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爱问的提议提议:新建一个《对
对联的历史- -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联语、门对等,俗称对子,是诗园中一朵精美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它以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对联还与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一千多年来兴盛不衰。尽管在日本、东南亚和欧美都有一些人写对联,但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也是由中国人或汉学研究者写的。 外国人见中国人写春联都觉得很新鲜,说中国人都是诗人。对联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而且好的对联都带有诗歌的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总之一句话,对联是博...全部
对联的历史- -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联语、门对等,俗称对子,是诗园中一朵精美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它以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对联还与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一千多年来兴盛不衰。尽管在日本、东南亚和欧美都有一些人写对联,但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也是由中国人或汉学研究者写的。
外国人见中国人写春联都觉得很新鲜,说中国人都是诗人。对联不仅是一种书法艺术,而且好的对联都带有诗歌的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总之一句话,对联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对联虽然短小,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副对联,都是一束思维的火花。
可以说,对联短小的文字中蕴含着大智慧,多读一些对联,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知识,训练我们的思维。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有悠久的历史。
对联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由我国的汉字的特点决定的。
正如日本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中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汉字书写成方块形,一字一个音节,才可能出现整齐的句式,才可能出现对偶这种修辞手法,也才可能出现对联。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典籍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可以说是对联的雏形。《吴越春秋》中记载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一首诗,叫做《弹歌》,内容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原文为“宝盖头”下“六”字)”。
其中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由此可见,追求句式的整齐和音韵的和谐,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美学追求。这为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周时期的文献中,这类较为工整的对句就更多了。
《尚书<益陈谟>》中的“谦受益,满招损”,《皋陶赞》中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易经》中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都完全是一副非常工整的对联。《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七月》中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这类的对句比比皆是。《老子》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屈原的《湘夫人》中的“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这些都是比较工整的对句。
秦汉时期,比较工整的对句也不少。《史记》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类的句子比较多。特别是汉赋中,作家更是有意识地大量地使用工整的对句,产生了“骈句”。
枚乘《七发》中的“荡取南山,背击北岸。”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置酒乎昊天之台,张乐乎膠葛之宇。”都是比较典型的对句。
魏晋南北朝时,辞赋中大量出现骈句,对偶工整,音调谐和,形成了俳赋,对偶句大规模地出现。
就连散文中,也大量出现骈句。正如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所说的那样,“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如《吊魏武帝文》中的“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长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
”《洛神赋》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类工整的对偶句大量地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对偶句的大量出现,为对联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偶句,就不可能有对联的出现。
隋唐时期,出现了格律严明的格律诗,这为对联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格律诗中,强调把诗分为若干联,每一联在写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特别地讲究对仗,声调的平仄,结构的相同,词性的相同。
这些要求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些要求,后来全部被对联接受过来了。可以说,没有律诗中的那些严格要求,就产生不了对联。当然,隋唐时期的诗歌中,有不少对句就是美妙的对联了。王绩《野望》中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商隐的《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些都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对联了。
对联的最早形式是春联。春联也叫“春贴”、“门对”、“对子”等,《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春联为什么叫“桃符”呢?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桃符”,又称“仙木”。 在那个时代,由于人们缺少科学知识,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便把这些现象,诸如人的生老病死、尊卑贵贱、自然灾害等,误认为是神鬼作怪,于是产生了迷信思想。
据《山海经》、《淮南子》及东汉末年应邵的《风俗通义》等书记载,从很远古的时代开始,东海上有座仙山,叫做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十分巨大的桃树,弯曲伸展三千里,长得枝繁叶茂,好像一座很大的房子,几乎占据了整个仙山。
在东北角上的枝叶丛中,有一个象门一样的缺口,叫“鬼门”,专供鬼魅们出入。门的两旁终日站着左右二个卫士,一位叫神荼(读音为伸舒),一位叫郁垒(读音为郁律),两人是兄弟。他们的任务是检查外出的鬼魅有没有做坏事。
如果遇到外出做了坏事的鬼魂或者是恶鬼,就立刻用苇索捆绑起来,喂给山上的老虎充饥。于是,这两个卫士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桃木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能够驱鬼避邪的特殊木头。人们便有了扎桃人、喝桃汤、洗桃水澡等活动。
桃人即用桃木、桃叶或者稻草扎成“郁垒”、“神荼”两兄弟的模样;画老虎,即在桃木板上画上老虎。并把它们悬挂在门两边,以驱除恶鬼、恶魔。意思是说,有了专捉恶鬼的郁垒、神荼和专吃恶鬼的老虎把着门,恶鬼就不敢进门来了。
到了后来,人们为了简便起见,就以“桃符”代替桃人。即在两块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和郁垒的神像,挂在门上驱邪避鬼,求得平安度日。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都还保留着在门上挂“门神”驱邪避鬼的风俗。再到后来,人们为了更加简便,干脆把神荼和郁垒两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上,代替他们的神像,而且在每年更换一次。
这就有了有文字的“桃符”。对于这个传说,《说郛》卷十引马鉴《续事始》《玉烛宝典》云:“元日造桃板著户,为之仙木……即今日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记载与传说基本一致。
为什么每年更换一次呢?这也有一个传说。
传说从前有一个怪物,名字叫做“年”。这个叫“年”的怪物很凶猛,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出来吃很多人,因此很多人在除夕之夜都要被吃掉。于是,总是有些人过不了除夕之夜这个关口,人们就把过这个有被“年”吃掉的危险的关口称为“过年”。
为了吓跑“年”这个怪物,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比如放鞭炮,那是为了驱赶“年”;人们过年时,用传说中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或者“灭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钉在大门两旁或挂于门户两旁,也是为了赶跑“年”。
这种木板,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谓的“桃符”。
后来,人们在“桃符”上写的吉祥话开始多种多样起来,于是就慢慢地出现了春联的雏形。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就在门前写过对联,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证明王羲之写春联的确凿的证据和相关的记载。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邳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文中的“汲”、“郑”指的是西汉时候的汲黯、郑庄,均位列九卿。“翟公”是汉文帝时的人,翟公大书于其门上的三句话,就颇有对联的味道。
他把自己的感慨写在门上,用的是整齐的句式,这不与对联很象吗?如果不是三句,而是两句,再考虑一下对仗和平仄,那不是典型的对联吗?因此,这类句子可以说也是对联的雏形呢。由此可见,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对联”了。
这件事也说明,对联的来源不仅仅是“桃符”,也不仅仅是为了驱邪避鬼。抒情言志,抒发感慨,书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描绘社会人生、自然景物,也是对联的来历。
唐朝时,“桃符”完全演变成了门画。
并且画的不再是“郁垒”和“神荼”两兄弟,画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这里又有一个传说。传说李世民在打天下的时候,战场上杀死了很多人,因此,每到晚上,这些战死的人冤魂不散,总要来找他要他偿命。李世民经常在梦中被这些死于非命的人吓醒,苦不堪言。
后来,他的好兄弟秦叔宝和尉迟恭听说了这种情况,便在晚上来到李世民的寝室外边站岗,不让那些鬼魂进去。果然,自从他们两个人来站岗以后,那些鬼魂便不敢来了。李世民体谅他二人辛苦,便叫他们二人轮流来站岗。
可是,后来秦叔宝和尉迟恭先后病逝,不能来站岗了。其他人来站岗,又不能赶跑鬼魂们。于是那些鬼魂便又来找李世民的麻烦。有个聪明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叫画师画了二人的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室门上。果然,愚蠢的鬼魂以为二人又来站岗了,又不敢来了。
就这样,秦叔宝和尉迟恭也成了能驱鬼避邪的神了。再后来,这个办法又传到了民间。至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还有过春节时在大门上贴秦叔宝和尉迟恭像的门画的风俗,这种门画俗称“门神”。
对联还可以来源于集句。
所谓集句,就是把出自不同文献的语句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意义集合在一起,形成对偶句,就可以是很好的对联。当然,后来也有从同一文献集句的,甚至出现了原文一点不动的集句的。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介绍了这样一件事,王安石曾集“鸟鸣山更幽”句来对古人“风定花犹落”句,比原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意境更妙,因为原句上下联只是一层意思,而改过之后上句是动中有静,下句则静中有动。
到了明清时期,集句成联的风气更是愈来愈烈,出现了大规模的集句活动,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集句联。
春秋战国时候开始的挂“桃符”的风俗,汉代出现的写抒情言志的对句于门上的习惯,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的对仗工整的律诗,上述种种,都为后来的对联形成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到唐朝的律诗中,有很多联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对联了,如果把这些对句写在门上,那不就是对联了吗?
到了五代,对联终于正式形成了。五代时的后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木上写对仗工整的联语,标志着对联正式形成。
五代时,“桃符”上的文字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个时候,人们在上面写的文字不再是那些神的名字或者驱鬼避邪之类的内容,而是大多以表示节日的喜庆为内容。传说五代时候的后蜀国君孟昶,好风雅,每逢过春节,都要命文人学士们在桃符板上作词题句。
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和《蜀??杌》记载,在公元964年春节时,孟昶象往年一样,要翰林学士作诗句题写“桃符”。他命一个名叫辛寅逊的学士为自己寝室门的“桃符”题诗。可是,辛寅逊拟出诗句后,孟昶觉得诗句文辞欠佳,很不满意。
他又叫其它的人题写,仍不满意。于是他便自己拿起笔来,大笔一挥,亲自写了一联诗: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句对联,对仗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镶嵌了“新春”两个字,很适合春节的气氛。
他把题写的两句诗分别写在“桃符”的两块木块上,一左一右地挂在自己的寝室门两旁,形成了今天的对联的书写格式。他题书的这副对联流传下来,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也是传世到现在最早的一副对联。
春联就这样正式诞生了,对联也就这样正式诞生了。自此以后,文人学士都纷纷群起仿效,视题写春联为一雅事。题写春联的风气就这样逐渐流传开来了。虽然孟昶在第二年(965年)就做了亡国之君,并在当年就病死了,但是,他创作的这副春联却流传到现在,特别是他创立的对联这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宋代,民间贴春联已很盛行,特别是在文人中比较普遍。但是,春联一词还未出现,仍旧叫“桃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本退得髁苏庖坏恪5比唬夂罅骄湟渤晌Ч帕鞔募蚜煌币菜得鞯笔钡拿窦涮毫丫潜冉掀毡榈南窒蟆?
对联后来又推广到楹柱上作装饰,再后又用于交际庆吊,影响越来越大。
在宋代,联语的应用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题写在“桃符”上。人们开始在建筑物的楹柱上张贴对联。也不仅仅局限于贴在春节时候的门上,友人之间的交际和庆吊之类的事上也开始广泛地应用对联。
据史书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忠懿王钱?m在杭州建了座龙华寺。有一天,寺里的和尚契盈侍候忠懿王游碧波亭,钱?m感慨一声,说出一句:“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根据忠懿王的话,在碧波亭柱上题写了一副楹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
”
这件事说明楹联在北宋时期已开始盛行。
另据史书记载,北宋末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6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生活中把对联写在门上的一个先例,打破了对联只能作为春联写在门上的格局。
南宋初年,金军攻破建康(今南京),通判杨邦?V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自题言志联。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南宋大儒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贴于门上:“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这副对联是目前认为最早的书院厅堂类联。
南宋时候,灯门联和寿联也开始出现。据《隐居通议》中说,贾似道在扬州时,在上元日命宾客集古句作灯门联,其中有一人集了如下一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一副灯门联。
北宋孙奕《履斋示儿篇》载,黄耕叟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联贺道:“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此联为民间寿联先例。丙圹居士《东望望阁随笔》说,南宋贾似道在谢太后崇寿节和度宗乾会节时,曾命黄蜕作笺:“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在皇太后和皇帝生辰,用这样的对偶句表示祝贺,就可以说是标准的寿联了。
宋代大学者朱熹编有《联语》一书(见清代李光地等编纂的《朱子大全》卷后),可见当时的对联比较成熟的情况。
元代文人继承了宋代撰写楹联的传统,很多人都喜欢撰写对联。
在史料中,也能找到大量关于对联的记载。《濯缨亭笔记》说,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赵子昂(即赵孟頫),见他仪表堂堂,想到他是赵宋的后裔,总是怀疑他是否甘心称臣。于是令他摘掉帽子,问道:“你会写楹联吗?”赵子昂回答说会,元世祖便命他题书殿上春联,他想了想,便写了一联:“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元世祖很高兴,便命他再写一联,于是他便当即挥毫写下了一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喜爱的楹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后一联流传很广,直到清代,民间仍不断地沿用。
春联在明代开始空前繁荣。
并且在明代人们才开始把“桃符”真正地称之为“春联”。据说“春联”一词是明太祖朱元璋创造的,并且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他喜欢对联,不仅大力提倡写对联,而且他本人也写了不少的对联,把这些对联赏赐给他的大臣们,作为嘉奖的礼物;重视对联这一工具,用它歌颂太平盛世。
由此,写对联之风大盛。例如,他送给中山王徐达的一副对联是: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他送给修撰国史的谋士陶安的一副对联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
至于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是有史为证的。清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说:“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由皇帝下旨要求家家户户写春联,当然导致春联的繁荣了。
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明代的文人都擅长写对联,也乐于写对联,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对联的发展,使对联创作在明代推向了一个高潮。
明代嘉靖年间,有了专门应皇帝之命撰写的“应制”对联。
此风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最盛,当时先后出现两次编辑“万寿盛典”的盛事。当时,“万寿盛典”上都是每图绘一门,每门都附楹联其间。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六十大寿,应制的寿联堆山塞海,自皇宫出西直门一直到西苑路,沿途牌楼坛宇林立,处处必有楹联,而且都是出自名家大儒之手。
乾隆年间,每逢皇帝大寿,都大搞献联祝寿活动。寿联的创作空前繁盛。乾隆在七十岁时,还给自己撰写了一副寿联:“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予一人。”风流天子对对联的提倡,使得当时的妙联百出,出现了繁荣景象。
当时,除寿联之外,殿廷用联、斋醮用联等等,也多有应制之作。皇帝从对联的水平上,可以考查作者的学识,思维的水平。甚至出现了用对联来考察大臣的秘闻趣事。皇帝还对佳联作者常给奖誉,这些做法对对联的兴盛,也有很大的影响。
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日常交际中,人们用它祝寿、庆婚、贺喜、哀挽、题赠;文人学士用它写景咏物,抒情言志;还可以开展“对对子”活动,可以试智、斗智、娱乐,幼童、村妇均可参加。
清代对联在艺术上、种类上、功能上,更日趋完善。镶嵌对、叠字对、析字对、合字对、偏旁对、藏词对、谜语对、同字异音对、谐音对、回文对、歇后对、绕口对、无情对等巧趣对联形式,在这个时候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应用范围扩大,从皇帝宫殿到监狱的牢门,从富户的厅堂到穷家的茅舍,从人的住屋到牲畜的栖舍,从贺婚庆寿到吊丧悯死,以致庙宇亭榭,名胜古迹,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处处都可见对联。长短不一,情趣各异,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独具一格的人文奇观。
清代福建福州人梁章钜的专著《楹联丛话》,共十二卷,是对联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艺术形式的标志。
到清朝时,对联不仅在国内繁荣,随着流寓海外的华侨的足迹,对联这种文字样式传播海外,对联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艺术格式,受到国外汉学家的重视。
至今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诸国还保持着张贴对联的风俗。其它国家,只要有华人活动的地方,也有不少对联。可以说,对联随着华人,已经走遍了全世界。
香港《地平线》载文谈到,1871年印度尼西亚日里烟园中有五名华工,因不堪虐待,起而反抗,将荷兰监工打死,被捕后坚贞不屈,最后惨遭杀害。
后人在棉兰郊外建五祖庙,庙内有一副对联:
“立胆义为昭千古;存心从忠著万年。”
藉以表彰忠烈,扬威海外,对联在海外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1880年,加拿大总督麦克唐纳从中国招募7000余名劳工去修建铁路。
铁路修建完工后,多数人却无钱返回祖国。面对烟波浩淼的海洋,他们只有长吁短叹。为了表现他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他们便捐款在加拿大温哥华大洋之滨建了一座“望乡亭”。并在上面书下一联:
“遥望中华数千里;不知何时能返家。
”
表达了海外赤子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也写出了海外游子的辛酸。
1890年,清光绪皇帝大婚,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赠送的自鸣座钟上就刻有对联一副: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
清末,白话文兴起,对联这一古老、文明、有趣的文学形式,仍被继承下来。由于用白话写作对联,对联更加通俗更懂,也更加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对联也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联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精神风貌,在革命年代里,对联成了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工具。
从孙中山、黄兴,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许多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都运用了这一工具。同时,广大群众也拿起了这一武器,参加革命斗争。
建国以后,对联的创作又有一次大的跃进。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对联以前所未有的思想风貌出现了。它们歌颂党的领导,赞美社会主义制度,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积极作用。建国以来,不管是春联、婚联、寿联、挽联、题赠联,还是行业联,都得到发展,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设施中,还出现了不少新楹联。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联更加显示出它蓬勃的生机,强大的生命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有着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只有汉字这种方块形的文字,才可能产生出对联这种文艺形式。
对联寄情言志,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加以锤炼、浓缩、概括,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千多年以来,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作为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体,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为中国文艺增添了光彩,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中国人骄傲。
---------------------------------------------------------
我也是很喜欢对联呢,为什么不开辟一个对联栏目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