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谁能提供教育心理学分析案例?

谁能提供教育心理学分析案例?

全部回答

2019-06-21

0 0
    老师,让我回答 在课堂上,我发现小张经常在桌子上或桌洞里摆弄小东西:铅笔刀、小磁铁、小绳子等,甚至一个钢笔帽也能让他玩上一段时间。然而举手回答问题时最活跃的又非他莫属,不管会不会,先举起手来再说。
  我每次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又常常答非所问,让人莫名其妙,常常惹起哄堂大笑。   后来,我有意冷落他,没有再让他回答问题,但他依然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并站起来不时小声叫道:“我,我,老师,请让我回答……”一次次高举的小手一次次无 奈地放下,有时甚至干脆不放下手了,像一面旗帜一样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此时,我不得不打断思路,请他放下手。经过几节课的无奈后,他终于不耐心了。  在学习 《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课题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这次他没有举手,更没有等我提名就迅速站起来说:“老师,永生的眼睛就是永远活着的 眼睛。
  一代一代往下传。”全班同学先是一惊,接着就哄堂大笑“眼睛又不是球怎么传呀?”面对同学的问题,他又大声辩解“谁用完了,谁往下传呀!”我没有说 话,静静地看着他,看到我满脸不悦的神色,他才安静地坐下了。
     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是否认真听讲了,是否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小张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老师,我上课时老爱走神,玩小东西。可今天我 真的认真听讲了,每个问题我都举手要求回答,可您也不给我一次机会,我是故意乱答的,让您注意到我。
  ”说完他偷偷瞄了我一眼,像是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我淡淡地说了句“以后不能再这样做”就让他走了。我长时间内陷入沉思:孩子这样做固然不可取,但没有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责任吗?经过询问,我了解到这种现象 在其它课上也曾发生过。
  是呀,他虽然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我也不能忽略了它的存在啊!此后,每节课上他依然倔强地高高举起他的小手,我也试探着让他 回答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一方面满足他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另外,在课后我也常常与他谈心,为他补课。渐渐地,他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都有 了起色。

2019-06-21

0 0
    谈到教育案例,总有一些人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小儿科”、“下里巴人”,充其量是“通俗唱法”,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蕴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则则鲜活的教育案例,凝结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慧睿智、文化底蕴、教育情感,更凝结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
    不仅如此,案例(教育故事)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方法,日益受到教育界领导和同仁们的极大关注,围绕教育故事展开的活动亦日益增多。据此,本文拟从操作的层面上对案例的内涵、结构、价值及其撰写分别进行阐述,以进一步加强对案例的认识,提升“案例活动”(以案例为中心展开的活动)的水平,进一步彰显教育案例所特有的魅力,让教育案例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简单地说,教育案例就是以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为素材,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体现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典型的记叙性短文(教育故事)。具体分析如下:(一)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讲,指向一个中心事件和人物。
  具体说,一个案例往往指的是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个教育故事。  (二)从案例的形成过程看,是精心提炼的过程。(三)从案例的内容讲,应体现教师专业化素养。专业化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其中,专业精神是灵魂,专业理念是核心,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保证。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  (四)从案例的主要特征讲,典型是案例的生命。
  案例的典型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第一、是从案例的内涵看,典型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感人至深。第二、是教师处理解决问题的典型(主要指教育机智)和教育效果的典型。(五)从案例题材看,是一片精彩的记叙性短文。
  也可以说是一则教育故事。  二、教育案例的结构、分类、特征(一)案例的结构案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案题、案情、案析。第一、案题。案题即案例的题目,好的题目能点亮读者的眼睛。
  案例既然是记叙性短文,它的题目就应该鲜明、生动、形象,不应该是论述式、说理式的题目。第二、案情。即案例的来龙去脉,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其结果。  如果说案题是案例的眼睛,案情则是案例的主体部分,也是整个案例最具魅力的部分。
        第三、案析。案析即对案例的分析。具体地讲,就是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对案例进行分析。案析一要有针对性,二要论点鲜明,三要升华到理论的层面上,文字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二)案例的分类。案例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第一,从案例的成功与失败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还有成功和失败相结合的。第二、从案例的内容分:可分为教育案例、教学案例、管理案例等。
  第三、从案例的写作方法分:有总结法和设计法。所谓总结法,是指通过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回顾,提炼而成的案例;所谓设计法,是指通过先行设计,然后实践而形成的案例。  第四,从案例的性质分:一是矫正性案例,即从问题出发,着眼于解决问题;二是发展式案例,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三)特征。一般来说,有三个特征。即真实性、典范性、情境性。三、案例(活动)的意义(一)典型案例具有示范价值和导向功能典型的案例一是可以彰显教师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的魅力,二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示范,三是可以阐释教育的本质。
    (二)撰写案例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撰写案例的过程是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过程。一篇典型案例,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实践的深度。为此,每位教师在酝酿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
  不仅如此,撰写案例的过程还是教育反思的过程,而教育反思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创新的动力。  无疑,撰写案例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三)“案例活动”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有力抓手围绕案例开展的撰写、评比、论坛、结集等系列活动,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它将现代教育理论寓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它既可以使教师从感人的事例中受到震撼和感染,又能从案例所蕴涵的教育理论中深化理论知识,这两者结合就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四)教育案例是展示教师教育成果的有效方式从我们接触到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案例看,除了重视与不重视的因素以外,可以说,教育案例的水平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写作水平的综合反映。
  四、教育案例与个案研究报告的比较教育案例与各案研究报告在写法上容易混淆,现将两者的区别阐释如下:(一)内涵不同教育案例是通过对一个中心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故事。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它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全面、系统、深入、具体地追踪调研、阐明特征、阐明原因、揭示规律。
  从研究对象看,案例指的是一个个体,而个案研究指的是特定的个体,这个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从研究的方法讲,案例注重描写法、寓意法,而个案研究注重跟踪法、归纳法;从研究的时间看,案例是以一个人、一件事情为对象,时间相对要短,个案研究是对特定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单位、地区)较长时间的跟踪调研,研究周期较长。
    (二)研究步骤不同教育案例是围绕中心人物、事件经反复提炼而成为教育故事。个案研究的过程是:一是确定对象,二是搜集资料,三是分析诊断,四是揭示规律,五是写出报告。(三)结构不同教育案例有案题、案情、案析三部分组成。
  个案研究报告有五部分组成:一是个案件简介,二是个案诊断,三是个案矫正,四是结果与分析,五是讨论。  (四)写法不同教育案例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手法,力求生动、形象、感人;个案研究报告主要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方法,力求客观、准确。
  作者简介:李德善,男,64岁,共产党员。先后被聘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德育工作者协会专家组成员,现任天津市红桥区德育研究室主任。  先后三次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先后编撰出版《德育纵横谈》、《指导孩子学会健心》、《激励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激励教育一百例》、《班集体激励论》、《未来不是梦》等六本专著和编著;近年来,先后为天津市、区及外省市、区教育同仁作学术报告200余场;撰写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5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获国家级一等奖;先后两次主持国家级课题的策划、论证与研究,多次参加国家级、市级课题的论证及其研究。
    现正积极地为 “十一。五”国家级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机制》进行策划与论证。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会计资格考试
职业培训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