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踏歌”这种自娱性歌舞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所谓“歌唱”是“词”与“音调”的合一。“踏歌”之“歌”,其“音调”须不断反复,但“词”却要求不断变化。新词迭出是“踏歌”有新意、能吸引人的重要标志,所谓“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刘禹锡《纥那曲》)。 在《全唐诗》第12函7册中有一首蓝采和写的《踏歌》诗“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其诗后有一注解云:“蓝采和,不知何时人,常衣破蓝衫,……黑木腰带,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 每行歌城市乞索,持大拍板踏歌。似狂非狂,歌词极多,率皆仙意。以钱与之,或散失,亦不顾。见贫人,即与之。及与酒家后,踏歌...全部
“踏歌”这种自娱性歌舞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所谓“歌唱”是“词”与“音调”的合一。“踏歌”之“歌”,其“音调”须不断反复,但“词”却要求不断变化。新词迭出是“踏歌”有新意、能吸引人的重要标志,所谓“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刘禹锡《纥那曲》)。
在《全唐诗》第12函7册中有一首蓝采和写的《踏歌》诗“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其诗后有一注解云:“蓝采和,不知何时人,常衣破蓝衫,……黑木腰带,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
每行歌城市乞索,持大拍板踏歌。似狂非狂,歌词极多,率皆仙意。以钱与之,或散失,亦不顾。见贫人,即与之。及与酒家后,踏歌于濠梁间酒楼,乘醉轻举云中,掷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这里,“注解”显然记录了一位神仙似的人物,但它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至少有二:其一,蓝采和以“踏歌”的方式在市井乞讨,说明“踏歌”在唐代是被广为接受的娱乐形式;其二,“歌词极多”,说明人们对蓝采和掌握了“踏歌”须“著新词”的要旨给予了充分肯定。
“踏歌”的第二个特点是“踏”,亦即和着歌声以足踏地,踏出鲜明的节奏,以配合人们内心情感的节奏,激发情绪。
“踏歌”的第三个特点是“舞袖”。从谢偃的《踏歌词》“倩看飘飘雪,何如舞袖回”以及前文所引“罗袖拂寒轻”、“振袖倾鬟风露前”可知,“踏歌”虽是“连袂而行”,但并非自始至终都手拉着手,踏节过程中恐不乏分手而做的舞袖动作,甚至有较激烈的“振袖”和因快速踏节而随身体运动的头部动作,否则就不会有“簪花举复低”、“振袖倾鬟风露前”的描写了(“簪花”指代戴花的头;“鬟”指发式,亦代指头,此二句皆形容头部动作)。
所以,张祜的诗句“三百内人联袖舞,一时天上著辞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展示出了“踏歌”的基本特征。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