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是叫什么名?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Tashkent)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海拔440-480米。
有问题百度一下 详细看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Tashkent)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海拔440-480米。 人口250万(2002年),其中80%是俄罗斯人和乌兹别克人,少数民族有塔塔尔、犹太和乌克兰等。这座古城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著名的“...全部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Tashkent)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海拔440-480米。
有问题百度一下 详细看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Tashkent)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海拔440-480米。
人口250万(2002年),其中80%是俄罗斯人和乌兹别克人,少数民族有塔塔尔、犹太和乌克兰等。这座古城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留下过足迹。
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纪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公元十一世纪首见史书记载。1865年成为一座建有城墙的城市,当时的人口约7万,是与俄国进行贸易的主要中心,后来并入俄罗斯帝国。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自治共和国的行政中心。1930年起成为乌兹别克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首府,1991年8月31日起成为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塔什干地处中亚心脏地带,骄阳之下,沙浪滚滚,故素有“荒原”之称。因此,水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相传一位美貌的公主许诺愿嫁给能引水灌溉荒原的勇士,以解当地居民缺水之难。于是,一位名叫法尔哈德的勇士便设法把一块巨石投入河中,来提高水位,引锡尔河水灌溉荒原。
后来这位勇士得知公主因受骗含恨自尽,也殉情自杀了。今天,人们已从奇尔奇克河引出了一系列渠道,使塔什干市内水渠交叉纵横,基本解决了水的问题。现在,人们在塔什干附近仍可见到一块称为“法尔哈德”的巨大岩石,不过,岩旁已建起了以法尔哈德命名的水电站和水库。
塔什干有新、旧城之分,清真寺、陵墓等古迹大都集中在旧城。1966年4月26日清晨的一次强烈地震几乎将全城变为废墟,使30万人无家可归。震后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在市内广场上矗立起一座特殊的纪念碑,以使人们永远铭记住这场重大的自然灾难。
纪念碑是一块巨大方石,一面有裂缝,另一面刻有一钟面,指针指在5时24分,即地震突发的时刻。
重建后的塔什干是一座新型的欧洲化的市。从空中鸟瞰,它宛若浮在绿海上的花园,青葱秀丽。塔什干也是中亚惟一兴建了地铁的城市,这里地上交通发达,地下地铁环绕全城,交通十分方便。
市内,街道宽阔,绿树成荫。新建的歌剧院、电视台、运动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造型明快,间以花园、广场、喷水池、纪念碑等,错落分布在新旧城中。现存的古迹有15、16世纪的宗教建筑和陵墓,其中的巴拉克汗-马德拉斯(神学院)已成为中亚和哈萨克穆斯林理事会总部。
市内还设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艺术宫、博物馆、公园等。工业多与棉花、纺织机械及纺织有关。
塔什干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场所,这里举办过亚非拉国际电影节、各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每年夏秋季节,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睹这座名城的风采。
参考资料:
国名: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独立日:9月1日(199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自上而下分别为浅蓝、白、浅绿三色平行宽带,在白色和浅蓝、浅绿色宽带之间为两道红色细条。在浅蓝色宽带左侧有一弯白色新月和12颗白色五角星。乌兹别克斯坦于1924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的国旗与原苏联国旗相似,只是旗面中间有一道蓝色宽条,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条。
1991年8月31日通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独立法,10月11日开始启用上述国旗。
国徽:呈圆形。圆面上有一只展翅的吉祥鸟,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阳和碧绿的原野。圆面上端为一颗八角星。星内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
圆周两侧为国旗颜色之饰带捆束的棉桃和麦穗。
国家政要: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 (Islam Karimov ),1991年12月当选,2000年1月连选连任。
自然地理: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邻。
总面积为44.74万平方公里。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
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7月平均气温为26~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冬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6~-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
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连结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欧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队之路的汇合点,是对外联系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跃之地。
乌兹别克斯坦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历史上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联系。
首都:塔什干 (Tashkent) 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有人口250万(2002年)。1月平均气温-1。
1℃,7月平均气温27。5℃。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个直辖市(塔什干)和12个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扎克州、卡什卡达里亚州、纳沃伊州、纳曼干州、撒马尔罕州、苏尔汉河州、锡尔河州、塔什干州、费尔干纳州、花拉子模州。
“东方罗马”撒马尔罕见闻
人口: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有人口2511.58万(2002年)。有129个民族,乌兹别克族占(78。8%)、俄罗斯族占(4.4%)、塔吉克族占(4.9%)、哈萨克族占(3.9%)、鞑靼族占(1.1%)、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2%)、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
7%。其它民族还有乌克兰、土库曼和白俄罗斯族等。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俄语为通用语。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简史:公元11—12世纪形成乌兹别克部族。13—15世纪受蒙古鞑靼人帖木儿王朝统治。15世纪时建立了昔班尼王麾下的乌兹别克国。19世纪60—70年代,乌兹别克部分领土并入俄国。
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10月27日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政治:1992年12月8日,乌兹别克斯坦最高苏维埃通过新宪法。
新宪法规定:乌是民主的主权国家;全体公民亨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政权体制建立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基础上。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内阁主席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统任职期满后,终身为宪法法院成员。
内阁成员由总统提出,经议会批准。议会称最高会议,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代表机关。共有250个代表席位,按选区选举产生,任期5年。
2002年1月27日,乌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将乌议会改为两院制。
12月12日,乌议会二届十次会议通过有关建立两院制议会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乌未来议会将由参议院(上院)和立法委员会(下院)组成,总统的部分权限将转归参议院。届时,政府总理和副总理人选将由总统向议会提名,议会讨论后批准。
此外,乌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乌驻外大使的任免也将改由参议院负责。议会下院的基本职能是立法,由地方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例会和各委员会会议。乌议会将在2004年从目前的一院制议会改变成两院制议会,乌本届一院制议会的任期将到2004年12月届满。
经济: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但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较为落后。
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发达,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生丝产量占前苏联生丝产量的49%,洋麻产量占前苏联的90%以上,羊羔皮、蚕茧和黄金产量分别占前苏联的2/3、1/2和1/3。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
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3。5万亿美元。现探明有近100种矿产品。主要有天然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黄金、铜、铅、锌和稀有金属等,黄金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80吨左右,在独联体居第二位。
铜和钨的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银、白金、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铀开采量占前苏联的25%。煤储量为20亿吨,铀储量约占世界第七、八位。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2%。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卡拉库盆地东北部边缘的查尔米和布哈拉台阶地区,其中最大的加兹里气田储量达4193立方米。
石油资源多集中在东部天山褶皱带的费尔干纳盆地,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天然气的产量仅次于土库曼斯坦,居中亚第二位、独联体第三位,年产气量在300亿立方米以上。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所处气候带有利于广泛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特点是灌溉农业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灌溉地面积达425万公顷。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蔬菜瓜果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产量占前苏联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
畜牧业较发达,以养羊为主,养蚕业也较发达。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全国有400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乌主要出口棉花、石油、天然气、电力、有色金属及农产品,进口机械设备、食品、工业原料等。
新闻出版:全国出版515种报纸、167种杂志。主要有:《人民论坛报》,最高会议和内阁机关报;《东方真理报》,内阁机关报。
乌兹别克斯坦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始建于1924年,前身为“塔斯社”分社。
驻外记者主要在独联体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始建于1956年。以乌兹别克语、俄语播出节目。
塔什干广播电台是国家广播电台。建于1921年。1992年1月开始对外广播,广播用语有乌兹别克、英、汉、俄、阿拉伯、维吾尔等。
外交:1992年11月8日通过的宪法规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各国主权平等、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边界不可侵犯、和平解决争端、彼此不干涉内政、以及其他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
”实行全方位外交。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宣布承认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独立。1992年1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在塔什干签署建交联合公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经贸往来活跃。
1996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乌联合声明。1999年11月,卡里莫夫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6月,胡锦涛主席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双方签署联合声明。
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