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哪些禁食哪些宜食?
脂肪肝一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可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
病因病机
脂肪肝是一种肝组织脂肪积蓄过多所致的肝脏疾病。一般来说,正常肝脏中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4%-7%。在某种病因下,如果肝内脂肪占肝湿重达到或超过10%时,即为脂肪肝。在临床上,轻度病者,可无症状或仅觉肝区闷胀感。 中、重度病者,则有肝区闷胀,甚或疼痛、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并肝脏肿大、腹部饱满、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约6%-8%的病者可转化为...全部
脂肪肝一词源自病理学,系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根据是否伴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则是临床概念,可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关。
病因病机
脂肪肝是一种肝组织脂肪积蓄过多所致的肝脏疾病。一般来说,正常肝脏中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4%-7%。在某种病因下,如果肝内脂肪占肝湿重达到或超过10%时,即为脂肪肝。在临床上,轻度病者,可无症状或仅觉肝区闷胀感。
中、重度病者,则有肝区闷胀,甚或疼痛、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并肝脏肿大、腹部饱满、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约6%-8%的病者可转化为肝纤维化、肝硬化,部分病者可并发糖耐量异常、高粘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脂肪肝以轻、中度肝功能异常伴高脂血症为特点,可经药物治疗或节食、运动等措施而自行缓解。
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的盛行,脂肪肝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1997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民德教授对上海机关、公司职员等“白领”阶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31-60岁年龄组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2。9%。目前我国60%-90%脂肪肝,由于营养过剩所致,多伴腹型肥胖。
临床约半数以上肥胖病者合并脂肪肝。部分脂肪肝系酒精性肝损害、肝炎后所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是肝内过多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蓄。主要原因有:
1.营养过剩性脂肪肝 常伴有内脏性肥胖,本类型脂肪肝占了我国脂肪肝病者60%-90%。
最常见于城镇人口、白领阶层。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导致脂肪肝最为直接的原因。
2.酒精性脂肪肝 本类型脂肪肝,占了我国脂肪肝病者的第二位。长期慢性的酗酒,可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样变性。
肝穿刺结果显示:慢性嗜酒者肝穿刺活检标本中75%-95%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
3.激素 长期大量激素的使用,也是导致脂肪肝的一种病因。如使用脑垂体后叶素、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激素等,都会引起肝脏的脂肪浸润,尤其是皮质激素的长期大量使用。
4.中毒 药物性、化学毒品以及某些内源性毒性物质,均可引起脂肪肝。其中临床常用药物如四环素,是引起脂肪肝的典型代表。一般认为,静脉每天超过2g的四环素,就会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少数甚至可导致急性肝坏死。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引起脂肪肝。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氯仿、磷、吐根碱、砷以及铅等均可导致脂肪肝。
5.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本类型脂肪肝目前我国极少见。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是此类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例如:南美和非洲儿童发生的Kwashiorkor病常伴有严重的脂肪肝。
6.脑病脂肪肝综合征(Reye综合征) 本病是伴有脑病的急性脂肪肝,属重症脂肪肝。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有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亦有怀疑与阿司匹林、醇类等化学药品有关并提出病儿有易感性的可能。
7.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称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较为少见,预后恶劣。主要原因是口服或静脉滴注四环素过多,营养不良、肾盂肾炎等也是辅助原因。本病易导致多系统的损害,脑、肾、胰、心等组织均有脂肪变性,以肝脏最为严重。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轻度症状 轻度病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觉近期腹部胀满感。根据文献记载,约25%以上脂肪肝患者临床多无症状。绝大多数脂肪肝是由集体、个人常规体检而确诊。
2.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中、重度病者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恶心,厌食,腹胀,肝区胀闷,甚或疼痛。
典型脂肪肝的症状是由于肝功能异常及肝内脂肪积蓄所引起,症状类似于肝炎。
肝区疼痛常在安静休息或重体力劳动之后,或大量酗酒之后加重。症状轻重与脂肪肝病变程度不相一致,常因人而异。
二、体征
1.肝大 中、重度病者由于脂肪堆积过多,肝脏可肿大。75%脂肪肝有肝大体征,4%病例脾脏肿大。
某些脂肪肝病者,出现类似慢性肝炎症状而就诊。由于脂肪肝多伴肥胖,腹壁脂肪较厚,触诊多不满意,较难以发现早期肝脏肿大体征,须借助于B超声波肝脏检查而确诊。
2.黄疸 15%脂肪肝病者有轻度黄疸,多系阻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增多,持续数周。
可随肝中脂肪减少而消退,胆囊造影正常。
3.轻度体液潴留 12%患者有轻度体液潴留现象,重症可见下肢浮肿或腹水。可能与腹部脂肪积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肝功能失调有关。当肝中脂肪减少时,体液潴留可纠正。
4.蜘蛛痣及门脉高压 8%病例有蜘蛛痣及门脉高压。这一体征是暂时改变,脂肪肝治愈后,可完全恢复。
5.维生素缺乏症 约有半数以上病例有各种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包括末稍神经炎,舌炎、口角炎、角膜干燥症,皮肤过度角化及皮下瘀斑等。
三、常见并发症
1.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脂肪肝最为主要的并发症,也可以说是直接致病原因。尤其是高甘油三酯或伴高胆固醇血症者,最为常见。其主要表现头晕、头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2.高粘血症 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成分含量升高,各种纤维因子浓度过高,从而血液粘度升高。
其主要表现有肢体麻木,头晕胸闷、易并发动脉、静脉血栓等病证。
3.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因为长期脂肪肝失于治疗,且各种致病因子持久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其结果扰乱了肝组织的正常结构,导致肝脏形体异常、质地变硬。
临床表现以肝功能不断衰退和门静脉高压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消化不良、疲乏、出血、色素沉着、腹水、精神症状等。实验诊断可见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甚至表现出凝血机制异常等
脂肪肝防治的八大误区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8年前,上海曾在白领中作过一次调查,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2。
9%;如今,白领中检出脂肪肝的比例已达到20%以上,而且有渐趋低龄化的倾向。然而,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误区之一:脂肪肝不是病,看不看无所谓
随着周围人群脂肪肝检出率的增高,大家对之已不以为然,总认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真正的疾病,根本无需治疗。
那么脂肪肝究竟是不是病,要不要治疗呢?
医学界曾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不会引起肝炎和肝纤维化。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理由有三:1、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单纯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少见原因;2、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并且脂肪肝作为供肝用于肝移植极易发生移植肝无功能;3、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最终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为此,无论是从肝病还是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其科学命名应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即使是健康查体发现的无症状性脂肪肝亦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误区之二: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
临床上,许多脂肪肝患者曾长期就诊于多家医院,尝试了不少药物,但就是不见好转,因而悲观地认为脂肪肝不可能治愈。
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
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绝对有效;多数药物和工业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亦可康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在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后即可好转;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
但是如果单纯性脂肪肝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因此,应加强脂肪肝的早期诊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难以康复的原因可能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及疗程不够长。
误区之三: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
许多患者经常辗转于各大医院或药房询求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事实上至今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
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过去大家都比较轻视减肥,连许多临床医生亦错误认为“不需用药就是不需要治疗”。其实,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
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因此,脂肪肝病人一定要了解主动参与治疗的重要性,力争找出并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千万不要以为单纯依靠花钱买药就可求得健康。
误区之四: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无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正规临床试验。为此,有了脂肪肝并非都得服用降血脂药物,而降血脂药物应用不当有时非但不能减轻脂肪肝,反可加重肝脏损伤。
其原因可能为脂肪肝的出现代表肝脏对脂质代谢紊乱的处理已达极限,这时候再用降血脂药物就相当于“鞭打快牛”,即脂肪化的肝脏对降血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应用不当易发生药物性肝病。
目前认为,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症,那么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
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如果是酒精中毒引起的,那么戒酒对降低血脂和减轻脂肪肝都有好处;是药物引起的,能停药则尽量停药,假如不能戒酒或停药而血脂增高又不是太明显就不要管它,因为你“管”它就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
对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如果血脂不是很高,主要通过节食、运动等控制体重和血糖来调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如果治疗3至6月后,血脂还是较高则可使用降血脂药物,但常需适当减量或同时联用保肝药物。
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显者则要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因为这个时候降血脂药物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误区之五: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药物
以往人们经常误认为血清转氨酶增高就是肝炎,而肝炎则都是病毒性的,有传染性。
只要转氨酶降至正常,那么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也不用害怕。为此,国人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往往就急于应用药物使转氨酶降至正常,从而恢复“正常生活”。殊不知这种做法只是自欺欺人,因其可隐盖病情并放松实施基础治疗而易导致肝病恶化。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脂肪肝的成人或是儿童,健康检查发现的转氨酶增高主要与肥胖和脂肪肝有关,而这种转氨酶增高并无传染性。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3-6月内体重下降5%-10%,就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
有报道称,体重每降低1%,转氨酶下降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和脂肪肝逆转;而体重居高不下者转氨酶往往持续升高,即使应用保肝和降酶药物也难以奏效。
误区之六: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
临床上,大约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转氨酶增高,这种情况与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需休息和加强营养,亦不需采取相关消毒和隔离措施。
然而,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家属和同事往往要求患者少活动,多休息,结果患者体重和腰围有增无减,血清转氨酶异常和脂肪肝持续存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3公里,每周5次以上。
误区之七: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抗病毒治疗最为重要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近年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又不断增多,两病合并存在的概率越来越高。
对于肥胖、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转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疗,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用抗病毒药物。事实上,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不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你再抗病毒也没有用。此外,即使是乙型肝炎,肥胖和脂肪肝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概率。
为此,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肥胖性脂肪肝并存时,应首先考虑减肥治疗。如果减肥后患者的转氨酶和脂肪肝恢复正常,那么其主要矛盾就是肥胖而非病毒感染,此时就无需抗病毒治疗;如果减肥治疗半年后,患者转氨酶持续异常则再抗病毒治疗也不迟,毕竟管好自己的体重比较容易做到,而抗病毒治疗疗程长、成本大而成功率又低。
误区之八: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水果多多益善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水果。
当前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
同理,富含蛋白质和钙的牛奶适量饮用有益于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因易导致热量过剩,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就不合适。
总之,对于温饱解决以后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热量)”,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和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
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
脂肪肝预示5种危险
脂肪肝在肥胖人群、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人群、嗜酒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以及近年呈现的低龄化、扩大化倾向,使脂肪肝和化学性肝脏损害的防治,成为社会性的自我保健课题。
肝脏几乎参与人体的一切代谢过程。目前医院的肝功检查不过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肝脏具有代谢和储藏能量、分泌胆汁促进消化与吸收、合成蛋白质、解毒和排毒等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肝脏的种种特殊性,使其成为我们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晴雨表”。
患了脂肪肝到底预示着什么呢?首先预示着肝脏代谢异常。一般来说,营养过剩形成的脂肪肝是一种良性肝病,如果波及的肝细胞不多,患者常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是,脂肪肝反应出的肝脏代谢异常,却有可能影响其他器官产生严重的疾病。
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脂肪肝的第二种预示便是:肝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脂肪肝使肝内合成的磷脂和血浆脂蛋白减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并引起记忆力衰退和动脉硬化。
脂肪肝的第三种预示是:存在慢性肝细胞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可能。有人担心脂肪肝会不会变成肝癌,其实脂肪肝与肝癌并无直接关系,但如果同时罹患病毒性肝炎,或者继续嗜酒无度,则有可能迅速形成肝硬化。研究显示,70%的肝硬化最终会演变为肝癌,肝硬化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
第四种预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肝脏脂肪堆积,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而白蛋白是维持组织器官功能的重要蛋白质。白蛋白低下的人,食欲极差,疲乏无力,易感多种疾病。
第五种预示:寿命缩短。
不同病因所致的脂肪肝及其并发的基础性疾病,都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或轻或重、或近或远的影响。例如,肥胖症和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虽无性命之忧,但生命质量却大打折扣。调查发现,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可有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唯独少见肝脏疾病。
可见,肝脏的健康,对人的寿命影响直接而深刻。
脂肪肝已成为现今生活方式、健康状态的“晴雨表”,有效预防与治疗脂肪肝,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自我保健方式。专家建议,脂肪肝的防治,应从祛除病因开始,戒酒、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加强运动。
此外,可选用无毒副作用的多肽类生物制品辅助治疗。“多肽”是涉及人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俗地说,多肽是一种“小型蛋白质”,由多个氨基酸聚合而成,人体的所有细胞几乎都受多肽调节。受损的肝脏补充多肽,可以提高蛋白质合成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机能。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是否有好疗法?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也只有干扰素,同样应该早期治疗,在急性丙型肝炎的恢复期,选用干扰素70%以上的患者可获痊愈,这可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大大减少。
若患者在急性期延误了治疗时间,则60%左右的感染者将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以后自愈原可能性甚少。
由于干扰素单独使用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临床上倾向联合用药。例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与单用干扰素40%左右的有效率相比,疗效提高10%-20%。
由此可见,阻断慢性丙型肝炎的发展关键是进行病原治疗,在控制和消灭病原的过程中,也应认识到必伴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对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应重视病例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动态观察治疗的反应、疗效以及B超观察肝脏的变化,以调整剂量和掌握疗程。
(作者:北京佑安医院 金 瑞教授)
中年人如何远离脂肪肝?
康大夫:
脂肪肝是当今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中年人更是一个很大的患病群体。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营养障碍(过剩或不足)、大量饮酒、药物中毒、妊娠及许多慢性疾病等。
大约半数脂肪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表现有:肝区闷疼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体重下降等。脂肪肝有可能会导致肝硬化,据统计,长期饮酒者中,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几率为25%,而导致肝硬化的概率较低,只有约1。5%~8%,且发展进程相对较慢,不易被发现。目前B超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建议中年以上的人群应定期通过B超进行排查。
对于已患脂肪肝的患者,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逆转的,对于脂肪肝,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忧心忡忡,应该说,脂肪肝是一种容易治疗和恢复的病症,关键在于合理治疗。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治:
控制饮食:饮食结构合理,做到荤素搭配,营养不良者,应增加营养,提高热量,饮酒者必须彻底戒酒。
燕麦、玉米、海带、紫菜、大蒜、苹果、牛奶、洋葱、甘蔗、胡萝卜、山楂、木耳、冬瓜都有降血脂作用。少摄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饮食。以蒸、烩、炖、焖烹调方式为宜,少用油炸、油煎、油炒。
体育运动:运动可消耗体能,促进脂肪代谢,这是减肥和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也有利脂肪肝的治疗。
但值得注意的是,体重不易骤降,如果1个月内降5公斤以上,这个速度明显过快,会加快脂肪组织入肝,反而会加重脂肪肝。
合理用药: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别令人满意的干预脂蛋白代谢的药物,对轻型脂肪肝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对中、重型可选择性地使用降脂与去脂药物。
不过有人认为,药物治疗脂肪肝非但不能解决肝细胞堆积,相反有些药物还会伤肝。常用中药有何首乌、泽泻、丹参、山楂、柴胡等有降脂作用的药物。高胆固醇者,可用他汀类药。维生素E、B类,可以保护肝细胞,防止脂肪堆积。
而中药大小柴胡、胆宁、血脂康、脂必妥对降血脂和治疗脂肪肝有一定作用,而且毒性也较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