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计算数字的方法
从古到今的数学运算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十进位制的伟大发明;而当今几乎主宰了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的计算机靠的是二进位制才形成了它的千变万化。这两种进位制的发明和确定,都和古代中国人的探索、创造有关。 正整数逢十进一位,逢百进二位,逢千进三位,这种以十为基数的十进位制,今天看起来是十分简单合理、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人类还是经过艰辛探索才创造了这种进位制的。数字在中国出现,是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那时用结绳、契木的方式计数。 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面已经出现了数字;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20、30这样的记...全部
从古到今的数学运算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十进位制的伟大发明;而当今几乎主宰了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的计算机靠的是二进位制才形成了它的千变万化。这两种进位制的发明和确定,都和古代中国人的探索、创造有关。
正整数逢十进一位,逢百进二位,逢千进三位,这种以十为基数的十进位制,今天看起来是十分简单合理、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人类还是经过艰辛探索才创造了这种进位制的。数字在中国出现,是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那时用结绳、契木的方式计数。
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面已经出现了数字;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20、30这样的记号,表示当时已经使用十进位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的13个计数文字中,除九个可以确定是个位数之外,还有四个就是十、百、千这样的位值符号。
甲骨文计数系统属于十进位制成法分群数列,这种数系由1 —9九个数字和若干个十进位制的位值符号组成。计数时先将两组符号通过乘法结合起来以表示位值的若干倍,然后将分群后的位值符号组合(相加)起来。
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五百四十七天"的记载,《易经》中更有"万有一千五百二十"这样的记载。甲骨文的计数方式一直延续到现代。现代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形成,唐代还全面使用了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零,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又叫做"官文书数字"。
在确立了十进位制之后,古代中国还对数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创造出了分数、小数、负数的概念,虽然分数线、小数点、负号不是中国的发明,但是对数的性质的认识,对数的概念的拓展,还是古代中国的天才创造。 中国使用十进位制在全世界最早。
十进位制之所以在中国最早出现,和中国固有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汉字是方块字而不是拼音文字,极大地促进了十进位制的形成。据史料记载,古代巴比伦人一直像后来的罗马数码那样,用相加或累积计数,古埃及和古希腊也都是用特殊的记号来表示20、30、40等10的倍数,比如古希腊半岛采用27个字母计数法,从1—9用九个字母表示,10—90再用另外九个字母表示,100—900用剩下的九个字母表示,这种笨拙的特殊位值十进制计数法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前夕。
印度人在公元6世纪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而欧洲人正式采用十进位制的最早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文的抄本。十进位制是中国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