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古诗解释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大致意思.Yhank you!(谢谢)

全部回答

2006-05-05

1 0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 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就像丁香一样结。 诗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描绘情人的思恋之心 李商隐--代赠 贺铸--石州引 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李璟--摊破浣溪沙

2006-05-05

533 0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朦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和微雨连在一起。
   这句诗原文好像是“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南唐·李璟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 接天流。 这是一首伤春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一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
    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那么,何处是归宿呢?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   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起始“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   “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