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大蒜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如何?

大蒜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如何,怎样防治?

全部回答

2017-02-07

0 0
    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及蓥茎等部位,以叶片发病为主。叶片受侵染后,表现出4种发病类型:尖枯型、条斑型、紫斑型和白斑型。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可穿过叶节向叶鞘延伸,使叶鞘枯黄。
  田间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褐色至黑色霉层。(1) 尖枯型下部叶片初呈白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展后,叶尖变成深褐色坏死,两侧隐约有紫褐色斜纹。  (2) 条斑型主要发生在中下部叶片。
  叶片染病,产生纵贯全叶的褐色条斑,沿中肋发展或位于叶片一侧。(3) 紫斑型整个生育期可见,为田间主要病斑类型。叶片受害,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色泽较深,为紫褐色,边缘淡褐色,两端有枯黄色坏死线,扩展蔓延后可使叶片枯黄。
  (4) 白点型抽墓期上部叶片出现密集圆形、卵圆形白色小病斑,边缘明显。  有些白斑后期发育成紫斑。大蒜叶枯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匍柄霉6加70扣mWallroth)。病菌在田间地表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以及大蒜收获后临时堆放场所遗弃的病残体上越夏,也可在葱、韭菜等寄主上侵染越夏。
  大蒜出苗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滴飞溅传播侵染发病。  该菌生长适温为20~28°C;分生孢子形成适温为23~28X:,萌发适温为19~34°C。防治方法:(1) 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严禁将残株落叶随意遗弃在田边及沟渠中,应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以减少菌源积累。
  (2) 轮作倒茬合理轮作倒茬,能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环境,减少菌源积累。  避免选葱、韭菜、洋葱茬口种植,宜与小麦、玉米、瓜类、豆类等作物轮作。(3)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松软,土壤肥力髙,保肥、保水性能强的地块。
  一般覆膜大蒜比露地蒜晚播5~7天,行距20~25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种植密度每公顷37。5万~45。  0万株,播后覆土 2~3厘米,然后覆膜压紧。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髙早期地温,发根快,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增强植株抗病力。
  (4)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腐熟的农家肥、草木灰和过磷酸钙),苗期以控为主,适当蹲苗,培育壮苗。抽墓分瓣后加强肥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大水漫灌,尽量降低田间湿度。  早播应防止低温冻害。
  (5) 选用无病种蒜留种用大蒜收获后进行晾晒,待晾晒干后,选择健壮、无虫、无病、未退化的优良品种。提倡收前选株,收时选头,播前选瓣。人选的蒜瓣要单种,作为留种田供第2年选种,留种田应及时防治病虫害,彻底拔除病、劣、杂株。
  另外,还要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的脱毒大蒜,逐步替代本地退化的品种。    (6) 其他在大蒜叶枯病常发重病区,当大蒜苗期病株率达1%时,防治发病田块;当植株上部病叶率达5%时,应全面喷药防治。
  如天气有利于病害继续发展,应再喷药防治。在大蒜孕蟇期和抽荽初期,若天气预报有雨或病叶发生较多时,应及时喷药保护上部叶片和蒜薹。
  药剂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交替施药,效果较好。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