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部门要做些什么?
近些年,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中,政府统计部门一步一步走出了计划经济时代封闭的怪圈。现代统计人的辛勤劳动逐步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统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知名度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统计工作又面临新的抉择。党的十七大要求政府统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与时俱进,敢于超越,大胆创新,不断加强和提升统计工作服务水平,全面构建和谐统计。 由此,党的十七大精神赋予了政府统计工作新的使命,为政府统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现结合学习十七精神,从合理定位政府统计部门职责,规范...全部
近些年,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中,政府统计部门一步一步走出了计划经济时代封闭的怪圈。现代统计人的辛勤劳动逐步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统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知名度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统计工作又面临新的抉择。党的十七大要求政府统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与时俱进,敢于超越,大胆创新,不断加强和提升统计工作服务水平,全面构建和谐统计。
由此,党的十七大精神赋予了政府统计工作新的使命,为政府统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现结合学习十七精神,从合理定位政府统计部门职责,规范统计服务、建立“客户需要”观念,着力解决好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问题、不断拓展统计品牌,培育统计新人才等四个方面,作为统计人应当做些什么?
一、合理定位政府统计部门职责,实现政府统计工作制度、方法创新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
远古人类结绳计事的本能活动,孕育了统计文化的萌芽。再从筹码记事到光电缩微,统计成果的载体变迁,折射了统计文化不断向前的历史沧桑;从周髀算经到古代算盘,从手摇计算机到当代网络,统计手段的本质飞跃,无不反映先进统计文化的进步。
作为新时期的统计人,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夯实基础,锐意创新,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统计工作能否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归根结底是能否实现统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就是通过统计产品服务决策,服务社会。做好统计工作,首先要有服务意识,要有用户至上的理念,心中时刻装着用户,千方百计满足用户的需要,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我们统计工作和统计人的追求目标。
因此,统计部门要树立新的统计理念,紧扣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经常性统计工作与创新亮点工作;要重新确立政府统计工作管理体制,合理界定政府统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克服职责定位上存在计划与保守的现象;要面向市场经济新需求,与时俱进,科学融合整合统计工作内容。
一是要树立新的统计理念,在经常性统计工作中营建创新亮点工程。在经常性统计工作中营建创新亮点工程,具体体现在统计改革、统计服务、统计观念三方面。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在新的发展观下统计部门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要抓住重点,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地去做。
首先,要保证经常性的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经常性的统计工作任务包括完成经常性的统计数据报表和统计分析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这几项工作是统计工作的主体,是例行性统计工作。其次,还要紧密追踪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积极主动、开拓创新与亮点统计产品。
这项工作由于涉及范围广,灵活性大,机动性强,是属于例外性统计工作(相对传统统计方法制度而言)。在这方面,近些年开展新型工业化考核,全面推行“区域统计”、“统计质量年”活动及创建学习型机关、建立民意调查新品牌等工作,就是统计人在经常性统计工作中营建的创新亮点工程。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重新确立对政府统计部门的工作职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统计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其社会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将成为必然。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地确立政府统计部门的管理体制与职责范畴,政府统计部门才能履行好政府所赋予的工作职责。
按照现在的观点和做法,统计工作就是凭借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统计机构和人员,自下而上层层搜集、整理、提供统计数据以及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分析研究资料的一个过程。而政府统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僚与功利主义思想的左右,在职责定位仍存在较严重的计划与保守现象。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面向市场经济新需求,全面科学地改革管理体制与整合统计工作内容。目前,部分传统的统计工作内容已不能反映日益变化着的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同时,传统的统计工作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对政府统计形象还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由此,必须面向市场经济新需求,强调与时俱进,全面科学地改革管理体制与整合统计工作内容。与时俱进的基础是对旧事物的科学扬弃,是指统计管理制度与工作内容要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做出的新的调整,而不是固守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统计工作内容;如一些服务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工作内容,必须下狠心进行一揽子整合与扬弃。
其次,不断扩张的新型统计工作内容,必须从质和量的平衡点出发,来科学核定并使之逐步规范化。目前,在人员、经费和权力配置上,综合管理部门处于主导地位,基层统计业务部门相对独立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相应的权力制约。
其统计形象与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导致统计工作效能低下和各种制度方法改革的推进艰难。
二、规范统计服务,建立“客户需要”观念,下力协调领导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建立“客户需要”观念,全面规范统计服务功能是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政府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领导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当前统计服务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建立“客户需要”观念。按照党中央新的、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提倡用新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文发展衡量指标来考核各地管理层的政绩,以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为此,政府统计部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开拓为“客户需要”服务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加强和完善统计评价监测办法的同时,全面提升与不断探索统计服务新产品。
首先,要大兴抽样调查研究之风。
近几年,我们进行的一些抽样调查,深受老百姓欢迎。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当中广泛开展抽样调研,对于发挥统计部门独有的、灵活多样的(如电话、问卷、网上调查等)调查方式,及时了解、反映、传递老百姓的呼声,掌握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政策分析水平,十分有益。
在广泛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揭示经济运行转轨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政策分析报告,服务于领导和社会各阶层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调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统计产品也必然从大兴抽样调查之风入手,不断开拓和实现创新服务。
其次,要实现统计指标设计制度方法的创新。统计指标的设计要突出科学性、便利性和可比性的特点。科学性是指标内涵清楚,外延明确,信息容量大;便利性是指标名称简明易懂,公众便于利用,数据容易采集;可比性是指标符合国际惯例和统计标准,在时间上、地区间、国际间均有可比性。
相关的抽样调查方法能发挥其灵活多样的调查特性,多方位、全时程,有效地利用多行业、多部门和相关机构的管理资料,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学估算与推算,为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打下了基础,也为实现统计指标设计制度方法的创新创造了条件。
第三,协调领导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同时,建立“客户需要”观念很重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开放和民主法制逐步健全与完善的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工具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意识越来越强,公众的需求很快就会变成传媒的呼声。目前,在统计服务上主动面向领导、面向决策的多,主动面向群众、面向“客户需要”的少。因此,怎样把失衡的结构调整过来,将是政府统计部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重要任务。
当前,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强、服务性强、政治性强三大特性,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作为经济信息载体的统计部门,应以客观、准确、真实的数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来面目,杜绝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逐步削弱统计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特性,进一步扩大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性与服务性作用,真正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老百姓办实事,使群众客户受欢迎。
三、着力研究解决好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问题
一是要着力解决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问题。如果统计数据没有了公众可信度,从根本上说,就无需统计工作的存在。这是政府统计工作所决不能容忍的。
有效的统计分析就是建立在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的,搞准数据才是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社会影响力的永恒主题。通过统计部门的大量工作,必须得到真实可信的数据。因此,政府统计部门应以搜集提供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为主线,并贯穿于始终,才能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老百姓的认同。
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越高,政府统计的地位也将随之增高。
二是社会需求的统计信息不断增多,而政府统计部门不可能概揽和预测全部的统计信息。统计工作要在确保工作质量基础上,增大工作范围。
目前,统计指标越改越多,统计任务越改越重,说起来都重要,但做起来基层的承受能力已十分有限。因此,要通过收缩和转移政府统计的部分职能,调动部门和民间参与并支持政府统计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全社会办统计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政府统计部门对非政府统计工作的制度规范,提高全社会从事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顺利实现非政府统计部门对部分政府统计工作职能的有效替代。
最终减轻政府统计部门日益增长的统计工作压力。
三是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统计文化自觉建立统计数据的社会公信度。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统计数据的公信度就很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首先,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统计文化,重点解决好统计方法和手段的管理。搞准统计数据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既需要依靠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综合治理,更需要对统计方法和手段管理科学和规范;其次,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统计文化,建立一套全新的政府统计管理机制。
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对统计事业的亲和感,从内因上形成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的内在机制;第三,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的条件下,要借助外部(如市场)条件对内部因素的推动,促使社会(或市场)对数据质量关注并自觉采取措施监督和改进。
四、不断拓展统计品牌,培育统计新人才
依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当前政府统计工作的创新点很多。比如,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中介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统计;新型工业化、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城市化率、科技进步、妇儿监测、小康监测等。
这些都是统计发展中的新视点、新热点,又是现行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的新领域。因此,围绕科学发展观,强化统计体制改革,建立新的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统计工作的权威性,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一是要减轻基层传统统计报表负担,不断拓展对社会、对市场统计服务新品牌。政府统计部门在面对社会公布所有能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信息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公布数据资源、调查方法、指标解释、可行性评价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社会、市场了解统计服务品牌。
政府统计部门要使提供的统计服务尽善尽美,就必须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检讨我们的工作,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供用户之所需。如在提供统计服务的过程中,要有前瞻意识、超前眼光,要针对用户将来的需求,超前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拓统计新品牌,最终达到更好地适应对用户的需求与变化。
与此同时,政府统计部门还应当建立统计资料公开披露制度,培养统计调查工作不同层次的新闻发言人,明确统计产品品牌披露的方式、责任人、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日程表,让社会、市场承认统计服务品牌。这些国家统计局及省统计局已经做了样板,如中央、省电视台就能经常看到统计新闻发言。
二是树立统计产品品牌意识,实施科教兴统战略。实施好科教兴统战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的保障作用。首先,要着力在冲破统计传统理念上解放思想,注重树立统计品牌意识,实施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改革为龙头,以提供优质统计信息服务为基础的统计品牌战略;其次,要在科学发展上解放思想,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基础数据库,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要建立政府统计部门与计算机联网,建成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各级统计机构开展多目标抽样调查提供统一的平台;第三,要在真抓实干上解放思想,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对农民负担、教育收费、物价走势、社会保障、就业与再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为获得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双赢而开拓统计工作新领域;第四,要在构建和谐统计上解放思想,努力规范各种抽样调查信息发布形式和行为,要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服务。
可以由统计行政主管部门以图书、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多形式公布统计信息。同时,其他行业、企业统计信息披露应遵章守纪,自觉接受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是要发掘统计人才,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已成为生产力要素之一,人才的竞争已融入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要适应形势的需求,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人才是根本。人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有人才才能出思路,才能出精品,才能谈创新。因此,首先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统计工作中去;其次,要增强各个层面领导在新的发展观下驾驭各项统计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重点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单位整体素质;第三,人才要实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使人尽其责。
要建立一支廉洁文明的统计公务员队伍,从事统计行政管理;要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专业调查队伍,办理统计事务,开展统计具体业务;第四,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使人尽其才。人才要能上能下,实施业绩考核,赏罚要分明。
继续教育要常抓不懈,逐步将统计工作者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熟练专业技能、广博知识结构、良好社会沟通能力和遵纪守法的复合型人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