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弦晕症怎样引起的

头弦的由来及其在汉乐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头弦的由来及其在汉乐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全部回答

2017-04-28

0 0
    1978年,梅县地区的广东汉剧音乐唱腔编写组曾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调查,得知头弦来源于徽戏早期使用的“徽胡”,是徽戏伴奏的领奏乐器。但如今院、苏、浙、赣等地徽戏都不用徽胡而改用京胡了。
  只有广东汉乐和广东汉剧将徽胡改名为“头弦”仍在使用。汉乐中的头弦也称“吊圭子”,是件特色乐器。  它在丝弦乐和八音锣鼓演奏中一直起领奏作用。头弦音色高而尖,穿透力很强,不但在场演奏者容易听到,连远距离的室外也容易入耳。
  头弦身板较小,操作灵活方便,携带容易,也是它的优点之一。头弦身板虽小,要拉好它却是不容易的。汕头公益社《乐剧月刊》中,半聋先生钱热储写过一篇小品文叫《头弦最善欺人》,说到初学或历练尚浅之人拉头弦必然发音粗粝、浮躁。
      学数月者有数月之音;练习一年者有一年之音;三年者有三年之音,必须有数年乃至十数年以上,功夫才能练成。文中还说头弦运弓宜平拉,不可高低晃动;执弓宜直,不可左右摇摆;姿势宜正襟危坐。
  运弓有八法曰:“长弓、短弓、带弓、平弓、催弓、顿弓、跌弓、偷弓。”可见,要拉好头弦,当好“头手师傅”,是需要下苦功夫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