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台为什么又叫厄台?
淮阳弦歌台,又名“厄台”、“绝粮祠”,是为纪念当年孔子厄于陈 蔡绝粮七日弦歌不止而建造的,位于淮阳县城外西南隅水静如练的 南坛湖中。这里红莲映日,碧荷接天,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这里原是东汉时期的弩台,《元和志》载,“后汉陈敬王曾孙宠善弩 射,十发皆同处。 尝于此教弩”,所以得名。据《太平环宇记》云,唐开 元年间,孔庙迁于其上。明成化六年(1470年),知州戴昕建庙设木主, 名“厄台祠”。明弘治七年(1494年),知州倪浩重建塑圣像、列十哲。 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按御使谭缵增拓正殿七间,门两座,题曰 “绝粮祠”。 14年后,巡按御使赵继本改名为“弦歌台”。原有后楼5 楹,廊...全部
淮阳弦歌台,又名“厄台”、“绝粮祠”,是为纪念当年孔子厄于陈 蔡绝粮七日弦歌不止而建造的,位于淮阳县城外西南隅水静如练的 南坛湖中。这里红莲映日,碧荷接天,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这里原是东汉时期的弩台,《元和志》载,“后汉陈敬王曾孙宠善弩 射,十发皆同处。
尝于此教弩”,所以得名。据《太平环宇记》云,唐开 元年间,孔庙迁于其上。明成化六年(1470年),知州戴昕建庙设木主, 名“厄台祠”。明弘治七年(1494年),知州倪浩重建塑圣像、列十哲。 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按御使谭缵增拓正殿七间,门两座,题曰 “绝粮祠”。
14年后,巡按御使赵继本改名为“弦歌台”。原有后楼5 楹,廊庑左右3楹,斋室30余t盈,庖厨盥洗室数楹。屡废屡修。现存 弦歌台,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现仅存正殿7间,均为 绿琉璃瓦盖顶,挑角,前门内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立的“弦歌 台”三字石匾额。
进二门即为正殿,周有方形石柱24根,正门石柱上镌刻对联一副:“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秋犹自 仰高山。”该台四周碧水环绕,环境清幽。游人徒步登台,有“厄台 四面平湖水,水面平台台欲低”之感。
秋来荷香袭人,满湖蒲苇,别 有一番风味。前人诗云“书_隐隐月溶溶,似谱弦歌写素衷”,故 有“弦歌夜读”之名,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