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围棋中国象棋
象棋,是中国传统的二人对弈棋类游戏。其他类似的有国际象棋及将棋。为与国际象棋等区别,又称中国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亚太地区。
历史
象棋的源头,目前尚未可以考证。以下是几种的说法:
象棋由六博发展而来,传入印度,发展成为恰图兰卡(Chaturanga),恰图兰卡又与象棋相互融合,发展为今天的象棋、国际象棋。
南北朝时,后周武帝制“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棋名称由此而来。
传说古代的棋子多以象牙为材料,所以称为象棋。
象棋以象为名,而印度多象,是以传说象棋系由印度发明而传入中国。
黄帝大战蚩尤,驱猛兽以为阵;象为兽之雄,是以象战为兵战。
其中以象棋名称源自六博棋戏这种观点最受中国人...全部
象棋,是中国传统的二人对弈棋类游戏。其他类似的有国际象棋及将棋。为与国际象棋等区别,又称中国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亚太地区。
历史
象棋的源头,目前尚未可以考证。以下是几种的说法:
象棋由六博发展而来,传入印度,发展成为恰图兰卡(Chaturanga),恰图兰卡又与象棋相互融合,发展为今天的象棋、国际象棋。
南北朝时,后周武帝制“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棋名称由此而来。
传说古代的棋子多以象牙为材料,所以称为象棋。
象棋以象为名,而印度多象,是以传说象棋系由印度发明而传入中国。
黄帝大战蚩尤,驱猛兽以为阵;象为兽之雄,是以象战为兵战。
其中以象棋名称源自六博棋戏这种观点最受中国人认同:
《楚辞·招魂》有:“?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说苑》有:“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
如果是根据以上的内容,在战国时候六博棋已经在贵族之间流传开去,并开始以象棋称呼六博。不过由六博演变为象棋,由始至终只有古籍提过,没有任何实质的考古证据能够证明这点。
至于发源地,目前以中国和印度比较可信,两种学说分歧甚大。
第一个原因是中西方(或者中国和邻近国家)的古代交流极少有史料研究,另一原因是不少中国人都渴望象棋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都以这个观点为基础去找有利的证据。
(TODO: 秦汉、隋唐时代的象棋?)
近代象棋的形式大致上在北宋末年开始定型,有 32 枚棋子,棋盘中有河界,将帅待在九宫之中。
之后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爱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为一种职业。不过最接近现代中国象棋的是明朝开始,那时棋盘大小定为纵九路横十路。
棋盘
象棋的棋盘由九条直线和十条横线相交而成。棋子放在各条线的相交点上,并在在线移动。
棋盘中间的一行没有画上直线,称为“河界”,通常标上楚河汉界字样,源自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现行的中式记录方法是:九条直线,红方从右到左用汉字“一”至“九”表示,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从右到左用数字“1”至“9”表示。
也就是说,红方的直线“一”就是黑方的直线“9”,依次类推。
第四条直线(或第6条直线)和第六条直线(或第4条直线)称为“两肋”、“两肋线”,简称“肋”。
棋盘上,划有斜交叉线而构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双方各有一块,称为“九宫格”,简称“九宫”,是将/帅和士活动的地区。
国际象棋,又称为西洋棋,是一种二人对弈的完全讯息的战略棋盘游戏。估计共有1043至1050种棋局变化。国际象棋的棋盘由64个黑白相间的格子组成。黑白棋子各16个,多用木或塑胶制成,也有用石块制作;较为精美的石头、玻璃(水晶)或金属制棋子常用作装饰摆设。
历史
国际象棋一般被认为源自一种印度的游戏——恰图兰卡(Chaturanga)。公元7世纪时它经蒙古传入俄罗斯。穆斯林统治波斯后,它被带到伊斯兰的国家。10世纪时它传到西班牙,11世纪传到英国。
15世纪末,现代国际象棋的规则逐渐成形。现代的玩法与19世纪时的大致相同。由于流传已久,因此在各地与各时期产生不少的象棋变体规则。
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奕。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
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
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一个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定庵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 同时,围棋理论的研究亦达到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定庵的《弈理指归》等。
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围棋发展的中心也转移到日本。
围棋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很快就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中。战国末期,丰臣秀吉设立“棋所”,德川幕府时代,出现了在天皇或将军面前对弈的“御城棋”,日本围棋逐渐兴盛,出现了本因坊,安井,井上,林等围棋世家。
其中坊门尤其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道策、 丈和、 秀和、秀策、秀甫、秀荣等杰出棋士。日本围棋由于废除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座子制,布局理论得以极大发展。
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了新闻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了全国性的日本棋院。
昭和时代,吴清源和木谷实共同宣起了“新布局”的潮流,开始了现代围棋的时代。其后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辈出,如坂田荣男,藤泽秀行,高川格,及后来的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石田芳夫等。
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了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
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取得11连胜,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围棋的普及。1988年,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了韩国围棋的热潮。此后,大量世界性新闻棋战出现。在这些棋战中,李昌镐从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棋界第一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