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讲述了什么道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讲述了什么道理?

全部回答

2016-07-08

126 0
     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对师徒。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
   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已33岁的康有为。  此时的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可以说是少年有为。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佛教用来形容佛祖说法时的词语),康有为旧照 当头棒喝之后,使他明白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
     从康有为那里,梁启超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为他以后的学术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此,在康有为的引导下,梁启超逐渐成长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 起初,梁启超对康有为唯师命是从,可渐渐地,他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著作,因此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也从保皇转向革命。
       1902年,本着“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的想法,梁启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从今以后,只有努力保国而已。
  与康有为相比,梁启超反对复辟倒退,维护共和,追求立宪,这种观点比起康有为要进步得多,可谓是“青,取之蓝,而青于蓝”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