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6
台北的西门丁是一个什么地方?
西门丁是一个休闲娱乐购物天堂
尤其青少年非常喜?g去逛街的地方
西门故事起源
西门町之名源於西门,西门称为宝成门,是重脊歇山重黏式的城门,当初,日本人为了兴工修筑纵贯铁路新线及扩充道路决定拆除台北城垣和城门,将西门列为古迹,可惜请愿被当局采纳时,西门早就荡然无存了。
在1880年代以前现在所谓的西门町区,是一个「夜都市」、是一个公墓,公墓附近有一条大水沟,和一片沙质的蕃薯田。白天,偶尔会有牧童来此放牧,入夜后,人迹罕至。
台北城筑成后,城内因系行政重镇,发展很快,而有1885年(光绪六年)开辟的「西门街」及「石坊街」。 1885年,刘铭传创新市公司,招商建筑市街,再辟建「新起街」,意...全部
西门丁是一个休闲娱乐购物天堂
尤其青少年非常喜?g去逛街的地方
西门故事起源
西门町之名源於西门,西门称为宝成门,是重脊歇山重黏式的城门,当初,日本人为了兴工修筑纵贯铁路新线及扩充道路决定拆除台北城垣和城门,将西门列为古迹,可惜请愿被当局采纳时,西门早就荡然无存了。
在1880年代以前现在所谓的西门町区,是一个「夜都市」、是一个公墓,公墓附近有一条大水沟,和一片沙质的蕃薯田。白天,偶尔会有牧童来此放牧,入夜后,人迹罕至。
台北城筑成后,城内因系行政重镇,发展很快,而有1885年(光绪六年)开辟的「西门街」及「石坊街」。
1885年,刘铭传创新市公司,招商建筑市街,再辟建「新起街」,意谓新建的道路,由西门通往艋舺?师庙,「西门地区」从此不再是「畏途」。
日据时代
日本据台后,日本人将「城内」当做全台军政中心,大量的日本移民渐渐盘据城内,和原台湾人居住的地区-艋舺(万华)、大稻埕,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1896年九月盖起街市场,二年后新起市场改建成八卦成的砖楼一幢(俗称八角楼),1898年十一月落成时,曾开物产共进会,以资庆祝,这座八角楼就是今日的红楼戏院,连同鱼肉蔬果市场,大家名之为西门市场。
日据时期,殖民者多居於台北城内,并於邻近城外建造歌舞休憩区,最早设立的娱乐设施是 1896年的「东京亭」戏院, 1902 年的「浪花座」战后改建为万国戏院,最大的官方料理艺妲间「日本亭」开设在峨嵋街底,1920 年台北立市,1922 年起此区即称之为「西门町」,西门町便成了台北市都市计画中最主要的娱乐商业重镇。
西门町电影街的形成,是在 1935年的台湾博览会之后,八角红楼也是会场之一,当时台湾的经济已发展至战前的最高峰,西门町也出现四家大型的一流豪华剧场;台湾剧场(今中国戏院)、国际馆(今万年商业大楼)、大世界馆、公会堂(今中山堂),再加上原来的荣座、新世界馆、芳明馆、世界二馆等共八家,都环绕在今成都路、峨嵋街一带,且成为台湾电影的首轮地位。
光复时期
走过繁华,50 至 70 年代战后外省人大量涌入台北市,上海人投入资金在西门町经营百货公司等行业,租下「红楼」作为说书场,后来改为剧场,再改为戏院。之后戏院纷纷出现,前后达 37家,且以好莱坞的电影为主流。
民国 50 年中华商场竣工,使西门町与城中区连成一气,西门町遂进入空前繁荣景气,成为全国的商业娱乐中心,享誉亚洲,游客如织,熙熙攘攘,真是不夜之城。
70 年代,台北市都市发展的转据时期,随著中华商场拆除,西区重大交通建设如铁路地下化、捷运工程相继动工,再者东区新副都心逐渐萌芽,强劲的商业竞争优势致使整个城市重心逆向偏转,做为西区商业核心的「西门町」由盛而衰锐气尽褪,市政府於此对症著手策划『西门徒步街区规划案』,企图再为西门地区注入强心剂。
西门徒步区正式问世是民国 79 年间的事,当时只是惯性地把徒步区视同道路及绿地工程,空有徒步区的「架子」却无应有的精致美感,加上以后勤管理运行能力阙如,徒步区启用后确实起了短暂的振兴起弊效果,但不消数年,徒步区再度失去光彩,欲振乏力。
振兴时期
徒步区得否振兴已被视为台北市轴线翻转、东西平衡并重的都市发展重要指针,85 年再度回到现场几经诊断,市府决心再度挹注资源,且一改以往「粗」「俗」的硬件工程导向,民国 87 年淘汰旧版,全新端出『台北市西门徒步区整体环境更新改善计画』,包括更新所有舖面、座椅,引入支持性展演活动设施,以及打造媲美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夜间景观照明气氛,同步补强软件措施,并且宣示环境建设发展的目标在於为「人」而存在。
徒步区的硬件设施於88年完成,经济部商业司特於89年度分三年三阶段推动「商圈更新再造-台北市西门徒步区商圈辅导计画」,祈使西门町成为全国首创的徒步街区。
为了使西门町能发挥最大的商业机能,特提出以『商品、文化、环境、便利、信息』为商业发展机能,并以这五大机能为蓝图,将西门徒步区塑造成具有高度化商业价值、新旧文化交流、企业化商圈营运管理、并具有教育性及内涵度的休闲娱乐购物天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