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我是师范类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一,[跨考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大纲
跨校考研网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全部
一,[跨考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大纲
跨校考研网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
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
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
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
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
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
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
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这点跨考网的院校直通和专业揭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学们不防一看。个人觉得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
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
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
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
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网上找,KUAKAO书城提供不少高校初试参考书,大家不妨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
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
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
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
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
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
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
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
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
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
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更多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
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更多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
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
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
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
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KUAKAO服务: 考研试卷 《跨考胜经》 参考书购买 考博试卷 求学考研
二,[KUAKAO]谈考研复习资料选择--跨专业考生必看
跨校考研网
避免漫无边际的复习 谈考研复习资料选择
考研论坛
张云:我是跨专业跨学校考得研究生,那么在专业课复习上面会有一套自己的有效方法,我们说的考研复习资料包括:招生简章、指定课本、复习题集、历年试题、考试大纲等。
考研复习资料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专业课的辅导材料,一是针对公共基础课的考研复习资料。
前者的选择要以报考单位指定课本和历年试题为准,你可以通过该校研招办或让同学帮忙买到近几年的考试样卷及当年的招生简章。
根据样题可以分析考题特点,出题形式,从而拟定该门课程的复习思路与复习侧重点,以免复习中漫无边际,临考时手足无措。根据招生简章,可弄清所报专业备考的教材,最好能买到或与上届研究生借到指定的同样版本的课本。
若没有指定教材,就用各高校中最通用的、最权威的版本教材。
后者即公共课考研复习资料,是考研资料中最重要也是最庞杂的一个体系。眼下书店里有不少考研复习资料人眼花缭乱,特别是英语、政治辅导教材更是多得很,但这些书大多粗制滥造,真正高水平的资料并不多。
因此,如何在众多的考研资料中选择适当的、适合于自己的资料便成了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
选择复习资料可参照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生考试大纲》是每位考生必备的目前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参照“知识要点”复习,其中所附各种样题也有一定导向。
其次,参考资料、复习指导绝不是越多越好,原则上讲只选择一套考研参考书即可。在选择之前可听听往届考研成功同学的经验,咨询一下他们对各种参考资料的看法。如果你参加考研辅导班,那么你最好选择该辅导班指定的资料。
最后,复习资料是否按新大纲编写。特别是政治资料,每年大纲变动较大,因此建议在大纲的修订工作完成后再选购政治资料(2007年考纲将在4、5月份修改,6月份以后才正式出版)。凡在此前市面上出现的政治资料,往往是根据前一年的大纲编写的,根本不能购买。
另外一点就是信息的搜集,这点我们总是在强调,这是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公共课信息,专业课信息,学校、专业、导师信息,收集途径等,这些都是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大家不能轻视它们在考研中的作用。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东西比较繁琐,但是需要大家细心收集,如果方法得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忽视它们,或许会“一步之差,全盘皆输”。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一、公共课信息及其收集
一般公共课的信息比较透明,大家从各种资料或者相关网上都能找到有关信息。
这里提醒各位的是,每年的考纲大都在暑假期间公布,大家平时留意就可以了。
一般说来,每年的考研大纲数学和英语部分变化不是很大,偶尔几年会有一次比较大的改革,但是它们考察的知识点、内容几乎都不变,变化的大多是题型和题型分值,而本来数学和英语就是考察综合能力的科目,所以大家可以在每年的各科考纲出来之前,提前收集一些往年的试题,看看相关资料,尽早进入复习状态。
大纲出来之后,对比往年的大纲,重点比较该年大纲变化的地方,因为这些部分往往是重点,每年的考研试题大都反映该年的变化。有时候也可能不在考试范围,那就应该注意了,避免做无用功。
就政治来说,大家一般不必在考研大纲出来之前复习。
原因有二:一是每年的考研大纲政治部分变化比较大,你复习参考的东西都是按照以前的大纲编写的,肯定不是最新的,这样会吃亏;另外,政治有一些记忆的成分,晚一些复习有助于避免遗忘。因此大家开始不用着急,等大纲出来,收集相关信息就可以了。
二、学校与专业信息及其收集
首先,可以登陆该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其综合实力,前面也谈过一些关于学校的情况,这里只是说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该学校的专业设置。虽然很多学校是同一个档次,但是往往专业设置有很大不同,每个学校的优势学科也有所差异。
一般的招生单位都编写了相应的招生简章,里面有一些关于考研信息的简单说明,比如历年报考、招生人数说明,历年录取分数线,本年度各个方向的招生人数,专业课参考书目和范围,招生导师名单和具体方向等等。
其次,可以到该系主页上查找有关专业的详细介绍。首先,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综合实力,应该了解它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或者说它所属的是否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般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无论从建设资金、实验室条件、师资力量还是科研成果等各方面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如果不是重点学科,看看是否具有硕士、博士授予点,是否有比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是否有充足的科研项目和课题,这一点对理工科考生尤为重要。
另外,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名单,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也公布了有关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大家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阅有关情况,作为自己了解该专业信息的一种参考。
还有,关注招生单位网站上发布的最新信息,随时了解它们。现在的大学研招办往往能较及时地提供信息,有时间多关注一下就可以了。若报考学校或所报专业的老师、研究生中有亲戚或者熟人、朋友,那么,了解各方面信息就更为方便了。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登录专门的考研服务网站,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导师信息及其收集
一般说来,如果该学科是重点学科,往往会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知名院士、博士生导师和教授,这会为你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上,提供比较前沿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有利于你的发展。
由于每个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在报名时需要填写导师,有些则是根据初试复试成绩来分配,因此大家要搞清楚是哪一种情况。
如果是报考时需要确定导师的,则需要仔细了解每个老师的有关情况:他(她)今年招不招生硕士研究生(这一点往往在招生大纲上有所说明);是不是博士生导师或者说教授(跟着有名气的导师,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他(她)的研究方向你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他(她)的科研项目是不是比较多,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比较多(一般来说,纵向都是为国家、部委承担的课题,理论性强一些;横向的一般来自企事业单位,实践性强,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等等。
大家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慎重,因为导师是你未来2-3年内的领路人,他决定你的很多东西,跟一个好的导师可受益终生。如果条件和机会允许的话,多多请教上届考取的师兄(师姐)或者该系的一些同学,了解导师的有关情况,甚至可以直接和导师联系。
如果不是考前确定志愿,那只需要关注大的方向就可以了。因为,未来很多的东西都是变化的,和你的初试复试成绩有比较大的关系。
四、专业课信息及其收集
就专业课而言,信息的收集至关重要。
这里又分报考本校和外校两种情况。
本校本专业的情况:
一般说来,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在专业课上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考研所要准备的专业课,往往是以该专业本科生大二或者大三所学的专业主干课程为依据的。
本校本专业的考生,只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找出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温习一下以前所学过的东西,翻翻当时所作的一些笔记,看看以前的期末考卷,同时在学校里购买或者向有关的师兄师姐借用一些往届的考研试卷,一般来说,这样就差不多了。
跨校、跨专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
首先,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大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上各种网站查找一些信息,比如各种考研网站,在所报考院校BBS的考研版面或者相关院系版面,在精华区中寻找一些与该学校该专业的考试有关的情况,发文询问有关试题情况,打电话,托该校该专业的同学朋友以及考取的往届师兄师姐打听……一般来说,通过以上途径可以知道一个大概。
其次,购买必备参考书目。如果你们以前学过或者是看过这些书籍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没有的话,应该尽量早点购买这些书目,若自己附近的书店没有,可以通过同学朋友从其他的地方寄过来。另外,应当尽可能地向这个专业的人咨询。
最好的做法是与就读该专业的师兄师姐或刚考上该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取得联系,他们一定会热心帮助你的。一般来说,应先找到专业课考试所指定的参考书目,然后去找考上的同学借或去买,如果书店买不到或买不齐,可以从出版社或所报考学校的教材服务中心邮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