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日军为什么不进攻延安?
什么鬼子没有进攻延安?非不想为实不能也。
首先,要说明的是延安并未处于抗日前线。
1。国民政府在陕西部署了国军部队,防守黄河沿线,阻止日军从山西渡河进攻陕北与关中,当然不是完全防守日军同时也监视延安。 国军部队约有十二个军的兵力。
--------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作者郑浪平的父亲当时正在那里任职。
2。黄泛区的阻隔(虽然不敢苟同花园口决堤这种做法,或许不得不?)
一段没有人敢研究的历史
为什么抗战期间日本军队不进占延安,这是一段没有人专题研究的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似乎成为世外桃源,迎来了...全部
什么鬼子没有进攻延安?非不想为实不能也。
首先,要说明的是延安并未处于抗日前线。
1。国民政府在陕西部署了国军部队,防守黄河沿线,阻止日军从山西渡河进攻陕北与关中,当然不是完全防守日军同时也监视延安。
国军部队约有十二个军的兵力。
--------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作者郑浪平的父亲当时正在那里任职。
2。黄泛区的阻隔(虽然不敢苟同花园口决堤这种做法,或许不得不?)
一段没有人敢研究的历史
为什么抗战期间日本军队不进占延安,这是一段没有人专题研究的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似乎成为世外桃源,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安定,和全国各地战火绵延,枪声不断,飞机炸弹声不绝于耳的情况相比,延安却异常安静。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共两党斗法时,国民党的飞机还经常光顾延安,时不时的仍些炸弹,打破宁静的山城。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共产党军队被国民政府统遍为第八路军,开赴前线。此后,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没有派兵进攻延安,相反,可能还对延安的共产党军队有少许接济,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为什么没有进攻延安,我们却不太了解。
我不是说对延安军民没有受到日本飞机轰炸我有意见,而是不明白日本飞机可以越过高山去轰炸诸如重庆等城市,却没有轰炸在黄土高原上的延安,从山西到延安的距离,肯定比从武汉到重庆的距离要近呀。
另一个不明白的地点是秦晋大峡谷。
这里有黄河流过,形成所谓黄河天堑,可是在战国时期,秦晋两国经常还越过黄河去争夺土地,发生战争,那么两千年后的抗日战争期间,黄河天堑是绝对档不住日本鬼子的侵略步伐的,可是,日本人就是没有越过黄河进攻延安。
翻阅所有资料,都没有发现战争的痕迹,不说大的激烈的战斗,就是小的冲突好象都没有在这个地方发生过。奇迹真是奇迹。还有更奇怪的事,就是这里好象不设防,共产党的军队由这里进入山西,然后再进入敌后,轻轻松松。
不象抗战前,红军初到延安后,曾东渡黄河,东征山西,可是不太顺利,还付出了包括象刘志丹等许多将士宝贵生命的代价。
真是奇怪,难道日本鬼子真象电影中那样愚蠢,不知道八路军,要从这地方出发去打他们日本鬼子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延安的守军不到一万人吗?他们一点都不在乎吗?
我个人给出的答案就是因为延安有毛主席,有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
毛主席的阳光护卫着这座小城市,使她免遭日本军队和日本飞机的蹂躏。
这和中国的另一个城市重庆相比,太有说服力了。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国民党党部所在地,也是蒋委员长统战部所在地,却因此而遭到了日本鬼子毁灭性的轰炸,连续多年的野蛮轰炸,造成数万人的死伤。
毛主席发出过许多声明,写过无数抗日的文章,作过无数次抗日的报告,号召人民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什么日本人不冒犯毛主席?
我自己认为,可能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国共两党过去一直是冤家对头,是国内最大政治对手,长期火拼,仇深似海,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开始进行第二次合作。当然合作的另一个解释是,国民党蒋介石认为被赶到延安的共产党军队不到二万人,已经元气大伤,不可能很快恢复,况且,延安那地方穷山恶水,不利于发展。
国民党正好能腾出手来对付日本强盗,实现“攘外安内”的既定方针。共产党人当然也愿意合作,长征之后,需要喘息,自然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所以两党能够再次拥抱,握手言欢。
日本人不傻,知道这些历史渊源,也明白信奉“阶级斗争”的共产党人和信奉“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人不可能永远是一家人。
日本人自然不会进攻延安,不会替国民党消灭国民党潜在的政治竞争对手。也许日本人还暗中挑拨两党之间的关系,希望两党混战,导致中国一盘散沙,他们好各个击破,座收渔翁之利。国民政府是他们的主要对手,所有在战争开始后,始终作为打击的重点,这就不难理解了。
其二,和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有关系。八路军前敌指挥部为了打破日本鬼子的“囚笼政策”,为了反击国民党所谓共产党军队“游而不击”言论,为了打击国民党内投降派的阴谋,决定发达“百团大战”。他们在发达战役之前的一个月里,就给党中央发去电报,可是始终没有接到毛主席的回电,彭德怀认为毛主席没有反对,就表示默许,于是,于40年8月如期发动百团大战。
可是在后来的文革中,毛主席重提此事,说“彭德怀有大战观念”,不执行他制定的游击战术,“是和我不合作的”,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等等。
联想到有些对党史特别有研究的人,说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军队发动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事先都没有经过毛主席的点头,可见军事将领与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过去,毛主席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自然有他的道理,但对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却带来麻烦,我们不知道他那手真,那手假,那句虚,那句实,那些是阳谋,那些是阴谋,当面的笑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但记在心中的恨却没有几个人明白。
有些时候我们就是想不明白,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共产党比国民党认识的更深刻),全国军民应该同仇敌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十万青年十万兵,寸寸河山寸寸血”的誓言,可是,过了黄河的八路军,除了在平型关收拾过一队日本人的后勤补给大队之外,怎么就不见大的动静了。
好不容易在抗战四年后大40年8月独自发动了百团大战,显示了共产党军队的威力,却被自己人定性为“过早暴露了我军的实力”,以至于导致日本鬼子随后展开了对根据地的围剿;也使国民党对共产党八路军三个师,兵力却超过40万(37年抗战爆发时八路军3万人,新四军一万人)发展速度的恐惧,并随后升级“反共摩擦”。
日本人不进攻延安,八路军不暴露实力,是不是有什么样的默契?我不敢胡说。但与蒋介石当年“攘外必先按内”政策相似,此时,我怎么看都觉得我们党的个别领导人多少有些“攘外必先发展自己”的意思。
从共产党自己发展的角度说,这些决策当然非常高明,我们的领导人确实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可是从道德方面讲,却是另一回事,我们共产党军队在力量弱小时,要开展游击战,尽量忍让,避免和强大的日本鬼子发生正面冲突,那么当国民党政府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忍辱负重,一再退让,希望多些时间准备时,我们为什么要大声谴责?当全国人民视死如归,捐弃前嫌,昔日的冤家对头如蒋冯阎桂都能同赴国难时,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应该以国家命运为重,积极的去杀敌报国时,谁都不应该刻意的保存实力,逃避战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