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看透与顿悟?
讲一个故事,唐明皇时有安禄山作乱,平定安史之乱全凭大将军郭子仪, 其退休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兴工建筑时,他常拄拐杖去监工,并吩咐 泥工说砌墙要坚固。这泥水匠说,我祖孙三代都是泥水匠,在长安不知盖了 多少深宅大院,只见房屋换主人,未见过塌房的。 郭子仪听后猛然明白,再 也不来监工了。
这就是一种顿悟,当人执着地做某件事,当自己认为看法正确,忽有人 或喻或譬,能让人从中感悟猛省,改变原来的运动、思维轨迹,从而达到一 个全新的人生。
从前讲顿悟,只讲其突变的一面,而忽略了渐变的一面。 还讲郭子仪, 在盛唐之末,他的确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由乱到治的变化。天地间的人 情、事理、物象随时在...全部
讲一个故事,唐明皇时有安禄山作乱,平定安史之乱全凭大将军郭子仪, 其退休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兴工建筑时,他常拄拐杖去监工,并吩咐 泥工说砌墙要坚固。这泥水匠说,我祖孙三代都是泥水匠,在长安不知盖了 多少深宅大院,只见房屋换主人,未见过塌房的。
郭子仪听后猛然明白,再 也不来监工了。
这就是一种顿悟,当人执着地做某件事,当自己认为看法正确,忽有人 或喻或譬,能让人从中感悟猛省,改变原来的运动、思维轨迹,从而达到一 个全新的人生。
从前讲顿悟,只讲其突变的一面,而忽略了渐变的一面。
还讲郭子仪, 在盛唐之末,他的确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由乱到治的变化。天地间的人 情、事理、物象随时在变。正像一个物体,有阴的时候必然阳在其中,有阳 必有阴在内。凡事能透过正面悟到它的反面,看到它的变化,就不会为之解 不开、死钻牛犄角了。
果不其然,郭子仪那髙宅大邸几十年后依然结实如故, 然而,诗人张籍过此时有诗记曰:“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四十 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这个结果应该是郭子仪顿悟时能想到的。
人看透了就会想开了,听说有领导班子不团结,有人说,拉这些人去火 葬场就不打不斗了。
的确,人“想开了”需要一定的契机,没有这个契机就 缺乏一个渐变的条件。但这个契机有人悟得深,有人悟得浅。有人悟一时, 有人悟一生。
然而确实有人终生至死想不开,《官场现形记》中,描写一人做官做上 瘾,进入弥留状态依然想过官瘾。
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一 副官念“某某大人到”,另一副官念“老爷欠安,挡驾”。
人想得开且看得透是解开烦恼的灵丹妙药。
尤其在你眼红发财,醉心于青云直上,抱怨自家夫君笨、埋怨自家老婆 丑,忌恨上司用小人、怨恨娘老子无能之时,倘能由看透而来些顿悟,怕是 后半生起码没有闲气闷气怨气。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