责管制工作和向有关管制室通报飞行预报和动态。
   (五)民航地区管理局调度室(以下简称管调):负责监督和检查本地区管理局内的飞行,协调本地区管理局内管制室之间和管制与航空公司航务部门之间的组织与实施飞行工作,控制本地区管理局内的飞行流量,处理特殊情况下的飞行,承办专机飞行,掌握重要客人、边境地区、科 学试验和特殊任务的飞行。
     (六)民航局总调度室(以下简称总调):负责监督、检查全国的国际、外国航空器的飞行和跨地区管理局的高空干线飞行,协调地区管理局之间和管制与航空公司航务部门之间的组织与实施飞行工作,控制全国的飞行流量,组织、承办和掌握专机飞行,处理特殊情况下的飞行,承办 国内非固定干线上的不定期飞行和外国航空器非航班的飞行申请。
     第三节 管 制 员 第十二条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由空中交通管制员(以下简称管制员)担任。管制员分为程序管制员和雷达管制员。按照管制员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又可以分为主任程序(雷达)管制员、程序(雷达)管制员和助理程序(雷达)管制员。
   程序管制员必须经过民航局认可的训练机构的专门训练,理论考试及格,经过实习,考核合格,领取执照,方可担任管制工作。   雷达管制员必须持有程序管制员执照,经过民航局认可的雷达管制训练机构的训练,考试及格,经过实习,考核合格,领取雷达管制员执照,方可担任雷达管制工作。
   第十三条 为了解飞行和飞行人员空中工作情况,搞好飞行与管制工作的协调配合,提高管制工作质量,管制员应当定期地进行航线实习,每年不得少于2次。   程序和雷达管制员取得执照后,还应当定期进行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模拟训练,每年不得少于1次。
   第十四条 程序管制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扇区内所能管制航空器的数量,应当考虑下列限制因素: (一)通信、导航设备和监视设备(指有供雷达监控用的雷达设备的管制单位)的可靠性; (二)管制员的能力; (三)扇区空间范围,航路结构的复杂程度。
     第十五条 雷达管制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扇区内所能管制航空器的数量,应当考虑下列限制因素: (一)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可靠性; (二)雷达管制员的能力; (三)扇区空间范围,航路结构的复杂程度。
   雷达管制员实施雷达管制的连续工作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两次工作的时间间隔不少于30分钟。  各管制单位根据本地区的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环境,可以作适当的规定。 第十六条 当管制区在同一时间内或在预计的时间内将有多架航空器运行,管制单位的主任管制员(或值班主任)应当及时决定增开扇区或增加值班管制员,保证管制工作安全正常运行。
   在管制区内划分扇区的方法如下: (一)按高度层划分; (二)按几何象限(或扇面)划分; (三)按航路区段划分。   第十七条 飞行学校所属的机场和航空公司驻地机场,在进行本场训(熟)练飞行时,飞行学校和航空公司应当派出飞行指挥员到起飞线塔台进行指挥。
   飞行指挥员由熟悉航空器性能和管制规则的正驾驶员担任。飞行指挥员由航空公司经理和飞行院校的院(校)长任命。 在同一机场,同时有训(熟)练飞行和运输飞行时,飞行指挥员只负责训(熟)练航空器的技术动作的指挥,而所有航空器(包括训(熟)练航空器)的管制和间隔调配均由管制员负责。
     军用共用机场的管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规定和双方的协议执行。 飞行中的航空器发生严重机械故障,如果在驻有航空公司的机场着陆,驻场的航空公司应当派出有经验的驾驶员,到管制室提供咨询和协助。
   第十八条 管制员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担任管制工作。 (一)在饮用任何含酒精饮料之后的8小时以内; (二)处在酒精饮料的作用之下; (三)受到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影响,不利于管制工作。   第十九条 特殊情况下,上级领导或者有关业务人员,需要对飞行中的航空器机长下达指示时,应当通过值班管制员转达。
   第四节 管制间隔 第二十条 管制间隔分为仪表飞行管制间隔和目视飞行管制间隔。仪表飞行管制间隔又分为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间隔。 目视飞行管制、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的最低水平间隔标准,按照本规则目视飞行管制、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中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机场区域内飞行高度层配备如下: 不论航向如何,从600米至6000米,每隔300米为一个高度层;6000米以上每隔1000米为一个高度层。作起落航线飞行的航空器与最低高度层上的航空器,其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等待空域的飞行高度层配备,从高度600米开始,每隔300米为一个高度层。  最低等待高度层,距离地面最高障碍物的真实高度不得小于600米,距离仪表进近程序起始高度不得小于300米。
   机场区域内飞行高度层,不论使用何种高度表拨正值,航空器之间的垂直间隔:6000米以下不得小于300米,6000米以上不得小于1000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航空/飞机票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交通出行
航空/飞机票
出租车
交规/路况
汽车/汽车票
火车站/火车票
公交/地铁
问路
航空/飞机票
航空/飞机票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