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要围绕社会生活写篇作文不
教师随笔10篇--感受社会生活 积累作文材料
一.热点综述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在内容的设置上,是与阅读密切照应的。目的是倡导一种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的考试内容均来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近几年中考试题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能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这个要求。
这就提醒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全部
教师随笔10篇--感受社会生活 积累作文材料
一.热点综述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在内容的设置上,是与阅读密切照应的。目的是倡导一种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的考试内容均来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近几年中考试题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能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这个要求。
这就提醒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语文,不能忽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落实。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
其中反复提到“自己”,如果说“我要写”是写作的动力,那么“为自己写”则是写作的终极追求。产生进一步联想和创作的欲望,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东西。要有一种写作文的驱动力。下面一段对话就道出了这个理:
“父亲抽的是牛,是牛在叫,而我的心为什么那么痛呢?”“爸爸,别打了,它已经很努力,为什么还要打它?”父亲望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牛受了痛,到了年底会换回粮食;人受痛了,他才知道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
”……
笔者今年中考时在某市中学考点外,听到几位考生家长议论着该市上午考的一道作文题。家长们多数认为,这个题目既好写也不好写。好写,文章可以就地取材于生活,不至于写跑题,而且写感情的一定会很多。
不好写,在于作文情感诉求上容易出现雷同,让评卷老师产生视觉疲劳,导致评分标准严,得高分的几率变小。在考试结束时,笔者问了几位考生,考生只是简单说正常发挥了水平,对于作文,因为平时积累过一些素材,写得很顺利。
有些学生很怕写作文,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最普遍的是没有内容可写。按理说,同学们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你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那又为何会没东西可写了呢?这虽然和同学们的生活还不够充实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够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
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就必须有意识地接触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社会。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这样同学们就常常会有一些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就迫切地想把自己这些见解说给别人听。
有了表达的愿望和机会,加上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的作文内容怎么会不充实、不生动呢?思想感情怎么会不真实、不丰富呢?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就决定中考作文命题要围绕学生生活。当然,学生生活的外延要不断扩大,不仅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还要围绕社会生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学生对焦点、热点问题的认识,以促使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中考作文题型和选材范围更灵活富于变化,着眼于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情,张扬个性、鼓励创新,崇尚美德。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
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关注自然、社会、人生,注重考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有话可说,由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拓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尚美德。探究知识,提倡辩证思维。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崇尚科学,注重实践,也是命题者会重视的内容。
没东西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同学平时缺乏处处留心、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会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对生活中的事情熟视无睹,就不会有真切的感受,在写作时也就不会有真诚的表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关注社会,体验人生,才能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的文章来。
而有些同学平时肯观察,读的书也不少,但是在写作的时候仍是无话可说,“无米下锅”。可以引用一位作家的话来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作者的思想探求和现实生活如同两块带电的云层,一经接触,必定会电闪雷鸣。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带电,不思索,不冲动,平平静静,一座死火山,恐怕很难写出东西来,勉强成篇,也不要企图侥幸打动别人。”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思想“带电”,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才能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
也有一些同学积累的素材不少,但在考场上不善于发挥,等到老师讲评别人的作文时,才开始发觉:这个事例我也知道呀,为什么我没用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第一,虽然读的书很多,积累的素材也不少,但却缺乏对素材的加工、整理。
应该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按照不同的话题分类,把握不同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要从不同角度去解读素材,灵活使用。第二,未能有效地想象和联想。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自我”或者“现在”的一个小圈子里,要让自己的材料有新意,就应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向横向地比较,古今中外地联系。
有时考试作文的话题和我们所积累的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阻隔,这时,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原有的材料进行适当的扩展、补充。
人们常说“文章一枝花,全靠例当家”,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大体的支架,而没有具体材料的话,就好像一棵没有枝叶的树,毫无生机可言;有了鲜明的主旨,但是没有生动的事例,文章也是干瘪无味的。
如果我们养成了认真观察、用心思索的好习惯,就能探寻到作文的滚滚“材源”,就能使自己走出写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关注社会,体验人生,才能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的文章来。
身处火热时代的学生,平时应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去感受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两耳倾听天下事,一心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只有耳闻目睹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脉动和气息,才可以写所见所闻,才可以写亲身体验,每一个思想健康、心理正常的学生才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述。
而考场作文或平时作文的立足点又可高可低,作文的视角可大可小,所以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写得出,都有东西可写。
如果我们养成了认真观察、用心思索的好习惯,就能探寻到作文的滚滚“材源”,就能使自己走出写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要融入生活,关注他人,思考人生,这才是提高自己认识能力的根本之道。
事实证明,这不仅能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对于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和技巧,具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充足的材料,还得做到选材要新。
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
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更有甚者是把他人的文章挪为己用,考前背诵范文就是最明显的事。最近笔者受某报编辑之约写一篇作文指导的文章,需要推荐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加上点评作为例证材料。
在网上搜索高考满分作文时,笔者意外发现自己发表于2004年的一篇文章竟然在今年被某市一名考生抄成了高考满分作文!而且还被一些报刊炒得沸沸扬扬。于是,笔者近日在网上发了一帖声讨该考生,没想到招来骂声一片:“抄杜甫的是抄,抄老舍的也是抄,抄您老人家的倒是犯法了,呵呵!”“考生有权引用任何文章,只要阅卷的老师不知道是引用的就行了。
你凭什么咋咋唬唬?”……太多咒骂的回帖让笔者心惊胆寒,笔者并不想追究此事,可押题和抄袭不仅在考生中蔚然成风,没想到还得到了如此多的认同。这种现象确实令笔者担忧啊!
二.新闻运用
作文还应有深度,所谓深度,在于展示同学们对有些问题或现象思考之深。
或反弹琵琶,对古人的说法提出质疑,或补充完善对古人或他人的认识或看法,或挖掘出崭新的含义。如一考生看到当今环境受到污染,又看到许多新闻报道,仍然到处受到污染,屡禁不止。于是他在《我为环境深深地忧虑》一文中列举了一系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人们对此还悄然无觉的现象后,这样写道:
“我们常常笑‘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太呆太傻,但在我看来,杞人定然是一位大智若愚的智者,在几千年前,他就对人类的所谓‘人定胜天’有过深深的忧虑和含蓄的警告,可没有人能领会他深邃的思想。
而今,依然有不少‘杞人’在为日益恶化的环境奔走呼告,但也依然有更多的‘杀鸡取卵’的破坏者至今执迷不悟。我为环境深深地忧虑!”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荧屏,关注报纸……能把在报刊、荧屏刚刚冒头甚至鲜为人知的事在最短的时间为我所用,的确是一种能力,姑且就叫阅读敏感吧。
在历年的中考满分作文中不乏这样的优秀作文。
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初,“美国的柑橘来了,小麦来了,大豆来了……外国货币严重冲击着中国市场,还有通信、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也相继开放。有人惊呼‘狼来了!’”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对此,国人的思考大都是‘我们的猎枪准备好了吗?’这是不是有闭关自守之嫌,有点保守滞后呢?我想,与其谈‘狼’色变,不如与‘狼’共舞。
的确,当今经济已趋多极化,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全球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与狼共舞’,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使中国跨入世界强国之林,这一观点应该成为国人的共识。”
这位考生不仅能敏锐地抓住这一时髦的话题,而且议论中展示了对未来前瞻的深刻的思考,显示出他的大气。
这段议论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也是久远的。这样的作文能不得满分吗?
当然,没有平时的“厚积”,就不可能有考场作文中的才思泉涌。有道是“成功最喜爱光临有心者的茅庐”。还需要说明的是,展示自己的才情,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和主旨的需要,不可乱用;即使是需要,也一定要有所节制,不可滥用,否则就有堆砌的嫌疑;展示要自然,无斧凿之痕,无炫耀之嫌。
有些新闻曾经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曾经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经久不息,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眼球,牵动人们的心,无论丑陋与美好,无论颓废或激昂,它们完成了本身的励炼,繁华落尽,尘埃落定后,回头审视这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媒体宠儿时,虽然已定格成一种现象,但它们背后的深层因子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热点时政与中考满分作文,荟萃了一年来的国事家事天下事,满分作文展示、热点新闻回放、新闻背景分析、新闻背景透视,四大模块,将满分作文与新闻事件有机结合起来,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永远消逝,让恪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读书人大行于世,心怀天下,虚怀若谷,演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光辉亮丽的篇章。
因此将最鲜活的热点新闻、热点时政融入中考满分作文中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昭示,昭示现实中的素材可以信手拈来,贴切入文照样能获取满分,既如此,则不必躬身于历史的故纸堆,翻翻那些腐烂之气,被用过千遍万遍的旧素材了。
喜爱时尚元素的你,必定爱时尚的作文,撷热点时政入文,你的作文定会鲜活、时尚、靓丽起来。但是在引用新闻时千万要注意出处、时间、作者,更要考证其真实性和时效性,不可盲目照搬。
三.综合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语文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产生很好的结果。
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激发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
1.社会实践的目标
社会实践是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
具体目标: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公益性服务活动、生产劳动的形式下,开展各种服务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
一是了解社会的活动。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的活动设计
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注重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活动的设计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活动可直接从社会实践这一领域切入,同时把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整合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活动设计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要考虑课程资源的特点、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场所以及当地其他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4.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主题活动的方式有: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宣传、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
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组活动、学校活动等。
活动的一般步骤是: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
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实际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汇集起来,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达交流,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进行评价。
5.教师的指导
教师要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郊游、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组织实施,主动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要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个体相对的进步与发展,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
一是坚持正面评价的原则。
二是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原则。
三是重视应用的原则。
四是重视体验的原则。
(2).评价的内容
一是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
三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四是学生对新的学习方法、方式掌握的情况。
五是学生活动的成果或结果。
(3).评价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法应该灵活,可以是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可以采取小组互评、自评,教师、家长的评价等,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7.活动反思:
可以说,通过这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明白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有利于他们的成长!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明白了: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知识的意识,发展创新的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