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介绍一种简易练习气功的功法且
真气运行法 (小周天功法)
本功法具有健肾补脑作用,督脉贯通后,真气在任督脉内运行(小周天),头项百会穴和丹田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量,这样肾中元阴元阳可上达髓海而还精补脑,五脏精华又下归丹田,补充肾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使人体由衰返壮。 从生理学观点看,督脉贯通后,可促使肾上腺和脑垂体间互相激惹、互相滋补、生机旺盛。早在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中已有真气运动的记载,内中指出: “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夹脊向上,透玉枕直达脑海,继而又下行丹田...全部
真气运行法 (小周天功法)
本功法具有健肾补脑作用,督脉贯通后,真气在任督脉内运行(小周天),头项百会穴和丹田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量,这样肾中元阴元阳可上达髓海而还精补脑,五脏精华又下归丹田,补充肾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使人体由衰返壮。
从生理学观点看,督脉贯通后,可促使肾上腺和脑垂体间互相激惹、互相滋补、生机旺盛。早在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中已有真气运动的记载,内中指出: “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 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夹脊向上,透玉枕直达脑海,继而又下行丹田,称为小周天。兹将练功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方法: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
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不加意念,任其自然。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如果仍然夹念纷扰,可用 “ 数息法 ” 。
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 时间: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一般认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应:练功到3 - 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 - 10天,每次呼气时都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这是自然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坚持锻炼就会变得自然。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方法:当第一步功夫练到每一呼气,即感心窝发热后,就可以意息相随,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可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时间:依法每日3次,每次25 - 35分钟,10天就可气沉丹田。 反应: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当第二步功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
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可任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时间: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所需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流,随着功夫的加深,气流也越来越大,小腹力量充实。待力量蓄足后,即可向下游动,此刻练功者有时会感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出现的迟早可因人而异。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对阳痿有一定疗效,对女子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方法: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上行时,意识应伴随着真气(勿忘),如果真气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
这种上行速度的快慢是由丹田之力来决定的。若实力尚不足,它就会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充实后,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努力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须任其自然,真气的活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项就可以通过了。 时间: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至于通关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刹那间就通过了,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也很大。
有人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才能通过。大多数是在一周左右。 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练功者自觉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真气活跃(即 “ 肾间动气 ” )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拨的感觉,头部则有箍紧之感,这是通督前必有的现象。
有些人遇到此种情况,常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前功尽弃,殊为可惜。这一阶段必须坚持练功,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通督是一个飞跃,故称为 “ 积气冲天 ” 。 效果: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
这时才能体会到 “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 的真谛。精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强。凡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等症状都会逐步消失。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方法:一般仍意守丹田。
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如头项百会穴处出现的活动力量,可意守头项。灵活掌握,所谓 “ 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 也就是练功不同阶段的处理方法。 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余下丹田与上丹田之力显得更加集中旺盛。 反应:在通督脉的前后数十天内,全身常似有流窜动、皮肤发痒似虫爬等感觉,这都是经络通畅,真气旺盛的表现。
遇到这种情况,既不要刻意追求,也不要惊慌失措,安心坐下就会自然平复。坐到极静时,以上现象消失,鼻息微微,若存若无,内部真气则更加集中旺盛。 效果:真气越充足,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就越充分,因而使人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增强,大大减少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痼疾,坚持锻炼就可以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以上五步功夫是循序渐进的,在整个真气运行过程中,身体会有三种不同变化。第一、二、三步是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称为 “ 练精化气 ” ,这是第一阶段;第四步运用丹田积蓄的真气,冲通督脉,直达脑海,这一段叫做 “ 练气化神 ” ,这是第二阶段;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由于经络畅通无阻,真气在而运行自如,此为高级阶段,称 “ 练神还虚 ”,掌握真气运行的五步、三阶段,才能收效显著。
武当龟息功
龟息功是武当道家惨炼内功的一种修为功法,又名“玄武定”“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现将修为方法列述于下:
一、潜心
潜心,即调心,此法为龟息功的预备功法,初学者采用盘膝跌坐,上体正直,务必使全身放松自然,松则气顺,百脉舒畅。
双手扣子午扣,即左手拇指弯曲掐住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拇指、中指圈内插入,掐住左手无名指根部子位,右中指在对相对掐住,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扣子午有少生杂念,有助入静之功效。二目垂帘,服观鼻。
鼻观口,口观心,舌抵上胯,心、神、意守脐部,务使心念不移。久之感觉随心意降,头、手如同虚无,只觉脐中一点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此时第一步功乃成。
二、潜息
潜息即为龟息,始人正功。
坐式同上。此时振动鼻腔,深吸气。觉气人腹脐之中,吸端八分气即可,不要吸满。气进入腹中后,心念又下移,如同上式,宁心静气,住息。住息时可用数息法(并非数呼吸次数),仅默数。住息者对于初习者,必不习惯,马上觉得气息憋闷,感觉也上澎,气息上浮,废气欲出,胸咽憋闷。
初练者便可出气一口,再吸气如前。练功时间一长,忍度越长,气也越长。此时,如感叹人之气欲出时,放松小腹,心念下降,息亦下降憋闷之感便消失,但迅即又至,依法再放松小腹,下降心念。初习肴如确感气憋不住了”,出气一口。
练功时间一长,反复升潜次数亦可逐渐增加。但切记莫初习即憋长久,总要循序渐进。每次吸气,吐气一次,即闭放一次为一息。出气后调匀呼吸再行吸气。每次练习,至少要七息,至多四十九息。修炼至息潜人腹,不急不憋,久久安然,则第二步功成。
三、真定
上面二法修成,始参入定。姿势坐卧都可。纳降气息,守心意念于脐,至心息全都忘却唯有一灵知感存于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入真定。真定即为龟息上乘功夫,但习之不易,《道家·太极门》诀:“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入真定”。
真定的境界只有过来人方可领悟。
四、出定
当功夫达到“定境”时,收功之法就应当以“法”来掌握。按时出定方法也很简单。每个人手上有22个关窍:无名指根部关节为子时关窍,中指根部为丑时关窍,食指根部关节为寅时关窍,食指第二关节为卯时关窍。
食指第三关节为辰时关窍,食指尖端为午时关窍,无名指尖端为末时关窍,小指尖端为申的关窍,小措第三关节为酉时关窍,小指第二关节为戍时关窍,小指根部关节为亥时关窍,如果打算练功在哪个时辰“出定”,可将双手握拳,拇指尖扣住那个时辰关窍,平放于腿上,则可以准确“出定”收功。
注:修本功定境后,由于真气前引,藏心纳息之故,常见身体前俯,双掌重叠枕额成龟卧式。此为正常现象,随其自然,对气的修为大有裨益,不要惶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