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K12

怎样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全部回答

2019-01-18

0 0
    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学生进步与发展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首先,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学习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自己的语言提出学习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其次,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可以创设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  然后,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再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的课堂评价 首先,表扬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内心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说明不论怎样的评价都必须动情。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错说得平淡如水,成了口头弹,这样谈不上情感交流、冰冷生硬,缺乏个性的表扬怎能让学生欢欣鼓舞呢?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教师投入情感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批评可以是甜的,教师既不要吝啬表扬,也不要放弃批评。其实,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比如早已在教育界被扬为佳话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我再奖你一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你一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的做法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批评可以是甜的。
    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陶行知先生的另一番话更让我们深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卡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1、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这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  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的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在课堂上出新意和课意。
  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会厌学。 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的范围,超越教材。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既然是个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要摒弃那些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新鲜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2、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从事待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学习因素。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戴维·奥苏贝尔说: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K12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