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丧葬礼仪大致有哪几项程序?

葬礼仪大致有哪几项程序?

全部回答

2016-08-09

49 0
    丧葬礼仪大致有以下几项程序: 停尸。死是人生旅程的结束。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 死者咽气前,亲属要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其度过生命的最后时 刻。
  死者在弥留之际,亲属必须为其准备寿衣,一般寿衣没有扣子而是用带 子系,以表示后继有人。沐浴更衣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这是我国 古代“含玉”习俗的遗留,后世多发展成含铜币,东北满族人死后多含乾隆 制钱,拉祜族多含银或银元。
    报丧。死者家人亲自或派人前往亲友家,告诉他们某人已死亡的消息, 并通知他们某日某时出殡,称为报丧。现代远方亲友,也用信函或电话报丧。 有些地方报丧习俗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 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到外婆家报丧。
  招魂。  按照古俗,死者亲属要到上屋去招魂,手持寿衣面北呼叫。共呼 三长声,以示取魂魄返归于衣,然后下屋,将衣服敷在死者身上。近世受佛 教影响,有向西方呼叫的,多为子呼父母,词多为“走西方大路”之类,祝 死者拜佛成正果。
  招魂是古代习俗,现多已省掉。吊丧。吊丧先要布置灵堂,灵堂中挂家人或亲友送的挽联,摆放花圈, 灵前安放一张供桌,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  未殓前,长明灯 要昼夜点燃,不能熄灭。
  死者子女按尊卑长幼顺序跪在棺材两旁,来宾吊丧, 主人哭拜还礼。吊丧期间,亲属亲友禁忌颇多,通常非丧事不谈、面垢禁洗、 女忌脂粉以示哀恸。吊丧是丧葬礼中的关键仪式。入殓。入殓有大小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上人棺的寿衣,一般在死后 第二天进行。
    大殓即入棺仪式,主人在执事人的帮助下亲自捧尸入棺。大殓 时间在小殓后一天即人死后的第三天。棺材底要铺上一层谷草然后铺一层黄 纸,表示死者的灵魂可以升入天堂。合棺之前要往棺内放些葬物,如在死者 身下放铜钱、银币,也有将死者生前喜爱之物放进棺材的。
  钉棺盖的钉子数 也有讲究,一般是五根,四角各一根加有红布的长钉,棺材天头中间的一根 是加有五色小布条的小钉,俗称“子孙钉”。  封钉好后,死者的长子起身用牙 齿把子孙钉咬起,谓之“出钉(丁)”,这钉要保持到出灵后才可以舍弃,是 表示希望该家以后会“出丁”,子孙世代昌盛。
  出殡。出殡是指将灵柩送往墓地的过程。出殡前,民间不论贫富,都要 请风水先生选一块“风水宝地”,以便日后子孙发达。然后是择日出殡,扶柩 安葬。  出殡时按习俗有序进行。死者较近的后辈,如侄子、外甥等,一人端 着死者的照片,一人端着神位,走在前面,棺材紧随其后,死者的儿女媳妇 等号哭随后,后面是送葬者。
  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竹棒),另有两 人,一人提灯表示为死者照亮去阴间的路;一人丢纸钱表示为死者留下买路 钱。  快到墓地的时候一般宾客在孝子的拜谢下返回,孝子在“辞客”后则起灵去墓地。
  下葬。下葬指的是将灵柩安放入墓穴或掩埋的过程。到下葬吉时,用大绳将灵柩缓缓降人墓穴中。此时,孝子等跪灵,奏送葬鼓乐。山东一带在下葬前,孝子还要把用谷草或树枝编的五谷囤(内放五谷,上盖一烙饼)放到墓穴里。
    在墓穴的另外一头还要放一个陶H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作为长明灯,有的还在墓内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灵柩下葬时,长子要把五谷烙饼拿出来,每个亲属都要吃一点儿。棺木人穴后。亲属们每人要抓三把土撒在棺盖上,然后才掩土筑坟。
  随后丧家要感谢吹鼓手和其他亲属,举行辞灵仪式。灵柩安葬之后,葬礼虽告一段落,但实际上整个丧葬礼仪还没有真正结束,通常丧家还要守孝一段时间。    人死后的七天要举行“做七”仪式,每逢七天一次,“七七”四十九天结束。
  
  到了第四十九天,要做“断七”仪式,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称为“保太平”,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可脱下葬服换上常服。守孝期一般最长是三年,为报父母三年“怀抱”之恩。守孝期过后,每年清明、除夕人们还是要祭祀止者。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