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什么是文化大院老年歌舞?

什么是文化大院老年歌舞?

全部回答

2018-11-24

0 0
    根据2009年3月下发的《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规划》,2009年在全省42个县(市、区)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大院。近一年来,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论证的基础 上,吉林省文化厅整合资源,引导扶持,调动全省农民自 办文化和创建农村文化大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新建1000个农村文化大院的目标顺利完成,全省现有农村文化大院3300余家。扶余县肖家乡王家村文化大院全景 一、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措施得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吉林省委、省政府2009年8 项民生实事一,得到了全省各地的高度重视。
  各地因地 制宜、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大院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将大院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长春市委、市政府下发 了《关于深化普及“欢乐庄稼院”的实施意见》;白城市 委、市政府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列入了全市2009年28项 重点工作之中,加大了考核监督力度;榆树市、敦化市等 近30个县(市、区)组成了大院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 于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为大院 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确保了农村文化大院建 设的顺利开展。
    九台市召开农村文体工作现场会 二、 发挥职能,加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引导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落实各项建设任务。一是鼓励、培育和扶持农民自办农村 文化大院,目前吉林省15%的农村文化大院为农民自办; 二是提倡、引导多元共建,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同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建设等相 结合,共建一个阵地,共用一个载体,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共 建共享,全省这类农村文化大院约占75%左右。
    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行政推动、典型带动、上下联动、 村间互动等有效手段,通过召开现场会、搭建展示平台、举 办农民艺术节等方式,使大院建设有声有色,生动活跃,极 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出现了农民和村干 部主动找文体局要创建文化大院的喜人现象,全省农村形 成了创建农村文化大院的小热潮。
    蛟河市新农街红光村文化大院工作揭示板。 三、多方筹措,确保到位,加大投人力度吉林省财政厅今年为1000个新建农村文化大院投 入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各县(市、区)在资金紧张的 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扶持大院建设。
  大安市针对大院 实际困难,为全市25个新建农村文化大院投人15万多 元,用于扶持农民秧歌队、蒙古族特色安带舞队、书法绘 画室及农民文艺表演队伍等;扶余县投入4万元,购置 锣、鼓、镲、锁呐等乐器38套分送给农村文化大院;通榆 县先后为两个大院各投入5万元,采购必要的设施设备 及演出服装;蚊河市采取部门扶持一块、乡镇政府投一 块、村里补一块、农民义务工出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措 筹资金,用于大院建设。
    辽源市开展农民自办文化培训班 四、突出特色,创造效益,初具产业规模 随着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农民“种”文化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通过把突出特色、孵化 产业、创造效益、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农村 文化大院建设的一个目标,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进一步由 自娱自乐的单一性发展模式向特色化、产业化的多样性 方向转变。
    安图县继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文化大院与 旅游业结合,孵化文化产业取得成功后,石门镇茶条村、 亮兵镇利民村、两江镇东江村的文化大院也都在向各具 特色的产业化方向发展;敦化市大石头镇三位农民利用 文化大院,办起了书画培训班,已培训农民400多名,年 收人可达27万元;辉南县下集场屯民间艺人多,文艺骨 干多,成立民俗特色文化大院后,开发了十字绣、剪纸等 民间工艺品项目,193户农民,有半数以上加人到发展文 化产业的行列。
    他们的十字绣作品,许多还没展出就有 买主订购售出。剪纸作品《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系列人物装裱后,有人出价2800元。短短一年多时间, 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收入达两万多元,文化产业发展基本 形成雏形。
  永吉县口前镇下达村文化大院麒麟山庄小剧团的精 彩演出 五、交流经验,典型示范,推动全面发展 2009年6月,吉林省文化厅在永吉县召开了全省农 村文化大院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暨全省第二届农民自 办文化论坛,会上命名表彰了 100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示范点,颁发了示范点牌匾。
    在文化大院建设过程中,许 多县(市、区)采取了培树典型的作法,通过典型的示范带 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大院建设工作。公主岭市、 蛟河市、辉南县等县(市、区)组织召开了农村文化大院建 设现场会,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先进;榆树市充分发挥媒 体作用,对文化大院典型进行宣传报道,2009年上半年, 榆树电视台、电台、榆树信息港等媒体报道文化大院建设 信息10余条,通过大幅度的宣传,为文化大院建设及活 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带动了全市大院建设的发 展;敦化市积极培养扶持文化带头人,注重发挥文化带头 人在农村文化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让乡土文化生根发芽, 先后树立了 20多个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文化带头人典 型予以表彰,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宣传,使他们的精神 和事迹家喻户晓、深人人心,鼓舞和带动了 一批文化骨干 的涌现。
    ^ 通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并利用这块阵地开展主题7 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有了较大提高,农民致富本领逐步增强,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猜你喜欢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