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交通出行 交规/路况

辩论 勤能补拙与勤不能补拙

勤不能补拙该怎么样辩驳??有些什么例子呢?

全部回答

2017-12-15

479 0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家人怀疑为“低能儿”,上学后仍然十分木讷,迟缓呆笨,成绩极差,是个标准的“拙”人。于是,有人把他作为“勤能补拙”的典型,说他的成就完全出于勤奋。
  实际上爱因斯坦从小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事理的顽强精神,才使他有胆量冲破物理学旧理论框架束缚,对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作了本质变革,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相对论”绝不是“勤”的结晶。
   祖祖辈辈的农民哪一个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可谓不“勤”吧,但到头来收获甚微,每亩地顶多打几百斤粮食,“勤”的结果是食难果腹,衣难遮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依靠科学方法,创造了“超级稻”亩产1137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勤为本,悟为先”。勤劳、勤奋是学习取得好成绩,事业取得大成就的基本条件,而悟到学习的规律,悟到事物的本质,悟出科学的方法,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勤”在成功的公式里仅仅是“+”号,多一分勤劳多一分收获;“悟”在成功公式里则是“X”号,掌握科学的方法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要“补拙”,“勤”比“懒”好,但仅仅靠“勤”,难有成效。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勤难补拙。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交规/路况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交通出行
交规/路况
航空/飞机票
出租车
汽车/汽车票
火车站/火车票
公交/地铁
问路
交规/路况
交规/路况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