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的征文 300字左右 急急急急!!!
1。 ——观《南海大班会》有感文明,在佛山展开,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一个创建文明城市的时代,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幸福城市。 今天,我看了有关创建文明城市的《南海大班会》,它以“小手拉大手,创文在你我”为主题,将个人自身素质与城市创文紧密联合起来。教导我们崇尚文明风尚,养成文明习惯,自觉摈弃不文明行为。《南海大班会》在桂江小学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人。 就像南海实验小学的《诗朗诵》和南师附小的《拍手歌》都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要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循文明规范。...全部
1。 ——观《南海大班会》有感文明,在佛山展开,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一个创建文明城市的时代,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幸福城市。
今天,我看了有关创建文明城市的《南海大班会》,它以“小手拉大手,创文在你我”为主题,将个人自身素质与城市创文紧密联合起来。教导我们崇尚文明风尚,养成文明习惯,自觉摈弃不文明行为。《南海大班会》在桂江小学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人。
就像南海实验小学的《诗朗诵》和南师附小的《拍手歌》都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要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循文明规范。《南海大班会》中介绍给我们的人物故事都很感人,那就是抱儿上学的好母亲林雪英。
这位母亲,她有一个患上天生软骨瘫的儿子,她面对儿子,不但没有放弃,还细心地照顾他,给予他更多的爱。林雪英知道儿子渴望上学,又因为孩子的不便,她经常要抱孩子上学。后来,她为了更容易地照顾孩子,于是她就做了学校的清洁工。
林雪英还经常教导儿子:不要放弃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残疾而想不开,要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最后,当主持人问林雪英希望儿子以后做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儿子以后如何报答自己。她说:“我希望他以后做一个音乐人,不期望儿子以后报答我。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她,更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幸福。现在,是佛山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我们这些重要的“生力军”也该为政府给点力,让佛山的幸福感不断升温。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自觉搞好环境卫生整治、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措施、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幸福城市。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文明,践行文明,为创建文明南海、文明佛山做出新的贡献! 2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却在这里要大声说: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 一平方米 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今年,我们的家乡徐州要申报国家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徐州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小学生的一件大事。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徐州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 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电视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电视。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电视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电视,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让我们争做校园的文明小天使吧!3。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生命是大家共知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道路上出现的“横冲直撞”、“非法行驶”、“街道勇士”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一个个鲜活生命瞬间被无情的车轮夺去,一场场车祸片刻发生,一幕幕悲剧令人万分痛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酿成的恶果,与我们今天文明城市的总方向相差甚远。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关键是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怎样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呢?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只要人人从小事做起,大家知文明、讲文明,那么不言而喻我们的城市就文明了。 怎样才能做到让大家知文明、讲文明呢?笔者建议,我们应该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使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用课堂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一起维护交通安全,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也可以通过发传单、交通事故案例等形式,让市民树立创建文明城市意识,达到自觉形成踊跃参与该活动的新格局,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创建文明城市,坚决反对破坏城市文明的不良行为的目的。
这样,不仅为当今社会的文明建设起到作用,更重要的关注了下一代的文明成长,为他们的文明行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发挥了小手拉大手的主要作用,也为今后社会的文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
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
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及灭亡。
知耻而后勇,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就和谐不起来。胡锦涛爷爷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汲取了时代的精华,引领了时代的风尚,而“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精英,是祖国的希望。而“八荣八耻”却为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并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了艰巨的任务。自从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八荣八耻”之后,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请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只是“八荣八耻”其中之一,可这仅仅的十四个字却让我回忆起了往事,还记得有一次单元考试,由于考得成绩不理想,我心里十分难过,正不知怎么处理的时候,谁知老师却让把卷拿回家,请家长签字,这着实让我慌了起来。
回到家,我忐忑不安的写着作业,生怕爸爸发现了那张卷子。这可怎么办呢?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头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一个主意----自己冒名签字,可是,这违反了小学生守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我不想遭到爸爸的批评,也不想让他失望,于是我找来了以前爸爸签字的卷子,一笔一画的描了起来,蒙骗了爸爸和老师,那一段日子我也曾窃喜过,也曾为自己的过失愧疚过,每一天都像有一个无形的鞭子在鞭噬着我的心,我为我的不诚实而后悔,可是终究没有勇气向父母和老师承认错误。
自从学校开展了学习“八荣八耻”的活动后,使我深刻的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想一想列宁的诚实,为了一个小小的花瓶而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国的伟大领导人之一宋庆龄的信守承诺,只因答应了孩子们的一个小小的承诺,而冒雨前去看忘那些孩子们;还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为了不让我们拉一节课,打着点滴来坚持工作,这一例例、一幕幕无不体现了诚信的重要。
由此看来诚信乃人之根本,无论人的地位如何,无论人的年长与否,都要以诚待人。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白其荣誉,知道其耻辱。 同学们,我们是民族的未来,从小就应该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明辨是非、知荣辱、辨善恶、鉴美丑,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多给红领巾增光添彩,做一名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4。遵守交通规则,珍爱自己生命是大家共知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道路上出现的“横冲直撞”、“非法行驶”、“街道勇士”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一个个鲜活生命瞬间被无情的车轮夺去,一场场车祸片刻发生,一幕幕悲剧令人万分痛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酿成的恶果,这不文明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 一平方米 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一系列的事情与我们今天文明城市的总方向相差甚远。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关键是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怎样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呢?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只要人人都从小事做起,大家都知文明、讲文明,那么不言而喻我们的城市就文明了。
怎样才能做到让大家知文明、讲文明呢?我建议,我们应该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使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用课堂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一起维护交通安全,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也可以通过发传单、交通事故案例等形式,让市民树立创建文明城市意识,达到自觉形成踊跃参与该活动的新格局,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创建文明城市,坚决反对破坏城市文明的不良行为的目的。
这样,不仅为当今社会的文明建设起到作用,更重要的关注了下一代的文明成长,为他们的文明行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发挥了小手拉大手的主要作用,也为今后社会的文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
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
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