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永恒的定律吗?我认为随
老子对自然界运动的认识达到当时代的最高水平,其中许多带规律性的认识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把自己认定的永世不变的规律全盘照搬於人类社会,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即人类社会的全部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法则。 这个论断绝对化了。老子还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例如,春夏秋冬和昼夜更替等等,循环往复,千万年来都是如此。但是老子讲的夫物芸芸的物,包括人。从下面讲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来看,这里的物主要是指人,归了根则无知无欲,即自然赋予人类的德性。 那么,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不是全部各复归其根呢?回答是否定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全部
老子对自然界运动的认识达到当时代的最高水平,其中许多带规律性的认识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把自己认定的永世不变的规律全盘照搬於人类社会,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即人类社会的全部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法则。
这个论断绝对化了。老子还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例如,春夏秋冬和昼夜更替等等,循环往复,千万年来都是如此。但是老子讲的夫物芸芸的物,包括人。从下面讲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来看,这里的物主要是指人,归了根则无知无欲,即自然赋予人类的德性。
那么,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不是全部各复归其根呢?回答是否定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运动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是特殊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中唯一有意志、有目的性的动物,所以又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即有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从生物学方面考察。表面上看,人与其他生物都遵循着循环往复,各复归其根的规律,人类的繁衍,人们饲养牲畜,种植农作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千百年来是一样的,循环往复。但从本质上看,千万年来生物在不断地进化,人类的繁衍活动更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不仅人的思维能力、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技能、道德面貌有明显的进步,而且人的形体、体质也是一代比一代强。
人们饲养的牲畜、种植的农作物,由于有了人的参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时时渗入大量的科学技术因子,不断创新,在产量、品质诸方面,也是一代一代地进化着。从社会生产力方面考察,差异就更大了。人类社会早已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经过镰刀锄头的农业社会,全面进入到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社会,现正向全球信息化社会迈进,再也不会回复到原始社会这个原点。
老子全盘照搬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於人类社会是一大失误。中国几千年停留在镰刀锄头的小农社会,从这里可以找到老子哲学的影子。
老子还认为自然界物极必反的规律也完全适用於人类社会。自然界“物壮则老”(30章)是必然发生的,没有主宰者;人类社会的祸福、善恶、正邪之间的转化也是必然的,也没有主宰者。
他说:“兵强则灭”(76章),也是讲军队强弱转化的必然规律。而实际生活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祸福、善恶、正邪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却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是有条件的,它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既可以延缓或防止好事向坏的方面转化,也可以引导或促进坏事向好的方面转化。
一般来说,胜利了,获得的是福。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统帅骄傲自满,专断独行,滥杀功臣,迷恋酒色,以致民怨沸腾,军心涣散,必然走向失败。骄傲、私欲是福转化为祸的主观条件,没有监督是客观条件。失败了,面临灾祸,统帅总结教训,招贤纳士,广开言路,卧薪尝胆,率先垂范,结果是军民团结,奋发图强,可以逐步走向胜利。
谦下、大公是祸转化为福的主观条件,军民拥护、献策是客观条件。善恶、正邪之间的互相转化也是如此。善良的人,经不住金钱物质的引诱,经不住恐吓、利诱,会转化成为非作歹的恶人。做了坏事的恶人,在法律和群众的教育下,在大好形势的感召下,可能改恶从善,弃邪归正,转化为好人。
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条件不会发生转化,人本身则是转化的主宰者。老子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掘人的创造精神,只能叹息:“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58章)
2。
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相对真理当作永恒的绝对真理,缺乏寻根问底的探索精神。
老子注意观察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得出循环往复等结论,但这种观察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面,知其然;没有深入追问几个为什么,缺乏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不知其所以然。
因而他不能认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往往把现象当作本质,作出错误的解释,比如他看到日升月落,昼夜更替的现象,只停留在那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作出循环往复的简单结论,不了解那是太阳系中恒星、行星与卫星三者之间的运转关系。
这种结论使人们不必再前进一步,这可能是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长期滞后的原因之一,以致近代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定理、定律都是外国人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所发现、发明的,解答了所以然的问题。
更有甚者,老子往往把相对真理,当作永恒的绝对真理。
这方面最突出的事例是,老子观察自然界水的特性,认定“上善若水”,得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
”(78章)等结论,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在自然界,水是液体,与气体都表现为柔弱的状态,柔能胜刚,在一定范围内是真理。但是,如果说战胜坚强者世上最有效的是水,柔弱胜刚强是普遍规律,那就不正确了,这点在自然界不适用,搬到人类社会就更行不通了。
在一般情况下,水处于柔弱状态,加上速度就是另一回事,洪水冲垮房屋、桥梁和堤坝,甚至水滴石穿,是速度在起作用,不是简单地用柔弱胜刚强几个字能够解释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举出千万个“以卵击石”,金刚石切割玻璃、金属之类坚强胜柔弱的事例。
在人类社会里,情况复杂得多,柔弱与坚强等品格的优劣,往往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人解释说:柔弱是“不可恃强凌物,强悍暴戾”,它“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蕴涵着培蓄待发的精神。”这种解释有道理,但它也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柔弱、坚强、谦下、争先等等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不宜孤立地去品评优劣,而必须与目的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为了正义的事业勇敢战斗,奋力争先,应该表扬。为了顾全大局,委曲求全,也值得赞誉。
如果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刚强、争先是恃强凌弱,是侵略;柔弱、谦下是懦弱、卑怯。这些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比如,在人民内部有不同的意见或遇到一点小矛盾,不问青红皂白就上纲上线,大动干戈,势必把事情斗乱。
如果忍让一下,相互谅解,矛盾可以化解。即使隔阂较深,忍让一下也可以达到一笑泯恩仇的好结果。对待敌人,特别是在两军作战中,主要的、根本的办法是坚强,是勇敢,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实力。当然在战斗中,有时候也可以退一下,采取“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战术,但那只是一种策略。
刚柔相济,乃取胜之道。这也是坚强实力的一个方面,表明统帅是深谙韬略的军事家。所以,在一定情况下,柔弱、谦下是一种美德,但决不是解决任何矛盾的唯一的、最佳的选择,不是永恒的终极真理。列宁曾多次提醒人们注意“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还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注31)老子用水的局部现象作出柔弱胜刚强这个全局性的结论,超过了其适用的度,正是犯了把真理说得“过火”的错误,以致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关于:“不敢为天下先”也是这样。如果只是讲谦虚,不争功,那是一种美德,而且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是可取的。实际上,不敢为天下先的文字与精神都超过了这个度,它主要的涵义是因循前人的脚印走,不敢去创新,不敢去竞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繁荣昌盛,当然需要谦虚的美德,同时更需要创新的精神,二者缺一不可。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是第一位的,有了创新,争得先进,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这时谦虚才会得到赞誉,称得上一种美德。
不敢去争先,落后了,所谓谦虚只是懦弱的同义词,或者说是自诩之词,他人是不会承认的。自古至今,特别是近二、三百年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文化体育事业,都离不开竞争,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力,研制新产品,创造新记录,推动各行各业和全社会的进步。
竞争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就需要敢于争先的奋发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老子片面地强调“不敢为天下先”与慈、俭一道列入他处世待人的三宝之一,是他五千言中最消极的一面,是他最大的误区,给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面貌带来消极作用,以致有谁敢为天下先,必遭到非议,招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之类的责难。
中国在近代世界各国的竞争中大大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百多年的欺侮,被讥为“睡狮”、“东亚病夫”,老子学说的影响可能是原因之一。
在论述知识问题时,老子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绝对化达到了顶峰,竟把“绝学”也作为一条永恒的终极真理。
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认为人们“绝圣弃智”,则“绝学无忧”(19章)。这样他把学习与名利思想等同起来,误认为人的私欲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逐渐膨胀的,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对立物。知识越广博,品德越低劣。
没有知识,品德高尚。事实证明二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老子就是知识广博、品德高尚的人。因为知识只是一种工具,本身难分善恶,不能因为坏人利用知识干了坏事,就归罪于知识。人们不学习,没有知识,社会岂不停滞。
更令人不解的是,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靁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如果说,老子关于宇宙的认识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话,他这一段直接否认感性知识,否认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议论,则是唯心了。
3。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终结,今后的任务只是追求高尚的道德,过田园式的幸福生活,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缺乏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老子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终结,今后的任务只剩下追求人们品格的完美、道德的高尚,以达到社会的安定,使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即回复到尧、舜、禹时代那样的 “小国寡民”社会:“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而不乘,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在那里老百姓可以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注32)那种田园生活。
老子这种世界观在中国的影响很深,农民的理想生活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士阶层则是作官不成,就退居山林,过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
怎样才能回归到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呢?老子要求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高尚方面着手。
一、奴隶主贵族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改变现实社会 “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的人之道。如果统治者“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在上者“不欲以静”,那时“天下将自正”,(37章)国家走上正轨。
二、奴隶主贵族对老百性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3章)老百姓无知无欲,不追求功利,天下自然就太平了。老子反对儒家的仁义之道,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绝巧弃利”,要求人们回复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的虚静状态。老子的设想历代帝王不采纳,黎民百姓也不欢迎。老子很奇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为什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责怪世人惑于私欲,囿于仁义,慨叹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70章)有时他半愤懑、半自嘲地说:“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章)我“被褐而怀玉”呀!其实,不是人们不识老子怀中的“美玉”,真正的原因是老子对社会缺少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开出的“药方”不对症,自然到处碰壁。
老子开的“药方”是劝奴隶主行天之道,做无私无欲的圣人;劝百姓绝圣弃智,反朴归真。
对于这种主张,极少数的知识分子和虔诚的宗教徒可能奉为圣典,身体力行。大多数人只会置之一笑。因为“病根”不在人们的思想里,圣贤的善良幻想填补不了奴隶的辘辘饥肠。深入考察一下,原来病根有两个,一是奴隶主以权势剥削压迫奴隶和平民,二是社会生产力低下。
二者相比较,生产力低下是更根本的原因。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料,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和资源,部族、国家之间发生械斗、战争,少数人利用权势发财致富,形成了阶级,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别。老子劝善的办法以及历代一些仁人志士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都是要求在贫穷的基础上拉平,并没有触动这两个“根子”,矛盾不断在深化。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讲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削弱强者不能使弱者变得强壮,不能靠打垮大个儿来帮助没有力气的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一直把写着这段话的纸片放在随身带的提包里,作为他政治生活的指南。
(注33)当然,我们认为这话说的不全面。单靠削弱强者,弱者是不能变强。但是,如果强者成为弱者前进的障碍,只好先除掉障碍,目的是使弱者有机会变强。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目的是消灭三大差别,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一步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剥削者及其反动统治,扫除障碍。第二步当人民掌握政权后,要尽快地集中主要的力量发展生产,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出来,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不平等(注34)邓小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发展生产力,明确地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注35)。
这二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生产力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不平等的上策,人民生活极大提高了,比较富裕的地区和人民更加关心并且有余力帮助贫穷的地区和人民走共同富裕的路。目前我们虽然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前进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走一些曲折的路,但正在逐步消灭着三大差别,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已在面前。
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仁义,是与他倒退回小国寡民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在那种原始社会里,自然无需政府的管理,也无需仁义。但是,仔细考察一下,政府的管理和提倡仁义等,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不是哪一个人臆想出来的。
社会生产越发展,商品交换越发达,就越需要政府的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里,政府不但要管理有形的经济文化活动、海陆空的交通运输,各类服务性工作以及人口、环境状况,还要管理无形的无线电波,以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保证社会生活的安定祥和。
当然,这里说的政府管理,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管理,是为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最长远利益的管理,是作为公仆去管理,而不是以老爷的态度去管理,更不可恁长官意志恣意妄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越大,权力越集中,越要适度。
反之,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越大,对人民利益的损害越重,最终必会遭受物极必反规律的惩罚。
春秋末期,正值奴隶制没落,封建制兴起,这种新旧社会制度交替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有了新的生产工具,效率比以前有所提高,有了代步的车和船,不少人甘食美服,这本是大好的事,为什么老子却说先进的生产工具不用,车船也不坐呢?令人难以理解。
细读老子的书,可以发现原来老子是被社会进步带来的副作用所吓呆,他在57章是这样说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这里,老子没有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把副作用归罪于社会进步。
人们知识多了,生产工具改进了,利器多了,劳动者可以用于生产生活,这是主流。坏人可以用于造假诈骗,盗窃财物、赌博卖淫也随之而来,这些是支流,特别是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副作用更突出一些,阴暗面更集中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本应该继续前进,扩大主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鼓励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但是,他把支流当主流,高喊:大事不好!扭回头就走,要求丢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扼杀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我们还要看到,这些副作用是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二千多年来,人们都没有接受老子这种走回头路的下策,今天人们更聪明了,懂得在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进步大方向的同时,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法制建设,千方百计与“害群之马”斗智千勇,争取把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