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城市发展规
一、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是在新形势下进行的一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可行,内容比较全面、丰富,组团式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镇体系格局符合大连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专家对如何完善和深化该规划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加强大连在环渤海区域中的分析;
2。产业分析和布局不应仅局限于工业,应注重各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文化与旅游也应纳入产业的发展加以规划;
3。 应增加对外交通的客货分流发展及城市交通机动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的研究;4。滨海岸线是大连特有的资源,对包括石油化工在内的产业发...全部
一、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是在新形势下进行的一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可行,内容比较全面、丰富,组团式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镇体系格局符合大连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专家对如何完善和深化该规划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进一步加强大连在环渤海区域中的分析;
2。产业分析和布局不应仅局限于工业,应注重各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文化与旅游也应纳入产业的发展加以规划;
3。
应增加对外交通的客货分流发展及城市交通机动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的研究;4。滨海岸线是大连特有的资源,对包括石油化工在内的产业发展是否合适,应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5。规划应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
政府观点
城市发展规划坚持两大基点、四大原则
副市长宋增彬表示,评审论证《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是我市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大连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编制这份纲要性文件必须坚持两大基点,即以哲学和社会科学观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城市蓝图,也就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然后,再用自然科学来具体实现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
因此,下一步对该《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时就必须贯彻这两个指导思想,缺一不可。另外,宋增彬要求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坚持四大原则,即科学性、历史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统筹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各个要素,兼顾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政府职能的转换,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专家意见
陈晓丽(建设部总规划师)
1。城市发展规划的内涵应作调整,建议将“做大经济总量”改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城市经济应注重效率的提高,不应只注重数量;“拓展城市空间”是规划措施。
此次规划充分考虑了全市域范围,不只是局限于半岛范围,城市规划空间较上一轮规划扩展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是本次规划注重了环境、生态保护以及产业、海岸线的规划利用。特别在组团城市结构形态上符合大连的实际,规划是比较全面的。
2。在区域规划方面加以补充:要成为辽宁的火车头和东北亚的中心城市,建议加强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中国未来非常重要的经济圈之一,应加强大连市在城市圈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不仅考虑优势还应考虑不足,寻找准确的定位。
3。突出城乡一体化,在发展战略中,应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对于农业、小城镇、乡村方面应从城市角度考虑,对于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如城乡结合部问题,在规划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4。
当前中国的城市规划方法需要改进,此次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在传统的规划中是没有这个层次的规划。认为本次规划的核心是研究,是一个战略,是一个通过研究的成果,应在法定规划中加以落实。
5。
在石化产业的安排布局方面是否一定要安排在中心城区,能否考虑向外围城市(庄河、瓦房店、普兰店)发展布局,虽然中心城区有很多土地,但是也是人流最为集中的部分。
6。城市要集中紧凑地发展,在城市组团隔离的实施方面应加大力度。
郑时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大连市的规划方法是一次很好的创新,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举足轻重。
1。认为本次规划是一个空间规划,对战略方面加强了研究,如环渤海湾经济圈中应加强积聚与扩散方面的研究,如产业、人口的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等。
2。从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建议城市集约化发展,避免摊子铺得大出现城中村的现象。
3。公共中心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化设施的规划。
4。产业布局不宜太分散,会引发交通等其他问题,避免在蜂腰部进行产业布局。
5。交通组织方面要加强海上交通,与铁路、公路优势结合。
文国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教授)
大连市发展规划从城市空间方面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作了准备,在城市布局、产业调整、城镇体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具体实施建设过程中应抓住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交通方面作了全面考虑,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在落实到规划指标时,要注意对现代化目标的体现,如居住用地27 28平方米的人均居住指标显得低了点。
2。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也要考虑私人小汽车日益增多的趋势,即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趋势对于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城市布局、城市用地需求以及城市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
3。建议对外交通向客货分流的方向发展,首先要考虑沈大高速公路、长大铁路建设双系统;另外在周水子机场搬迁后可考虑将其作为公务或货运机场,促进旅顺北路的经济发展。
4。要注重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尤其是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城市用地和交通用地之间的关系。
5。为了维持中心城市功能,将金港区作为重点,旅顺和金州作为城市的外围城。
崔功豪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
1。规划的框架和思路是正确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去认识大连,如在沿海七个城市(青岛、上海等),大连的腹地是东北,加强与东北其他城市的比较。
3。产业和空间的关系,石化产业的发展要慎重,双岛湾发展石化产业应进行充分论证。
4。不宜将可建设用地全部规划完,宜预留一定弹性用地。
5。空间结构方面无论是主城区还是外围城市,对于环大连湾应很好地规划,建议使用“一城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美国普纳塔·他沃
(美国 T hompson设计集团公司规划总监)
建议:1。
关于加强知识经济的研究,以德国为例,知识经济的核心与景观关系不大,与人有关,20世纪发展很快的城市大多是借助机遇而发展起来的,大连应学习这些经验,成为有吸引力的城市,采用渐进的方式使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成为东北亚的经济中心。
2。建议增加两个规划,一个研究范围更广,一个较微观具体。大连的自然特色是山、海和水相连,作为一个半岛,非常适合人居,在近海地区,居住地和海之间应形成一个走廊是非常重要的,在两个中心之间,应用快艇作为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交通工具,小城镇也要注重和中心的联系。
3。基础设施和地价是有联系的,大连的规划方案坚持高新技术、教育的规划是非常好的。
德国专家科施通
(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和建筑规划部经理)
发展的观点对于大连市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半岛发展中应注意工业区的交通组织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认为大连的中心应该只有一个,南北两个中心过多。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对未来很重要,整个交通功能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很重要,在西部和北部还应该有联系,目前应强调对于城市中心的再利用。
日本专家越泽明
(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院建筑城市规系教授)
1。
规划充分考虑了周边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来比较大连市在环渤海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2。大连机场的作用,不仅应考虑对于自身的作用,还应考虑在周边地区如何作为区域中心机场的地位,吸引周边客货流。
法国专家米肖·柯增柏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1。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是大连的特点,目前大连城市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形态不够完善,旧城风貌应保留,新区建设应注重特色,本次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市形态,希望在发展中对于文化内涵要予以重视。
2。在交通密度上,要考虑将来的承受能力和要消耗的能量等问题,在规划中对于工业区的位置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基础建设方面,宏观方面很难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对于具体问题再开研讨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4月25日,我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专家级别最高的城市发展规划论证会在香格里拉大饭店拉开帷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的著名城市规划师及国内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围绕我市编制的《大连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广泛的论证,会上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总规划师董伟就《大连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讲解。
城镇体系规划———增加了小城市这一梯次
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今后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在本次规划中,增加了小城市这一梯次,使城镇体系规划由原来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建制镇四级结构调整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市、重点镇、建制镇五级结构体系。
城市化水平由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70%提高到85%。
城市组团调整———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
大连城市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西拓至旅顺、北进至金州,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两城”即主城区与新市区。
规划中的大连市将形成由1个中心城市(主城区和新市区)、3个次中心城市(庄河市、瓦房店市和普兰店市三个卫星城)以及6个小城市、11个重点镇、28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网络。沿两条轴线(一条为渤海沿岸的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一条为黄海沿岸的大丹高速公路)构成呈“ V”形放射状组团式空间格局。
人口发展规划———终极规模不能超过1000万人
基于规划是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编制的,因此从规划的人口规模看,比原总体规划有较大突破。规划到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由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695万人增加到800万人,并通过环境容量确定人口发展合理的终极规模为1000万人,超过这个规模,城市生态环境将受到影响甚至恶化。
用地规模———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
增加到555平方公里
由于人口规模的调整,用地规模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由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334平方公里增加到555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规划———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和四大基地建设留足了用地
到2020年中心城市新增工业用地6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龙王塘、双岛湾、长城、营城子、辛寨子、革镇堡和新市区的卧龙、三十里堡、登沙河、杏树屯、石河、得胜、大李家等,原有工业用地按产业体系分布进行合并调整。
(1)突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海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利用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大动脉,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内外贸的主要枢纽,成为多功能、国际化、自由化、智能化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布局形成以大孤山半岛为核心,以双岛湾、长兴岛深水港为重点,以皮口、庄河、羊头洼、金石滩和长海县诸港口为补充的现代化港口群。通过加强与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等港口分工与协作,带动省域诸港口的发展。
同时,2010年前建设三十里堡新国际机场,使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的空港口岸。
(2)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
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建设数字化视听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汽车电子产业、光电子与显示器件产业、通信与网络设备产业、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产业、医疗电子产业等七大产业;在空间布局上,依托凌水和旅顺两个大学城,规划建设旅顺南路软件带。
规划用地面积4。6平方公里。
(3)建设石化产业基地
石化产业是大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建设三大石化工业园区,一是依托大石化在甜水套地区规划建设一个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后续加工产品的石化工业区,实现与大石化的产品链对接;二是依托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设立海青岛石化工业区,主要用于西太平洋石化后续产业、齐化环氧树脂扩建和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三是依托双岛湾深水原油港建设双岛湾石化工业区,发展炼油及乙烯、 P VC等石化下游产品,形成按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的配套体系,集中环保治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石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园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
(4)建设北方造船基地
规划近期整合造船厂和造船新厂的周边用地,扩大造船规模,预留远期长兴岛新造船工业园区用地。到2010年,造船能力总量达到730万吨;到2020年,造船能力总量达到1000万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造船业基地,可以建造 V LCC超大型油船、大型军用舰艇、新一代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钻采平台、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滚装船等产品,主要产品的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规划对主城区的装备制造业进行搬迁改造,建设新的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规划在金州建设新的机车工业园、机床工业园,进一步做大机车产业,发展数控机床等机械基础产业,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革镇堡建设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园,主要生产矿山港口机械、大型冶金设备,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开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的成套能力,带动大连及东北地区配套产业的发展;在金港区建设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开拓汽车用柴油机的应用领域,在汽车音响、轮胎、万向节、轴承、车用精制钢材等领域,形成规模优势,扩大汽车配套能力。
(6)发展现代服务业
为配合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以金融、物流业为重点,商贸流通业、旅游会展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为补充的现代服务业。争取到2010年,把大连建设成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物流中心,使物流业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依托核心港、烟大火车轮渡、三十里堡新国际机场和沈大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四大现代物流园区;加快人民路、星海湾和小窑湾商务区的建设,重点推进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
争取引进100家以上较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和大公司,成为全国的期货中心、东北地区的资金中心、外汇交易与结算中心、投融资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国际商务中心、保险中心。
(7)打造总部经济区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连将成为这些企业和跨国集团分部的选择地,规划大连东港区和梭鱼湾中心区、小窑湾中心区为总部经济区,以迎接全省以至东北、国际大公司的入驻。
交通规划———在突出海港、空港建设的同时,重视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
由于城区面积的扩大,本次规划中将以轨道交通为主联系到各城市组团,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总里程由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71公里增加到290公里。
公路建设重点实施网络工程。在充分利用和整合全市现有公路的前提下,结合“两小时经济活动圈”的设想,形成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主体的“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络系统。近期加快沈大、黄海大道的连接线建设,并开始土羊高速公路的建设。
基础设施规划
为解决大连市水资源的匮乏,本次规划提出要开源节流,提倡利用中水,进行海水淡化,同时从城市发展长远着眼,提出应尽快启动“引洋入连”工程。
规划继续高速发展城市电信事业,建设数字大连。
在规划中提出要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城市积极发展利用洁净气源;保证城市电力供应,兴建庄河电厂、辽宁核电等大型电力工程。
同时根据城区范围的扩大,对其他基础设施用地都进行了预留和控制。
生态保护规划
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规划中增加了生态保护规划,同时在各专项规划中也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强调人口发展。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