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请介绍一下欧洲古代的巨型投石机

据说能投出一吨重的巨石,请介绍一下他的尺寸、投射距离和投射高度。谢谢

全部回答

2006-02-11

0 0
    我所能搜集到的投石机如下,抱歉没有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尺寸等等,权当我抛砖引玉,谨供您参考吧。 [弹射器] 由扭绞的纤维绳的弹力带动的投掷器,也称弩炮包。此种投掷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一404年)期间第一次出现于锡腊库扎,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战争 中围攻要塞时使用过。
    轻便型弹射器也用于野战,并安装在舰船上进行海战。弹射器的构造是:在坚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绞的绳索 (皮带、鬃绳)等。投掷杠杆的下端插入绳内,上端有装弹碗。装弹时,把绳绞紧,杠杆被绞车几乎拉成水平位置。
  投射时,杠杆有力地磕打在横框的横梁上,把所 装弹丸沿弩曲弹道抛出。  弹射器可投掷石头、石弹、金属弹、圆木、箭、装有燃烧着油脂的瓶罐、动物尸体等,在中世纪还投掷过球型弹、燃烧弹和爆炸弹。
  弹射器 可将150一-480公斤重的石头投掷250一400米,可将箭相30公斤重的石头投掷850米远。据波利比阿的《历史》记载,阿基米德设计的巨型投石 器,曾把许多罗马海军的舰船打坏,打沉。  花欧洲,到!4一t5世纪,弹射器曾相火炮同时使用。
  罗斯,有一种类似弹射器的装置,叫投射机。 [抛石机] 依靠物体张力 (如弓•木板弩曲时产它的力)抛射弹丸的大型投掷器。典型的靠钮力发射的抛石机由地上的坚固沉重的长方形框架,--根直立的弹射杆,顶上装有横梁的两根结 实的柱子构成。
    弹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摊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绳索绑在长方形框架的两端,正好位于支撑架下面的位置。平时绳索使弹射杆紧紧顶牢支撑架上的 横梁。弹射杆的顶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状,有时在弹射杆的顶端装一度弹袋。
  弹射时,先用绞盘将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弹袋里放进岩石 或其他种类的弹体。  当用扳机装置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到垂直位置,并与横梁撞击,产生的惯性力便将弹体以弧形轨道弹向目标。
  据考证, 亚述军事帝国时期,已开始用机械投掷石块,据说可把大约10公斤的石块投射500一700米。后来犹太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也陆续开始使用。   [重锤抛石机] 利用重锤重力发射的投射机器。
  出现于中世纪初期,使用至15世纪,主要用于围攻和防守要塞。抛石机的杠杆力臂不等,可以围绕固定在机架两支柱间的轴上下自 由转动。筏杠杆的短臂上固定有一个重物--------重锤。装填抛石机的时候,用绞车把杠杆长臂拉向机架底部,并向石袋装弹。
    抛射时,急剧将杠杆长臂放 开,装弹的石袋快速升起,重锤完全落下时,石弹从石袋中沿约45度角飞出。抛石机可将30公斤左右的石弹抛140一210米远,可将100公斤左右的石弹 抛40一70米远。
   [锈积底] 古代印度史料中记载的一种对空投掷的器械。据《摩词婆罗多》记载,列国时代国王萨尔瓦用"空中飞车"向敌城内投掷石块,满城降下石雨,(可能是投石器投射 的石弹)。  为了对付这种空袭,城内普遍安装了一种向"空中飞车"投掷武器的器械。
  这种器械被称为锈积底。 [古俄罗斯投射机] 古俄罗斯的投射机械。投射机的构造和作用是利用柔软物具有弹性的原理。在围攻和防守要塞时,用来投射石头、重箭、圆木和其他装填物。10一15世纪,投射 机广为使用。
    此种投射机按其构造和使用原理分为两种:一种类似弩炮,用于平直投射;另一种类似弹射器,用于曲线投射。俄国军队中装备有大小两种投射机,大 型投射机能把约200公斤重的装填物投射600一700米远。
  16世纪时,则用于发射炸弹稠燃烧弹。16世纪末,由于火炮的广泛使用,投射机遂废。   [尤塞耗能抛石机] 古代欧洲使用的一种抛石机。它基本上由炮架、弹射装置、弹射槽和底座等部分构成。
  炮架由两棍水平横杆组成,横杆被四根坚硬的垂直木条隔开,炮架被牢圈地放 置在底座上。这样炮架就形成了三个窗口,弹射槽穿过中间的一个窗口,旁边二个窗口的外侧支撑杆上各系着一束稍微扭绞着的垂直绳索。
    在扭绞着的绳索中插两根 坚硬的木梢,然后同另一根结实的弓弦绑在一起。用很大的拉力将弓弦安放在弹射槽中弹射物的后面,然后拨动扳机装置将弹射物弹出。 [排林托能抛石机] 古希腊一种抛石机。
  它是一种类似弹弩的较轻便的抛石机,其原理跟弹弩相同,不过它有两根导杆在一个斜面上,连在两棍术臂上的弓弦将滑动弹射槽内的石弹沿此 斜面弹射出去。  这种弹射器长达10码,高5码,宽4码,体积很大。
  发射约有弹重达8磅,射距300码甚至更远。它基本上用于攻城,也可用来防守。马其顿菲 利普王和亚历山大大帝的野战部队都曾携带这种抛石机。 其实把抛石机运用到极致的是中国人。在中国古代,投石装置叫做[砲]。
   在中国最早抛射石弹的器械称为"砲",晋代以后出现“砲”字。  春秋时军队已装备砲,汉代以后大量使用。形制逐渐完善,多样。唐代李签著《太白阴经》载,砲 体是木料制成,接合部采用铁件。
  砲 应用杠杆原理,以人力拉拽发射。形状类似北方农村井边打水的吊杆---------桔棒。砲 中心有条砲柱,埋在地上,或架在架上,有的装在 车上。  柱顶端横放一条富于弹性的砲梢,利用它的弹力发射石弹。
  砲 梢长约工5一2•8丈,轻型战 砲 为单根 砲 梢,重一些的则为合股砲梢。根据发射石弹的重量有两梢,三梢、五梢、七梢,最多达到十三梢。砲 梢选用优质木料经过特殊加工而成,使它既坚固,又有弹性。
  砲 梢越多,射出的石弹越重量,发射距离越远。  砲 梢的一端要放弹案,另一端拴着 砲 索。每条 砲 索由1一2人拉拽。普通单梢用40人拽,大型的则需上百人拽,最重要的十三梢 砲 要用200多人才能拽得动。
  在施放时,将石弹放入皮案内,用很多人各自握绳一条,听号令一齐用力猛拉,利用杠杆的原理和离心力作用,把石弹抛至敌方。  根据实际作战需要,战 砲 有不同的种类。初期的抛车变换射向困难,后来发明一种可以左右旋转的"旋风抛车"。
  南北朝时,将抛车装在车上随军刀•亏动,称"拍车"。梁元帝时,有人将其装在战船「,称"拍船"。唐代的抛车比过去的大,称"将军 砲 "或"擂石车"。《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十六种不同种类的砲,如杂砲、虎蹲砲、旋风五砲、车 砲、柱腹砲、卧车 砲、旋风车 砲、合 砲等。
    还有一种适于近战的手 砲。砲 的威力很大,一般可射50步一300步,(宋代每步6尺,合今1•4米)。每颗石弹重约数十斤,大者可达百斤以上。据《宋史•兵志》载,按照国家标准:上等单梢砲 射程应在270步以上,中等的为260步,下等的为250步。
    最早的炮弹是石制的。后来出现了特殊炮弹,如燃烧弹,化学弹等。后来也有用 砲 发射毒燃球、燃幕弹、毒药等化学战剂的。有些小型战 砲使用泥弹,不仅便于制造,而且射出后立即"炸"得粉碎,不易被敌方拾起反射回来。
  砲 在古代长期作为城市攻防战的重型主要武器,火炮出现后逐渐被淘汰。   [霹雳车] 中国最早见于实战的抛石车。《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曹军制发石车,攻击衰绍军壁楼。
  因发石时声如霹雳,故名霹雳车。 。

2006-02-15

88 0
上楼已经说得比较多,我再补充一句:可以到一些游戏中查找。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