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儿五迟是那五迟?

全部回答

2011-03-23

0 0
    五迟系由小儿父母气血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及出生后失其调养导致与大脑及全身功能发育迟缓的一类脑病,泛指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等。是后世医家根据小儿发育迟缓而拟立之病名。
   早在东汉末年的《颅囟经》中曾有“行步迟”的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亦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  “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等病类别。宋《太平圣惠方》记载了“语迟”、“行迟”、“发迟”,“齿不生”等证候的治疗方药。
  《春秋纬元命苞》云“脑为合在也,人精在脑”脑为髓海,可见髓海不足均可引起人脑发育不良而致出现临床五迟症状,故五迟归于脑病之范畴。 五迟证的病因不外乎先天后天两个方面,先天因素:是指胎儿禀赋不足或受不良刺激而言。
    若父母体质素虚,精气衰惫。或久病初瘳,或药毒损害,或嗜欲偏激,致胎禀不良;或妊期纵欲,伤及胎形、或孕母受惊、邪气乘心或跌仆内伤,致使胞损,皆能使患儿胎禀不足,肝肾受脶,精血不能荣注筋骨而发病。
  后天不足:是指幼儿因护养失宜,饮食不调;或疾病缠绵,治理不当;或药害影响,或跌仆损伤,致脏腑功能不周,气血虚损,百脉宗筋失其濡养而发病。  先后天又不断相互影响,使各种迟证的病机也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立迟、行迟为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痿弱无力。齿迟为肾虚。肾主骨,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气亏损,则髓不能充于齿骨,故齿久不生。语迟乃心血不足所致。心之声为言。心气不足, 则虽长至合语之时, 亦不能如期说话,而为语迟之语。
    此外,病后津亏,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语迟。发迟为血不足的表现。发为血之余,肾之苗也,若肾气亏损,肝血不足,气血衰弱,无以荣发故为发迟。 五迟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与同年龄小儿相比,如出齿迟缓,或站立无力,或行走不稳,或言语不清,或生发缓慢等证候即可诊断。
    本病应与痴呆、痿证、五软等病相鉴别: 1、五迟与痴呆:痴呆者则主要表现为智力缺陷,生活难于自理,但五迟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的迟缓,而智力低下仅兼而有之。五迟经治疗尚可获痊愈,而痴呆则多难根治。
   2、五迟与痿证:二者均可有抬举,行走,站立软弱无力之表现,但小儿痿证一般以5-10岁儿童多见,多起于温热病之后,多为气热伤津,或湿热浸淫所致,其初生之期尚无表现,病发于后天之因,可见肢体一侧或二侧痿废不用,多呈肌肉萎缩或畸形。
    而五迟一般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多发于先天肢体软软无力,多为全身性,且无肌肉萎缩与畸形,其预后亦较好。 3、五迟与五软:两者均为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疾患,但五软是以头,颈,口,手,足之肌肉痿软无力为主要表现,而无语迟,齿迟,发迟之临床表现。
  五迟可有因筋骨痿弱无力而立迟、行迟,但无头颈软、口软等表现,可伴有语迟,齿迟,发迟之表现。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辩病因:肝肾先天之本,故因于先天因素致病者,多属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治之重在补肾养肝,填精益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因于后天不足致病者,多为气血虚弱、脑失濡养,治之重在健脾益气,养血荣脑。   2、辨病位:由于五脏各自所属的组织器官不同,因而五迟各自归属部位亦异,一般认为心之声为语,故语迟者多为心病,肝藏血主筋,发为血之余,行赖筋所用,故行迟、发迟者多为肝病,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故齿迟,立迟者又多为骨病。
   五迟的治疗应以扶正治本为基本治则,临证常以培补肝肾,益气补血,养心通窍为法,以填精益髓补脑为主,按先后天之因分别补益肝肾进行治疗。   二、常见证治 1.肝肾不足、髓海失充 症状:筋骨痿弱、发育迟缓、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甚则4-5岁尚不能行走,亦有10岁左右仍行不稳者,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质淡嫩,脉象细弱。
  治法:补肾养肝,益脑生髓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或用脑力智宝胶囊。   2.心气方虚,脑神不充 症状:智力不全、神情呆钝、不哭不闹,语言发育迟缓、虽属合语之时、尚不能说话,面色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所气养心,健脑通窍;方药:菖蒲丸(《医学金鉴》)加减,或直接用脑力智宝胶囊。 3.气血虚弱、脑失濡养 症状:精神不振,疲倦乏力,肌肤苍白不华,头发稀疏萎黄,舌质色淡,脉象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补脑养心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或直接用脑力智宝胶囊。 五迟乃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一类症证,常与颅囟迟闭,夜惊,夜啼,痴呆等证相兼,故临症宜分清主次,和常达变,施治有序,方可获得佳效。
  若五迟兼见颅囟迟闭,甚则颅缝开裂者,是禀赋不足,肾气虚所致,治宜补肾壮骨,可用河车八味丸(《幼幼集成》)加减。   若五迟兼见夜惊,夜啼,证见入夜烦躁不安,啼哭不歇,哭声不扬,面色苍白,舌质红嫩,脉细数,是阴血亏虚,脑失所充,神气怯弱,脑气惊乱所致,宜养知镇惊,可合用镇惊丸(《证治准绳》)。
  若五迟兼见痴呆,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举止粗笨,是为精血亏虚,脑髓不充,神府失养所至,宜填精养髓,方用河车八味丸加人参,配鹿茸片交替服用或直接用脑力智宝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  4g-1。
  2g。五迟之病能及时防治是能治愈,不会影响其生理功能,如治疗不当或失治即可转化痴呆、骨痿等病则预后欠佳。 外治法 (1)将赤小豆研为细末,用酒调和,涂舌之上下,每日1次。适用于语迟者。 (2)取当归、生地黄、肉苁蓉各等量,研成细末,用黑豆煎汤取液调和成膏,涂于头部,每日1次。
    适用于小儿头发久不生。 针灸疗法 (1)针刺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补法。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2)艾灸心愈穴或足两踝,每次三壮,每日1次。
  适用于语迟者。 (3)取胎盘组织液2毫升,或维生素B12和Bl各1支,分别注射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每日或隔日1次。  适用于立迟、行迟者。 推拿疗法 推补脾经、推补肾经,分手阴阳,揉一窝风,清板门,逆运八卦,清天河水。
   饮食疗法 五加皮粥:五加皮研末,每次取3克,调于稀粥中服用,每日3次。适用于腰脊脚膝筋骨弱而立迟、行迟者。 猪蹄筋汤:猪蹄筋3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桑寄生10克。  先将猪蹄筋用清水浸一夜,翌日用开水浸泡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与各药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250毫升,煎成半碗水左右,去药渣,加盐调味,饮汤吃筋。
  主治筋骨腰膝乏力而立迟、行迟者。 黑豆芝麻糊:黑豆、黑芝麻、核桃仁各等量,白糖适量。将黑豆、黑芝麻各炒熟研末,核桃仁炒熟切成碎块,加入白糖混和,每取50克,开水冲服。  适用于发迟及头发枯黄。
   益智丸:益智仁、远志各等量,桂圆肉适量。先将远志和益智仁研成细末,再与桂圆肉共捣,制成丸,每丸10克重。每日早晨服1丸,用莲子汤送下。有益智补脑之功效,主治智力迟钝及语迟。

2011-03-19

297 0
五迟系由小儿父母气血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及出生后失其调养导致与大脑及全身功能发育迟缓的一类脑病,泛指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等。是后世医家根据小儿发育迟缓而拟立之病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考研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考研
考研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