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上垂直发射导弹的难点都有哪些
呵呵!随便说说!
垂发系统之所以难,关键因素其实只有一个:效率问题
听起来不可思议吧!慢慢给你们说!
就导弹垂发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360度射界,而不用事先转动发射架,这样一来对于防空导弹而言,将获得更加快的反应速度,这是现代防空很看重的。
但垂发系统的问题在于,整个体系是要埋在舰艇肚子里的,而导弹发射时产生的高温射流无疑对舰艇是巨大的威胁,则此时必须依靠冷发射,也就是以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出后再点火。
需要说明一点,冷发射技术自弹道导弹诞生以来一直就有,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空中点火早期是人工控制的,现在是在弹载感应器引导下的计算机控制,并不是什么难点。
但防空导弹的战术很少采...全部
呵呵!随便说说!
垂发系统之所以难,关键因素其实只有一个:效率问题
听起来不可思议吧!慢慢给你们说!
就导弹垂发而言,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360度射界,而不用事先转动发射架,这样一来对于防空导弹而言,将获得更加快的反应速度,这是现代防空很看重的。
但垂发系统的问题在于,整个体系是要埋在舰艇肚子里的,而导弹发射时产生的高温射流无疑对舰艇是巨大的威胁,则此时必须依靠冷发射,也就是以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出后再点火。
需要说明一点,冷发射技术自弹道导弹诞生以来一直就有,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了,空中点火早期是人工控制的,现在是在弹载感应器引导下的计算机控制,并不是什么难点。
但防空导弹的战术很少采取一对一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两弹一目标的,这样才能保证对目标的过饱和打击能力,确保舰船安全。
而传统的发射臂或发射架的问题在于需要事先旋转以获得射界,垂发虽然没有这个问题,但垂发的问题是,高压气体弹射不但需要一个充气系统,而且导弹弹出瞬间发射单元上口会形成射流激散现象,这样一来就会影响相邻单元导弹升空,无法实现同时发射。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导弹的效率。
这是垂发系统的痼疾,各国解决的办法也不同:美国采用矩阵单元布局,每次发射的单元与上一发射单元存在2个垂直位差和一个水平位差,而且发射时间也间隔1秒,好处是提高了单元紧凑性,避免了射流激散对邻近单元的影响,较好的解决了效率问题。
但导弹单元过于紧密,底部充气系统共用压气机,故此装填和备弹效率都不高。而且所有导弹发射均有时隙也使得单次效率不高。
俄罗斯里夫系统采用左轮式发射机制,底部只有一个充气装置,每次一个单元只发射一枚弹道,但多个单元由于距离较远可以同时发射,无需时差,按照二对一作战模式,一艘舰只要装两个单元(该系统标配)一次发射足以对付一个目标,而两次发射之间的间隔约为6秒,用于发射单元转动,充气装置充气,单次效率虽高,但连续效率较美国的MK41要低很多。
抗过饱和攻击能力不强,单元紧凑性也有限。但里夫的优势在于,旋转,充气和备弹装填同时完成,其备弹装填效率较高,系统持续作战能力强。
可以这样说,之所以现在很多国家还在装备发射架或发射臂式的防空导弹,一方面固然有技术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垂发系统目前还没有完全从本质上超越前者。
装垂发的目的在于提高防空体系的效率,缩短准备时间,但发射架导弹一般为热发射方式,启动初速要高很多,冷发射本身就要浪费将近5秒左右的时间,虽然垂发不需要旋转发射架,但也无法像发射架导弹那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所以,目前世界上采用垂发系统的多是不便上架的远程舰载防空导弹,呵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