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考研

谁有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呀

全部回答

2017-10-12

47 0
    对这门很基本的课程需要大量的涉猎。首推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如果你把书的目录拿来和大纲对照,你会发现它们有高达90%的吻合度。由此你也就知道了这本术对于应试很合适的,是多么的节省时间,并且目前也配备了相应的习题集。
  它把要讲的知识点分成大大小小的点,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背,在做完习题之后,对普通心理学的总体把握很有帮助。  在考试的前一天,快速地默背了一下那些划过的内容,考试的单选题不少都透露出原题的影子。
  但这本书不值得你反复看,不精彩,但是适合考试。要结合笔记一起看,这一点很重要。但只看这一本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历年试题也知道,需要你有很广的知识面。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看下北大翻译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科院翻译的库恩的心理学导论、孟昭兰《普通心理学》。
    看的时候不能只是死读书,要有针对有重点的看。比如普心的生理心理学那部分,就是一定得灵活理解,死死记住的。而象那些思维啊等等就可以少放一点心思。 看完普通心理学算是做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接下来是实心和统计测量。
   关于实验心理学的复习 华东出版社翻译的丛书其原版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书里面很多翻译不仅有中文语法错误,语言不顺。  但是这本书真的非常重要!每章后面的“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和“从问题到实验”,连续好几年每年都有一道实验心理学的大题原封不动地照搬里面的内容,而且是一年照搬一个章节,总共也才15章。
  这本书还有非常好的一点是,它也有每章的小结和关键词总结,最后阶段冲刺复习的时候可以用上! 这里强烈推荐北大版朱滢的《实验心理学》,这本书我前前后后完整地翻了至少5次,还不包括偶尔的浏览背诵。  朱滢的这本书可不薄,挺厚的。
  我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受打击,很多地方看不懂,只好做一些标记留着下次解决,然后跳过难点看下面的内容。还要参照着看比杨治良的《实验心理学》、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书华《实验心理学纲要》。互为补充,对充分理解其中的实验很有帮助。
  作为夸考生更要多看一些以补充基础上的一些漏洞。   值得主意的是:实验心理学看书一定要非常细致,尤其是那些有图表的实验,最好把内容都背诵下来!本科阶段的实验,还有老师的讲义,是把重要的实验和知识点都提炼出来了的,很有帮助。
   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的复习 心理统计和测量主要还是要多做题,到了考场上即使是自己会的题目,可是如果平时没有练熟的话,仍然在考场上很费时间,即使题目非常简单,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可是写下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心理统计会有一些是超纲的题目,所以不能只看一本书,最好是看三本以上的书,在这里推荐北师和北大的,课后的习题一定要练熟。 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复习 不可因为看起来简单就轻视它,因为它们看起来简单,但是得分率却低得让人觉得不可思2009是心理学统考的第三年,由于大纲从未指定教材,这让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常常觉得把握不住方向。
     议。一般对于一些细节知识尤其是发展部分,琐碎的小知识点多,一定要静心记忆,需扎扎实实地去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多看两遍书,同时边看书遍做一些试题配合着记忆,把纷杂的知识点按时间和发展的顺序来一一理清,而不是死板的被住,那样是很容易弄乱的。
  多做一些往年的心理学真题和一些辅导资料,根据考点,及时归纳总结必不少。   关于专业课复习时间分配 由于跨专业,所以专业课是比较薄弱的,第一轮复习只看课本。但提高成绩看复习资料很重要,但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买到笔记的时候也没想过它能帮这么大的忙。
  结和课本做好笔记,事实正面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是是很省时间、很有效率的学习方法。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专业课。   排开资料收集,其实真正看书复习的时间一般也就4个多月,其他时间复习效率都不是很高,背着书包出去坐一天,由于疲劳常常是毫无所获的,静下心来复习的时间也就是考试之前的那几个月。
  太早复习会让人身心疲乏,学习效率也不是很高。
    太晚复习的话,时间又来不及,对于跨专业,如果有对心理学的爱好,平时日常的积累和观察也是很重要的,常常可以在理解上举一反三,心理学中的“学习心理学”这一学科,就重点讲述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这个问题,因此合理的利用时间,把握好自己最佳学习效率和状态合理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考研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考研
考研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