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句读?文言文标点断句的历史情况
古人讲的“句读”,就是今天讲的断句与标点,断句表示语 言中的停顿,标点表示语句的语气。古人称语意已尽处为 “句”,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句子的停顿处,用“j ”表示, “勾”与“句”古代同音。 古人称语意未尽而念诵时须停顿处为
“读”,用“、”表示;“、”,今音“主”(zhD),古音“读” (d6u)。合起来称为“句读”。
上古时代,书籍没有断句标点。所以,古代教育要花比较长 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句读能力。 《礼记•学记》说:“比 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 也。”这就是说,到了年龄才进入学校读书,半年后考核一次, 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断句。《汉书•...全部
古人讲的“句读”,就是今天讲的断句与标点,断句表示语 言中的停顿,标点表示语句的语气。古人称语意已尽处为 “句”,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句子的停顿处,用“j ”表示, “勾”与“句”古代同音。
古人称语意未尽而念诵时须停顿处为
“读”,用“、”表示;“、”,今音“主”(zhD),古音“读” (d6u)。合起来称为“句读”。
上古时代,书籍没有断句标点。所以,古代教育要花比较长 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句读能力。
《礼记•学记》说:“比 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 也。”这就是说,到了年龄才进入学校读书,半年后考核一次, 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断句。《汉书•班昭传》记载,《汉 书》问世以后,后来成为大教育家的马融,曾经向女学者班昭学 习如何阅读《汉书》。
东汉末年的大学者何休在《公羊传序》 中,讥笑某些讲诵古书的先生说:“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 闵笑者,不可胜记也。”直到唐朝,散文家韩愈还在《师说》中 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
汉语书面语从不加标点,到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经过了一个 漫长的历程。
甲骨文,曾经偶尔用分行表示停顿,那谈不上自觉。金文一 般也没有标点。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有的出现了较多的似乎 是断句的符号,但是没有严格的使用体例,不能算作标点符号。
汉朝出现了有关使用标点的记载。《史记•滑稽列传》记 载:“(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 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乙”就是打上 一个钩,但是,它并不是写作时应用的标点符号,而仅仅是为阅 读服务的符号。
现代发现的汉代简册(如“居延汉简”),使用的 断句符号达到了十多种,但是大多数并不规范。直到东汉时期,
许慎的《说文解字》,才记录了“、”和“j ”这两个比较规范的 标点符号。
宋朝的读书人,把j改为圆圈,跟“、”并用。
人们用圆圏 号和点号来标示断句,所以大家又把标点符号叫作“圏点”。圏 和点还常加在句子旁边,表示精彩和重要,相当于现代的着重 号。宋朝人对标点比较重视,也比较自觉。南宋学者毛晃《增 修互注礼部韵略》说:“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 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
”《宋史•何基传》也记载:“凡 所读,无不加标点。”以上史料,说明人们在校勘或阅读古籍 时,已经注意使用句读符号。
到了元朝,句读的观念更加明确。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 会举要》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 以便诵咏,谓之读。
今秘书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 分则点于字之中。”这说明,人们进一步试图把“句”与“读”分
幵。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在私塾教育中对句读符 号的使用提出了要求。
到了明朝,通俗文学作品的书籍,率先普遍使用句读符号。
当时的通俗的小说刻本,往往在句末加上圆圏或者点,以便读者 阅读。当时的刻本,还出现了人名号(在人名右边加一条直线)与 地名号(在地名右边加两条直线)。这些圆圏符号、点号、人名 号、地名号,在近现代被新式标点符号所接受,成为句号、逗 号、专名号。
古代的“句”与“读”,缺乏严格科学的定义与分工。直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出版,引进西方的语法观念,才对 句读作出了比较明确科学的解释。《马氏文通•论句读》说: “辞意已全者,曰句;未全者,曰读。
”语意已尽处为“句”,大 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句子的停顿处,用句子符号表示;语意未尽而 念诵时须停顿处为“读”,用停顿符号表示。不过,《马氏文 通》并没有使用西式标点符号。近代引进西方的标点符号,幵始 于翻译家严复。
古代的书籍既不断句,更不加标点,而且也不分段。这就给 读者阅读古籍增加了不少麻烦。鲁迅先生曾说:“标点古文,确 是一种小小的难事,往往无从下笔。有许多处,我常疑心即使请 作者自己来标点,怕也不免于迟疑。
”(《马上日记》)由于现代 汉语跟文言文距离比较大,又由于文言文没有断句标点,所以, 阅读没有标点的文言文书籍,是现代人继承文化遗产必须解决的 一个大难题。
虽然今天出版的通俗文言文读物,都加了新式标点,好像没 必要学习句读知识了。
其实不然。一是还有大批作品没有标 点,二是某些读物或引文的标点可能有错误,这都需要了解一定
的句读常识,防止可能产生的误读。
训练断句标点能力,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断 句,另一个方面是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此外还要划分段落。
训练断句标点能力的材料,就是没有断句、没有标点,更没 有分段的古文。这种保留古籍原始面貌的古文,叫作“白文”。
现代著名文学家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与朱自清先生,为了帮 助青少年提高阅读能力,曾经合著《精读指导举隅》一书。
他们 在前言中说:“现在的书籍报刊都分段落,加标点,从著者方面 说,在表达的明确上很有帮助;从读者方面说,阅读起来可以方 便不少。可是,练习精读,这样的本子反而把学者的注意力减轻 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标点,就随便看下去,不再问为什么要 这样分,这样点,这是人之常情。
在这种常情里,恰恰错过了很 重要的练习机会。”两位先生设想,最好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 分段、不断句、不标点的本子,让读者先预习,自己进行分段、 断句和标点;一种是已经分段、断句、标点的本子,让读者进行 对勘,发现自己分段、断句和标点方面的错误。
他们认为,这样 做,对于学习者可以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与朱自清先生的设 想,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断句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具有阅读文言文的初步基础,即掌 握一定的词汇量与最基本的语法、修辞以及文字、音韵知识。
我 们必须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断句。
训练断句标点能力,应该由易到难。首先,应该阅读一定数 量的已经经过现代学者断句标点的文言文,打下基础。然后,自
己给没有断句、没有标点的“白文”进行断句、标点;自己断句 之后,再参考已经分段、断句、标点的文本进行对勘,发现自己 分段、断句和标点方面的错误。
训练断句的“白文”,也应该循 序渐进。例如,幵始时,可以选择短篇而情节有趣的白文,进行
训练。
给一篇白文断句标点,当然要从全局入手。断句前,把全文 多读几篇,逐步领会其大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此 外,还必须熟悉历史知识、文化背景,做到知世论文、知人论 文。如《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评价屈原的遭遇与人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沣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 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这段话的前16个字,有人断为:“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 疏,濯淖污泥之中。”这样的断句,应该是错误的。因为它犯了 三个错误•。一是没有照顾全篇的用词习惯。因为,全篇中其他的 “疏”都作“疏远”解释,不作“疏忽”解释。
二是没有考虑句 式的完整。把“自疏”断幵,属于上句,下句便没有谓语了。 三是没有体会屈原不同流合污的性格,把他看成了一个怕有所疏 忽而谨小慎微的君子。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十个字,竟 然有两种断句、三种解释。
第一种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这种断句又有两个不同的解释,关键是对“可”的解 释,一个把“可”解释为“可能”,即孔子认为,当权者不可能使 大部分民众懂得大道理,只可能使民众跟随自己行动;另一个把 “可”解释为“容许”,即只容许民众听从自己的指挥,不容许 民众懂得其中的道理。
第二种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这是梁启超先生在《孔子讼冤》中的断句,他并旦解 释说:“义即关于君主立宪。民众已有此知识,就立刻实行之; 民众尚无此知识,就幵发民智,创造条件,准备尽速实
行之。
” 梁启超先生实际上把“可”解释为“认可”的意义。这两种断句 与三种解释,意义迥然不同。梁启超先生的断句与解释,是为了 寻找改良主义的依据,把孔子近代化了;第一种断句的第二种解 释,具有专制主义的愚民倾向,也不符合孔子提倡教育民众的主 张;只有第一种断句的第一种解释,反映出孔子虽然主张幵发民 智但是又具有轻视普通民众的观点。
我们赞成第一种断句的第一 种解释,因为它比较接近孔子的思想与当时的思想环境。
幵始断句时,遇到比较艰难的篇章,也可以先请内行点拨其 大意。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就不会发生巨大的差 错。
遇到篇中最难的地方,也可以首先绕过,最后集中精力处 理。也许把全篇断句标点之后,这最难的地方就可以迎刃而 解了。
断句,除了从全局入手,也可以首先掌握一些简易可行的方 法。包括:根据用词断句,根据句法断句,根据全文特点断
句等。
第一,根据用词断句。
1。 句末语气助词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句末语气助词是用来表 示陈述、疑问、反问、感叹、祈使等语气的。常见的有:也、 矣、耳、乎、耶、欤、哉、兮。
“矣”在句中陈述有发展变化的事情,表示已然、必然或将 然,相当白话文的“了”。
“也”在陈述句中的基本作用是判断
静止性的事情,“也”还可以表示感叹、祈使、疑问、提顿等语 气。“耳”表示肯定或限止语气,表示限止语气时相当“而
已”、“罢了”。 “乎”、“耶”(邪)表示疑问,“欤”(与)表
示商度。
“哉”、“兮”表示感叹,基本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啊”。如:
① 今日病矣,佘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②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Q (《左传•曹刿论战》)
③ 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表示感叹)
④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表示祈使)
⑤ 何为不去也?(《礼记•檀弓下》)(表示疑问,相当
“耶,,)
⑥ 为其来也,臣请縛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晏子使 楚》)(表示句中的停顿。
)
⑦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⑧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 传》
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⑩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韩愈 《祭十二郎文》)
⑪王之所大欲,可得闻欤?(《孟子•梁惠王上》)
⑫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蔺列传》)
⑬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 庚寅吾以降。(《离骚》)
句末语气词往往连用,更加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语气助词 连用时,意义重点一般落在后面的那个助词上。如:
⑭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⑮其可怪也与?(韩愈《师说》)
⑯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⑫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
例句中的“也哉”、“也与”、“也已矣”、“焉耳矣”,都 是语气词连用。
2。 句首常用字词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句首的音节助词,古代 称为“发语词”,是文言文特有的一种助词。
主要有“夫”、 “盖”、“唯”等。“夫”多与发议论有关,“盖”与委婉的猜 测、祈使有关,“唯”与表示希望有关。这类词,有的语法学家 将它们划归语气助词,称为句首语气词。如:
⑱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 蔺列传》)
⑲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⑳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句首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岂”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 道”,可以帮助断句。
如:
㉑曰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句首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可以帮助断句。如: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孟子•梁惠王
上》)
⑬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礼 记•檀弓下》)
⑭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韩非子•喻老》)
⑮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
(《史记•刺客列传》)
以上各句中的“今天”、“昔者”、“今”、“俄而”、
“曩”、“久之”、“既已”等都是表示时间的词。
专有名词与代词,往往充当主语,出现在句首,或充当宾 语,出现在句末,都可以帮助断句。
如: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 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这个句子中出现的七个人名都作主语,出现的九个书名,一 个作主语,八个作宾语。
文言文没有表尊称的专门对称代词“您”,但是具有很多表 示尊称(对称)与谦称的其他词语。
尊称的词如:“公”、
“子”、“君”、“先生”、“夫子”、“足下”、“阁下”;谦 称的词有“臣”、“仆”、“妾”(女人专用)等。这些表示敬称 的代词,往往用在句首。如:
⑳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列子•说符》)
3。 感叹词可以帮助断句。感叹词一般都独立运用,与前后的 字词分幵。如:
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者哉!(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㉛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 淹《岳阳楼记》)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⑬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
勃《滕王阁序》)
4。 表示列举的数词、方位词等可以帮助断句。如:
⑭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尚书•洪范》)
⑮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
政》)
⑯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萄、汉中 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 固。”(《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5。 连词连接句子与段落时,可以帮助断句。
如:表示递进的 “犹……况……”、“尚……况……”;表示假设的“若……
则”、“诚……则”、“信……则”、“苟……则”;表示条件的 “非……不……”、“则”;表示选择的“宁……不……”、“与 其……无宁……”、“……抑……”;表示转折的“然”、“然 则”、“然而”;表示原因的“之所以……”、“故……”等等。
6。 表示说话的词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中常用的表示说话的 词是“曰”,还有“云”。如《庄子•秋水》篇中的著名故事
“濠梁观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
是 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 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第二,根据句法断句。
1。整齐句式可以帮助断句标点。汉语的特点是讲究音韵的整
5雄鄕够热游
齐铿锵,所以文言文往往使用整齐的句式,特别喜欢使用四字 句、对仗句、重复句。
如: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借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 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2。文言文中有许多习惯句式,可以帮助断句。最常见的有, “者……也”表示判断、肯定;“不亦……乎”、“无乃…… 乎”、“得无……乎”、“抑亦……乎”等,表示揣测、商度; “如……何”、“奈……何”、“何以……为”、“何……为” 等,表示疑问;“何其……也”、“一何”等,表示感叹。
女口: 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其如就死地何?(马中锡《中山狼传》)
⑫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第三,有些特殊的文体,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中国古代韵文很发达。韵文是押韵的诗辞歌赋,还包括一些
歌诀。韵文的断句,主要看两个条件,一是用韵,二是句式。 可以借助韵脚与句式断句,这踉散文相比,是一个有利于断句的 条件。
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是古代的格律诗,字数、句 数、句式与韵脚都固定,而且,近体诗有诗律,词、曲有词谱和 曲谱。
我们只要熟悉了近体诗体裁,利用词牌与曲牌知识,就不 存在断句问题。
古代的乐府诗、古体诗,是自由体诗歌,没有固定的字数、 句数、句式与韵脚。因此,给这些诗歌断句,略有难度。如七 言古诗的情况就比较复杂。
有的七言古诗,句子参差不齐,如李 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的七言古诗,不是双句押韵、换 韵,而是三句换韵,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 征》。由于少量古诗不是双句押韵,而且由于古今语音变化,韵 脚字可能看错,所以容易出现断句错误。
如:明朝性灵派(公安 派)主将江盈科《雪涛阁集》中,有一首古体诗《郢中歌送金老 师》:
楚天历落千峰紫,夫子驱车渡江让。楼头黄鹄引双旌,洲 前鹦鹉停孤舣,楚中父老惊且喜。屈指寥寥十载前,天回奎壁 光南鄙。
三湘七泽春风里,千门万户森桃李。桃李阴阴花满 蹊,春风忽返钱塘水。家尸户祝思夫子,使车再南非偶尔。冯 夷击鼓纷来迎,湘灵鼓瑟遥相俟,澧有兰兮沅有芷……
有人错误地断为:
楚天历落千峰紫,夫子驱车渡江让。
楼头黄鹄引双旌,洲 前鹦鹉停孤舣。楚中父老惊且喜,屈指寥寥十载前。天回奎壁 光南鄙,三湘七泽春风里。千门万户森桃李,桃李阴阴花满蹊。 春风忽返钱塘水,家尸户祝思夫子。使车再南非偶尔,冯夷击
鼓纷来迎。
湘灵鼓瑟遥相俟,澧有兰兮沅有芷……
发生错误断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原诗或两句一换韵,或 三句一换韵,而标点者按照通常两句一换韵的格式进行断句;第 二,原诗用的韵脚字“紫”、“扯”、“舣”、“喜”、“鄙”、 “李”、“水”、“子”、“尔”、“俟”、“芷”,都是上声 字。
标点者没有认真推敲韵式和韵脚,所以就发生了断句错误。
辞、赋,是特殊的诗歌,它基本押韵,句式散文化而又比较 整齐。断句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幵 头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骈文,是通篇使用对仗句的文章,特别喜欢使用四字句与六 字句,所以,又叫做“四六文”。这个特点,有利于断句。
且看 王勃《滕王阁序》幵头几句: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Q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 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Q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 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
骈文断了上句,就不愁断下句;断了下句,也可以反推上 句。现在,虽然骈文用得很少了,但是,跟骈文相近似的对联, 却到处可见。而且,对联在书写时是不断句的。我们出外旅 游,看到名胜古迹上的对联,都是不断句的。
看到这些对联,我 们可以根据给骈文断句的方法断句,即:断了上联,可以推断下 联;断了下联,也可以反推上联。
给文言文断句时,还要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给文言文加上 标点符号,必须符合当代标点符号的规范。
近代引进西方的标点符号,幵始于翻译家严复。严复1904年 出版《英文汉诂》,首先使用西方的标点符号。但是,中西语言 文字有巨大差异,所以不能机械地搬用西方的标点符号,必须中 国化。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 等联名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 一次大会上议决。
1920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行。当时颁布的 标点符号共有十二种,包括: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 叹号、弓丨号、破折号、夹注号、删节号、私名号、书名号。这个 为汉语书面语所设计的标点符号,是符合实际的,它与拉丁化文 字的标点符号的差异也很明显,如句号就明显不同。
这个方案中 的点号、句号、专名号实际上是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传统。
后来,人们对这个方案进行过多次修改与增删,才成为我们 现在正在使用的汉语书面语的标点符号。比如:“点号”改名为 “逗号”;“夹注号”改名为“括号”;“删节号”改名为“省略 号”;“私名号”改名为专名号,后来又废除了;着重号、顿号、 间隔号,则是后来加上的。
又如:书面语由竖排改为横排,引 号、书名号的形式也都相应地改变了。
当代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 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书名号、间 隔号、着重号。
熟悉现代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是小学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
应该完成的事情,大部分读者都已经掌握,所以本书不再介绍。 我们只讲给文言文加上现代标点符号时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冒号与引号的使用
冒号的主要作用是提示或总结,引号的主要作用是标志 引文。
冒号之前,一般有“曰”、“云”、“谓”等字。冒号后的 引文,放在弓丨号(双引号)内,弓丨文末的句号也要放在弓丨号内。
如果“曰”、“云”、“谓”等字后面没有加上冒号,弓丨文末 的句号(或逗号、分号),则放在引号的外面。
双引号中又有引文,则使用单引号。例如《论语》中的“公 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这几句,就应该作如下的标点: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
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直接引文,必须核对无误之后才能加上引号。无从查对的引 文,最好不加引号。古人引用前人的话语,多凭记忆,踉原著往 往有出入。对于这类引文,一般不加上引号,只可以在前面加上 冒号。
间接引文不加引号。如果前面有“曰”、“云”、“谓”等 字,可以加上冒号;如果前面没有“曰”、“云”、“谓”等字, 则不加冒号。冒号后面的间接引文,必须全部引用完毕之后,才 能加上句号;中间只能加逗号或分号。
例如黄宗羲《原君》引用 历史事件比较多,可以灵活处理,有的应作直接引文处理,有的 应作间接引文处理。且看其中的这几句话: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
我家。
“昔人”指南朝刘宋王朝的末代皇帝宋顺帝。
《南史•王敬 则传》记载,他被逼出宫时,哭泣感叹说:“惟愿后身,生生世 世不复天王作姻缘。”引文跟原文区别比较大,前面又没有 “曰”字,宜作间接引文处理。“毅宗”,指明朝的末代皇帝崇 祯皇帝。
《明史•公主列传》记载,李闯王进入北京,崇祯用剑 砍伤女儿长平公主,说:“汝奈何生我家?”《原君》写在《明 史》编成之前,可以看成直接引用崇祯的话,不一定跟《明史》 字句相同,而旦,引文前有“曰”字,应作直接引文处理。
所 以,我们认为这几句话应该这样断句: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
生我家?”
引号还具有标示特殊词语的作用。如: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二)书名号的使用
书名,用《》号。书名中又有书名,使用〈〉(单书名 号)。古代习惯的对某书的称呼,也可以使用书名号。如《诗三 百》即指《诗经》。
书名连篇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幵。
如:《左传•隐公元 年》、《战国策•魏策四》。如果书名与篇名连在一起省称,则 不要间隔。如:《汉志》是《汉书•艺文志》的简称,不要标成 《汉•志》。
还有两书共用书名的情况,只在共用部分加书名号。
女口 : “新旧唐书”,可以标为“新、旧《唐书》”,不标为“《新》 《旧唐书》”。
有些在古代并不是书名,而是几本书的合称,不宜用书名
号,即使要加上标点,也只宜加上引号。如:“五经”、“四 史”。
(三) 关于专名号
除书名外,人名、地名及其他专名,当代书籍一般不加专名 号。但是,在整理某些古籍时,为了使人名、地名及其他专名更 加醒目,也可以按照规定使用专名号。
(四) 分号的使用
分号用在分句之间。
遇到排列的句子多,已经使用了逗号, 为了能够使层次更加分明,或者能够突出对偶特点,就要使用分 号。如:
① 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 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宋濂《秦士录》)
②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曰欲颓,沉鱗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如果遇到几个单纯的分句并列,只需要使用逗号,就不必使 用分号。
如:
③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 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 子兵法•谋攻》)
遇到几个分句并列,而这几个分句最后有共同的结束语句, 如果要使用分号,那么,就在共同的结朿语句之前使用冒号。
否 则,就只能使用逗号。如:
④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这是因为例句中的“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个结束语句,不专 属于最后的那个分句。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现代的文章家、作家 们,使用标点的习惯,各自也存在差别。那么,不同的人给古代 作品进行断句标点,就更不会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给同 一篇作品进行断句标点,在今天也许不会完全同于昨天。
这是因 为,标点符号的本质是帮助表情达意。所以,只要不损害表情达 意,就应该允许使用标点的灵活性。如《墨子•公输》:“荆之 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 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 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榧、楠、豫 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如果不使用分号,也可 以使用句号标点:“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 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 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 松、文梓、榧、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