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蔑视中国人
日本人不说“china”。他们又不说英语。
日本人说的支那,假名为「シナ」,罗马字拼写法一般有两种:“shina”(平文式罗马字)或“sina”(训令式罗马字)。这个词和英语里的China是一样的。
支那(梵文:cina)原为隋唐时佛教僧侣对梵文中称谓中国的一种汉字音译,亦作至那、脂那等,一般出现在汉译佛教经典中。这一汉字词汇于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18世纪初,日本学者在学习兰学(荷兰学)时,将“支那”一词与西方词汇“China”对应起来,作为其在日语中的梵音译词。
甲午战争令日本开始跻身东亚地区强权的行列,而中国的国力则进一步衰弱。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有了一个新...全部
日本人不说“china”。他们又不说英语。
日本人说的支那,假名为「シナ」,罗马字拼写法一般有两种:“shina”(平文式罗马字)或“sina”(训令式罗马字)。这个词和英语里的China是一样的。
支那(梵文:cina)原为隋唐时佛教僧侣对梵文中称谓中国的一种汉字音译,亦作至那、脂那等,一般出现在汉译佛教经典中。这一汉字词汇于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18世纪初,日本学者在学习兰学(荷兰学)时,将“支那”一词与西方词汇“China”对应起来,作为其在日语中的梵音译词。
甲午战争令日本开始跻身东亚地区强权的行列,而中国的国力则进一步衰弱。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正式称呼“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并没有立即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清王朝倒台后,中国发生了内乱,各省独立,南方的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叫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但那时中华民国的范围只限于南方数省,北方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中华民国。此时清王朝倒台,已不能称中国为“清国”了;而称中华民国也不合适,一是因为那时中华民国还不能代表中国全国(南北和谈后北方才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号);二是因为日本政府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正式承认中华民国。
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放弃“清国”的称呼转而用民间惯用的“支那”一词称呼中国。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 “支那”称呼中国。1930年代时,日本已决定在外交正式场合弃用,但是“支那”一词依然为日本上下广泛使用。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支那”一词才从日语的正式场合中全面退出。
如今,中日等国的民族主义者对使用该词是否在带有敌意上存在争议,一般的共识是:以个人身份屡次地或者在正式场合使用“支那”称呼中国,或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是一种轻蔑、敌视中国的行为。
辞源
“支那”一词一说来自印度的梵文,在梵文的经典中以Shina称呼中国;通常认为来源于“秦”发音的转变,也可能来自“晋”(chin)发音的转变[1]。《辞海》解:“梵语谓中国为支那,亦作脂那、震旦、真丹、真旦、振旦、神丹等”。
唐玄宗《题梵书》一诗中说: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宋史.天竺国传》:“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
据‘西域地名’所云:“支那者,梵文边鄙之称,原为雪山以北诸种之名,后以为中国之号。
”而中国的另一代词“震旦”是即“支那地(Cina Sthana)”之省称。‘华严经音义’则云:“支那,此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原以为名,即今汉国是也。”如‘西域地名’,则支那一词不带褒贬之意。
如‘华严经音义’,则为对中国人民思虑深沉之美称。
欧洲语言中的中国
欧洲语言中,中国的称呼基本上都是China(英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等),亦有因为正字法原因而改写的种种China同源词,如法文的Chine,意大利文的Cina,捷克文、斯洛伐克文的Čína等等。
这些词的语源均与印度梵文的Shina或Cina相同,也是秦的音变(同上),而且由于字母i在大多数欧陆语言中的读音都是[i]音,所以这些语言中的China(包括Chine,Cina等变体)一词的发音均与梵文的“支那”相近。
唯有英文因为历史音变的缘故,开音节的i读成[ai]音,造成不读“支那”而读“拆拿”的极为特殊的读法。北欧及某些东南欧语言因为对字母组合ch的发音倾向于读成 k音,所以将中国一词写为Kina(丹麦、瑞典、挪威),这是从China发生的语音变化,也可以算“支那”的同源词。
同样的例子还有希腊语的Κίνα,匈牙利语的Kína,克罗地亚语的Kina等等。至于俄语、白俄罗斯语、保加利亚语等语言将中国称为Китай,则与“支那”无涉。因为这个词来自“契丹”。而拉丁文的中国是Sina,与日文“支那”的训令式罗马注音一致;另外英语中的Sino-词根也用来表示中国。
其它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受梵语影响自古亦称中国为“Cina”;称中国人、华人为“Orang Cina”。现代对中国的国名依英语称呼为“China”,现代为了区别当地华人及中国公民,当地马来语有时会以“rakyat China”(中国人民)来特指中国人。
“支那”在日本用法
清亡之前
而日本在江户幕府末年明治维新初年也开始使用支那一词来称呼中国。由于过去日本以“汉”、“唐”、“明”等方式称呼都是中国朝代的名称,为了确定对中国大陆的称呼,便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大陆。
一如维新志士高杉晋作的汉诗“单身尝到支那邦 火舰飞走大东洋 交语汉鞑与英佛 欲舍我短学彼长 ”,文中支那非但不含贬意,反有钦羨之情。当时日本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比如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
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支战争”。
而中国当时的留学生,尤其是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家们,也以支那标志出身国。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
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另如孙中山的革命伙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日本发起成立“支那共和国公认期成同盟会”(此一历史在广州黄埔军校的孙中山纪念馆内有记载,该期成同盟会的匾额亦可见于该地),敦促日本政府承认中华民国,此时的支那也显然没有侮辱之意。
二战期间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没有完全统一,处于军阀割据之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日本不用“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这个词明示这里才是中央之国,这样日本就成了“东夷”。
1919年五四运动之际,中国爱国志士上书政府,要求日本不得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国”的说法。中国政府与日方交涉未果。1932年日本官方在中华民国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华民国”代替支那在官方文书的称呼,但民间报刊仍称中国为“支那”。
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中日爆发全面战争。日方把七七事变叫做“支那事变”。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官方也把中国叫做支那,以示对抵抗中的国民政府的不承认。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政府向全国发出《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的通告[2],此后“支那”这个词完全从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书、报刊杂志中消失。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支那称呼中国,所以中国人将“支那”视为对中国的一种蔑称。由于“支那”是蔑称,于右任先生主张将“印度支那”(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半岛)称为“中南半岛”。著名作家郁达夫在《沉沦》中将他对“支那人”一词给他的侮辱感进行了深切的描述。
二战之后
日本战败后完全接受中国的条件,官方在公开场合不再使用“支那”一词。然而现在,一些日本的右翼分子,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在公开场合说“支那人”。
支那一词在日语中虽不再用于称呼中国,但并没有彻底消失。
如拉面又称“支那そば”(そば是日本的荞麦面条),或称东海为“?|シナ海”(即‘东支那海’的片假名写法,但书写时一律用片假名,避开令人不快的汉字。)。另外在关于二次大战的话题上也会使用“支那”一词。
在中文里“支那”一词也还由于历史关系没有被彻底淘汰,如地理名称“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指亚洲东南部的半岛,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中南半岛通常特指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法属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旧称高棉)、老挝三国,简称“越棉老”;广义的中南半岛则指“东南亚大陆”,包括越棉老三国及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地区及新加坡等地。
“印度支那”一词是音译自法文“Indochine”,表示位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并受两国文化影响的区域。东南亚、台湾、欧美等地的华人普遍使用“中南半岛”一词,主要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支那”发展成为侮辱中国的词语,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用“中南半岛”,意思为“在中国以南的半岛”。
但是在学术界(特别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界),“印度支那”一名仍然在继续使用,如印支构造期就是用“印度支那”的缩写“印支”命名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