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4-08

82 0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