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请求一篇关于庄子的论文。

请求一篇关于庄子的论文。要有思想,篇幅不要太短,要有对庄子原文的说明。

全部回答

2009-11-02

0 0
    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故读庄子之书,多用漫画式白描语言,贵在汇通其意。庄子一书主旨在于消除现象界的对立来体悟本体界,心,性,神,气一滚说(注意,中国哲学儒释道对四者各有解释,大不相同,不可弄混),由气保心,由心保神,由神保性。
    对于外在世界主张由个人到天下,不乱动手脚,自生自长。 下面选几段随文解释,以见庄子之大概(括号内为解释): (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通为一,即无成毁,即无分别,即康德的物自身即佛教的如)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达者即真人,通为一即证知物自身,不用者,非真不用也,乃不粘滞之谓也,用后过而不留之意。)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已即过而不留,然即范畴,即分别。)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同即分别)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此为不见道之害)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和即无分别)。 ( 二)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此即无分别之知)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此为以分别之知即知识为无分别之知之用)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个知是分别之知,即知识,有对待,即有条件前提,科学知识皆如此)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此为不乱动手脚)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胨诲Γ牖鸩蝗取#ù宋酌瑁床皇芎σ玻┦侵艿羌儆诘勒咭踩舸恕#ù宋薹直鹬次镒陨碇饔茫? (三)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
  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明者,浮明,即知识,神,带气说,即无知之知) 以上见庄子对见闻之知即科学知识的看法。  其实其并非反对知识,而是要去除知识之执,以知养不知(即性)。
   (四)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4),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
  ”(实,即果实。  为政勿卤莽灭裂而民自化,此段见庄子的政治思想。) (五)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注意:此处天,性,情,心,神皆带着气说,与道教由分解之路讲三清不同。  此处见庄子对道的理解,即人受天地和气而生,本皆为大人,只因后天受到骚扰,卤莽其性,故并溃漏发。
  如欲复性,则需保气不受无谓骚扰) (六)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由此见庄子无用之真用,庄子无为无用之说于此可得的解) 以上三段见庄子对道和外在施设的真实态度。可见其绝非真正无为,弃世,而是通过保己之气而保天下之气,从而使天下治。
   (七)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此段文字明白,故不释,此可见庄子非与儒家势不两立,只是对仁义之僵化有感焉。 庄子此类话头甚多,可自观,不过需有古文基础,和哲学常识,不然甚难也。
     以上即为庄子之大略,然一指可以知味。如真欲了解庄子,需对人生之艰难有相当体悟方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原创作品,欢迎浏览! 。

2009-11-03

330 0
  免费下载万方的数据文献,论文资料。 首先要注册,注册的时候要填电话,会有客服人员打电话确认,确认之后就可以通过审核,通过审核之后就可以免费下载万方的图书和论文。 这个我觉得为大家在校外下载学习资料是很好的,bs那些像cx啊,vip啊之类的东东,又是限制ip啊,又要收费之类的,这个玩意儿顶起来。
   对了,记得在注册的时候写上推荐人,我的账号是dxhheyang。 (谢谢!!!非常谢谢) 网址是: 。

2009-11-02

325 0
    论庄子 《庄子》是一部稀有的奇书,其中包含很多非常深刻的议论,又有很多非常荒唐的言辞,读起来既可以引人进入瑰丽的奇境,又会引人走向沉睡的梦乡;它使人超脱,又使人萎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庄子》对于不得志的知识分子起着慰藉的作用;同时也使一些人忘掉了对社会对民族应尽的责任。  书中探讨了很多深遂的理论问题,却是用形象的语言写成的。它具有奇异的感染力,而又是令人消沉的麻醉剂。
  《庄子》书中的思想体系,确实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于这部书中的思想,应当进行深入的解析。 一、一个愤世嫉俗的隐士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陆德明记载:司马彪注五十二篇,崔讠+巽 注二十七篇,向秀注二十六篇,郭象注三十三篇。
  今本《庄子》是郭象编定的。陆德明考察了各本,他说:“其《内篇》众家共同。可证郭本《内篇》基本上是和司马彪本一致的。宋代以后传统的见解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杂篇》可能是庄子弟子或后学所作。
    近年来许多同志怀疑此说,或主张破除《内外篇》的划分,或认定《内篇》较《外篇》为晚出。但是,如果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就可以发现,传统的见解还是有较充足的理傻摹4幽谌荨⑺枷搿⒂锞洹⑽姆缋纯矗赌谄泛褪槟短煜隆菲赜谧苎档男鹗鍪且恢碌摹6锻馄分校对?去箧》篇不能早于战国之末,《天道》 、《天运》或出于汉人之手。
    所以我认为,《内篇》年代确实较《外杂篇》为早,其中大部分章节应是庄周的著作,而《外杂篇》当是庄周弟子、再传弟子或汉代道家学者所写。(关于这个问题,拙著《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论述较详,兹不多赘。
  ) 现在来研究庄子哲学,应是研究庄周及其弟子的哲学,当以《内篇》为主,以《外杂篇》作为参考。  《外杂篇》是庄周学说的发展,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意义。 《庄子》书中,“寓言十九”,关于孔子、老子的故事都不是历史事实。
  《外杂篇》中有许多关于庄周的故事,除了《田子方》篇“庄子见鲁哀公”显然不是事实以外,其余大部分应是关于庄子言行的记载,不应仅仅看作寓言。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庄子哲学的参考。   从《庄子·外杂篇》中关于庄子的故事来看,庄子是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
  有这样一些故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1)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2) 宋人有曹商者,……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首+或者,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3) 这所谓“困窘织屦,槁项黄首+或”,当时曹商对庄子的讥讽。庄子可能从事于“织屦 ”的劳动。 在战国时期,像庄子那样贫穷而不肯出仕的知识分子不少,著名的例子还有陈仲和许行。
  《孟子》云: 仲子,齐之世家也,史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4) 又引匡章说陈仲子“身织屦,妻辟纟+卢”。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田仲《不恃 人而食”。可见陈仲是自食其力、靠劳动维持生活的独立独行之士。《孟子》又云: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5) 许行参加农业劳动,同时也“捆屦织席”以维持生活。
  许行主张君民并耕,反映了农民的观点。 陈仲出身于当权的贵族家庭,但是他鄙弃贵族生活,坚持自食其力。  庄周“困窘织屦” ,与陈仲有类似之处。 《庄子》常引述一些工匠的故事,值得注意。
  如《养生主》篇“疱丁解牛”,《人间世》“匠石之齐,……见栎社树”,《达生》篇“梓庆削木为?”等等,这说明庄子及其 弟子是比较熟悉当时工匠情况的。《庄子》还引述了一些残废人的故事,如《人间世》篇的“支离疏”,《德充符》篇的“兀者王骀”、“兀者叔山无趾”等。
    这些都表现了庄子对社会中下层劳动者的同情。 庄子本人虽然不一定是一个完全自食其力的人,但他是比较接近劳动人民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劳动者的情绪和愿望,既反映了个体小生产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又反映了个体小生产者消沉悲观的情绪。
   庄子严厉地抨击了当时诸侯国君的残暴,如《人间世》篇说:“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  ”指陈任太子师傅的难处:“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他慨叹当时的情况是:“方今之时,仅免刑焉。”(6 )在“庄子衣大布而补之”的故事中,庄子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 邪?”(7)可见他对政治活动是非常厌恶的。庆子更悲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如《齐物论》说:“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他厌倦世俗的钩心斗角的生活,企图摆脱而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最后只能陶 醉于自己虚构的幻境之中。 二相对与绝对——“物”与“道” 庄子在中华民族认识史上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事物、认识、伦理等等的相对性。
    他企图超越一切相对的事物而达到绝对。他不了解绝对即在相对之中,不能脱离相对而存在,于是虚构了一空虚的绝对,因而陷于失误。 今所谓相对,庄子谓之“相待”。(《齐物论》:“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今所谓绝对,庄子谓之“独。(《大宗师》:“朝彻而后能见独。”) 庄子认为,万物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事物的成毁(存在与不存在)也是相对的。  他说: 物固有所然,物因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8)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9) 万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万物有其统一性。
    庄子指出万物差别的相对性,这是正确的;但又倾向于否认差别的实在性,这就不正确的。 老子说:“天下有始。”(10)庄子认为所谓“始”也是相对的。他说: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11) 所谓始并非确定的始。老子说:“有生于无。  ”(四十章)庄子认为所谓有、无,也都是相对的。他说: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12) 无亦非确定的无。万物的差异,所谓始,所谓有、无,都是相对的。但是还有一个绝对,这就是道。以道为绝对,始于老子,庄子加以发挥,他说: 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 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13) 道是“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即宇宙变化过程的总根据。
  道“有情有信”,是客观实在的;而“无为无形”,没有意志,超乎感觉。  道“自本自根”,自己以自己为根据,自己以自己为原因。道在天地之先,是永恒的。总之,道是世界的最高的根源,是绝对的。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尝以心与道对举,他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大宗师》。按:捐是背弃之义,或疑捐应作亻+背,非是。)这就是说,道是不依靠心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庄子又以道为“封”(界限)对立起来,他说:“ 夫道未始有封。”(14)这即是说,道是普遍性的,超越于事物的各种界限。 庄子肯定道是万物的最高根源,是世界的最高实体。
  这道是超越于一切事物之上的,是超越于一切感官经验的。这所谓道,可以说是一个观念性的绝对,是一个虚构的实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哲学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庄子》书中强调道非万物中之一物,《齐物论》说: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室?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 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未始有物”,意谓惟有一道而已。中国古代所谓物,都是指个体的实物而言,不是指今日所谓物质。
  如《秋水》篇云:“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未始有物”不是说惟有我在,或惟有此心。《齐物论》又云: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大小、久暂都是相对的。天地虽大,也可以说与我并生;万物虽多,也可以说与我为一。实际上,天地长久,人生短暂,实不能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繁多,人仅一物,实不能说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否认事物之间的差别,实乃诡辩。但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涵蕴着与我同时存在的还有天地万物,这还是明确的。  如果把庄子的观点解释为主观唯心论,那是没有根据的。
   《庄子·外篇》中也断言天地的本原不是一物。如说: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15)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16) 万物中任何一物都不足以为先在的物物者。
    物物者即使物成为物者,是道而非物。 这道究竟是什么呢?《庄子·外杂篇》中有比较明确的解释,如说: 道,理也。(17) 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18) 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
  (19)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20) 道就是天地万物公共的理,也就是天地万物的必然规律。不得不然即是必然。庄子及其弟子肯定天地万物具有普遍规律,这是深刻的思想;但他们又认为这普遍规律是先于天地万物的,这就陷于失误了。
   庄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的,但是同时也肯定,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后,道即在天地万物之中。  《知北游》记载: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 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禾+弟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 +希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道即在一切事物之中。《天才》篇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道又包 容一切,万物都在道之中。总之,道是普遍性的,庄子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普遍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他认为这个普遍性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  显然,这是一种客观唯心论。 关于道与天的关系,《内篇》明言道先于天地,但《外篇》中却提出了道从属于天的观点。《天地》篇说: 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又《天道》篇说: 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肯定“道兼于天”,即是说自然的普遍规律是寓于物质世界之中的,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庄门后学之中有人转向唯物论,这可以说是庄子学派的分化。
   《外篇》中又有“通天下一气”的观点,《知北游》篇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 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做贵一。 这就是说,世界是一气的变化,万物统一于气。这也是唯物论的观点。应该承认,庄子的后学之中,确有一些唯物论者,他们对于唯物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于庄子的本体论,还有一个问题,即精神在庄学体系中的位置问题。《齐物论》所说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养生主》所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其所谓神,都是指人的精神作用而言。  《刻意》云: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忄+炎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精神四达 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所谓“养神”之神,指人的精神作用而言。这认为精神能够充满于天地之间,有化育万物的效果,这是对精神作用的极端夸张。
    又《知北游》: 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昭昭生于冥冥,友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所谓“澡雪而精神”,这所谓精神亦指人的精神作用而言。
  “形体生于精”,这精与精神是否同一,文义不明。“精神生于道”意义却是明显的,肯定道是精神的来源。   《庄子·外篇》中关于精神的言化,虽然夸大了精神的作用,但仍承认精神来源于道,这是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三、怀疑与直觉——“知有所待”与“体道” 在认识论方面,庄子揭示了人类认识中的一些矛盾,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这在人类认识史上也有重要意义。他看到了感官经验与思维的局限,但又不适当地夸大了局限,认为通过感官经验和思维不可能达到“真知”,只有摆脱了感官经验和思维,才可能获得 “真知”。
    这样,就陷入了反理智的神秘主义的泥潭。 庄子提出了关于认识的有限与无穷的问题。人的智力是有限的,而认识的对象却是无穷的。《养生主》篇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生命是有限的,而可知的对象则是无穷的。对此。  《秋水》篇有更明晰的解释: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却是无穷的。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漫长史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庄子是看不到解决的途径的。   庄子对于当时不同学派的各自坚持其“是非”,很有反感,因而对所谓“是非”发生了果为真是或真非的怀疑。
  他论儒墨的是非道: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21) 儒、墨两家之所以有真伪、是非之争,乃由于双方都是“小成”,即小有成就,各执偏见,再加上各有一些“荣华”的言词,因此就争论不休了。
    儒墨的是非,乃“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即相互以所非为是,以所是为非。 庄子又说: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 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为之道枢。(22) 指出儒墨所非之是、所是之非,莫若以明。何谓“以明”?“明”对“隐”而言,“以 明”即消除隐蔽,亦即“照之于天”,是非之争由于彼此对立,而彼此是相互依存的。
    彼此双方,都自是而相非,综合起来看,彼既又是又非,此亦又是又非。超出了彼此的对立,然后能认识真理。 庄子指出了“是非”的相对性,这是深刻的。他要求消除偏见,这也是正确的。
  但是庄子进而认为真正的是非是无法确定的,于是主张消弭一切是非,就陷于偏谬了。庄子又说: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 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 也,则人固受其黑+甚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 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 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是不是,然不然。
    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 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23) 庄子认为专靠辩论,并不能决定是非,这种看法是深刻的。但他由此断定是非既不能确定,也就无所谓是非,这却大谬不然。
  检验是非真伪的唯一标准乃是社会实践,这是庄子不可能理解的。   是非既难以确定,于是庄子怀疑所谓知识究竟是不是知识。他假托古人的问答指出: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
  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24) “同是”即公认的是,庄子认为这是难以肯定的,而知与不知的区别,也难以肯定。  庄子甚至以为梦、觉也难以分辨。
  他说: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25) 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26) 实际上,觉与梦的区别是明显的。
    如果现实生活是大梦,就必须假定另有一人真我在另一世界中作梦,这是不可能的。庄子对觉、梦提出疑问,但只是作为一个疑问提出来的,还没有断言人生是梦。 庄子对于普通所谓知识表示怀疑,但是他肯定有所谓真知。
  他说: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 ,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27) 知天而又知人,这是“知之盛”,但是这还不一定是真知。  真知是“有所待”的,即有一定条件的。何所待?待于有真人的修养。真人就是超脱了普通情感的人。能达到真人 的境界,则其知就“登假于道”,即上达于道了。
   《内篇·大宗师》有自称“吾闻道矣”的故事,《外篇·知北游》有所谓“知道”、“ 安道”、“得道”,又有所谓“体道者”,(“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  ”)《杂篇·则阳》又有所谓“睹道之人”。
  庄子及其弟子肯定道是可以认识的。“闻道”、“ 体道”、“睹道”,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 如何才能“闻道”呢?必须有特殊的修养。《大宗师》篇阐述这种修养的过程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既遗忘了天下万物,又遗忘了自己的生命,然后能大彻大悟,能“见独”,即直接认识绝对。这种境界,也称为“坐忘”。
  《大宗师》篇又云: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  ” 这种境界,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就是直觉。《外篇·知北游》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所谓无思无虑的知,就是一种神秘的直觉。这种超越思维的直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虚构。 庄子的认识论从揭示人类认识的一些矛盾现象开始,以宣扬超越思维的直觉为归结。  庄子既没有否认天地万物的实在性,又充分肯定道的客观性,所以不是主观唯心论。
  庄子肯定了“闻道”、“睹道”的可能性,所以也不是不可知论。庄子提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深刻问题,这是他在认识史上的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终于陷入失误。在中外哲学史上宣扬直觉的哲学家很多,庄子的学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四、辩证法与诡辩论——“以明”与“两忘” 庄子在《齐物论》篇主张“莫若以明”。“明”对“隐”而言,“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隐即有所障蔽。“以明”即消除障蔽,亦即“照之于天”,这样就可以摆脱一篇之见。
  《齐物论》又云:“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十日 并出,无所不照,就排除一切障蔽了。  “以明”是一种全面观点。“以明”之说可能受到宋钅+开“别宥”的影响。
  《天下》篇曾说:宋钅+开、尹文之学“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逍遥游》篇曾赞扬宋荣子“举世誉子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可见庄子对宋钅+开是有所了解的。 庄子讲“以明”,谈到许多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彼此、生死、是非,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齐物论》又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大小、寿夭都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大的也可谓之小,寿 者也可谓之夭,因为这些都是比较而言的。
   庄子要求全面,揭示了一些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用现在的名词来说,这可以说是他的辩证法观点。  但是,庄子又认为,这些对立面既然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因而也就彼此无别,可以忘掉其间的对立。
  于是他提出“两忘”之说:“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知两忘而化其道。”(28)这就是否认对立之为对立,当然陷于诡辩了。 关于对立面的相互关系,外篇《秋水》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秋水》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禾+弟米 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等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从贵贱来说,每一物都自以为贵而鄙视其它各物为低贱。  从量来说,大小是相对的,大的较之更大的则为小,小的较之更小的则为大。
  从功能来说,万物各有其一定功能而无别的功能。从趋向来说,人们的取舍不同,各有其所然,各有其所非。所然未必然,所非未必非。一切差别都是相对的。但是,在实际上,差别虽然是相对的,也都有其确定性。庄子及其弟子,夸大差别的相对性,从而否认差别的确定性,得出“万物一齐”的结论,这就陷于诡辩论了。
    《秋水》篇提出“反衍”一词,颇有深刻的意义。“反衍” 具有两层含义:(1)事物变化都转向反面;(2)既然事物都转向反面,则彼此没有差别。前一含义是辩证的,后一含义就是诡辩了。
   庄子鼓吹“齐物”,主要是针对“贵贱”、“美丑”等价值差别而言。《齐物论》说: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鱼+酋然乎哉?木处则惴忄+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 食刍豢,麋鹿食荐,虫+即蛆甘带,鸱鸦鼠属,四者孰知正味?猿 +且以为雌,麋与鹿 交,鱼+酋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这里所举的事例,只能证明不同类的生物有其不同的选择标准,不同类的生物有其不同的正处、正味、正色;并不能否认每一类生物有其一定的选择标准。
    庄子要求超越一切相对差别的绝对标准,就陷于虚妄了。 五、必然与自由——“安命”与“自适” 在人生观方面,庄子鄙弃世俗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现在我们讲的自由,庄子谓之“自适”,(《大宗师》:“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 ,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亦谓之“适志”。(《齐物论》:“自喻适志与。”)庄子认 为,人们应当了解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得不然的,从而“安之若命”,而不必有所爱憎喜怒于其间,这样就可以摆脱外物的干扰,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庄子说: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29) 生死、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皆由于命,不必措意。
  儒家宣扬“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但是认为“为仁由己”,贤与不肖在于自己的勉力与否;庄子则以为一切都是命。 儒家不多谈生、死问题,庄子则大谈生、死问题,认为对于生与死应该等量齐观,不必悦生而恶死。
    他说: “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31)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32)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33) 生则有死,犹如昼、夜之变化一样,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因而不必悦生而恶死。  庄子又说: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守也。
  ”(34)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3 5) 未完详见 。

2009-10-31

328 0
    这个要写出来给你貌似比较困难,建议你自己去看看《百家讲坛》的视频,里面有一集是于丹教授的于丹庄子心得。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做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于丹〈庄子〉心得》中,她将主线放在庄子的“逍遥游”上。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于丹认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于丹说,庄子写在书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   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境界有大小: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感悟与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薄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认识你自己: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就会好心办坏事。  我们又经常会被外部评价所影响,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在所谓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总有路可走:庄子借用了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谈笑论生死:庄子之所以能够笑谈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
       坚持与顺应:“内不化”就是不要受变化万千的外部世界影响,“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本性与物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态与状态: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大道与自然:《庄子》寓言故事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奥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