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考生志愿填报我是内蒙古考生
填报志愿前,须调查掌握哪些资料:
(1) 详细了解当年本省(市、区)共招生多少人,其中文史类(含外语类)、理工类各招多少人;本省院校招多少人,外地院校在本省(市、区)招多少人;每一类院校(重点、一般、大专)各招多少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招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2) 调查过去本省(市、区)高校每年的录取率是多少(每年有多少考生参加了高考,录取了多少人,计算其录取率,即几个考生录取一人);了解每年本省(市、区)文、理大类各录取了多少人;再看自己所报的科类中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院校各录取了多少人。
(3) 调查前两年本省(市、区)文、理大类的录取分数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全部
填报志愿前,须调查掌握哪些资料:
(1) 详细了解当年本省(市、区)共招生多少人,其中文史类(含外语类)、理工类各招多少人;本省院校招多少人,外地院校在本省(市、区)招多少人;每一类院校(重点、一般、大专)各招多少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招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2) 调查过去本省(市、区)高校每年的录取率是多少(每年有多少考生参加了高考,录取了多少人,计算其录取率,即几个考生录取一人);了解每年本省(市、区)文、理大类各录取了多少人;再看自己所报的科类中重点院校、一般院校、专科院校各录取了多少人。
(3) 调查前两年本省(市、区)文、理大类的录取分数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档次和冷热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有的院校和专业长热不衰;有的则是一年冷一年热;有的呈上升的趋势;有的逐年下降;有的每年录取分数都偏低。
(4) 了解考生本人所处的竞争地位。1996年前我省填报高考志愿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进行的,这种做法模糊了考生成绩在群体中的位次。考生填报志愿往往只能根据高中阶段模拟考试名次及本校历年来升学数量来进行。
我省实行标准分数后,1997年起改变了填报志愿办法,即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这样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参照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位次,有选择地填报志愿。
宏观预测填报大势
(1) 宏观预测本年度考生中本人所报科类可能录取的人数。
在本省本地区高中毕业生人 数及高校招生计划变动不大时,可以根据前两年文、理大类录取的人数,宏观预测一下本省本地区各类考生有可能录取的人数。
(2) 根据公布的考生高考成绩,找到考生自己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恰当估计自己能报哪一档次的学校。
(3) 综合考生的各种实际情况选择、填报具体院校和专业。选报志愿既要看成绩和可能,又要看考生的志趣、特长、性格以及身体条件,更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以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也便于自己毕业后好就业。
只要吃透了高考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精神,掌握了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切实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摆正国家需要与个人志愿的关系,就不难填出“命中率”高的志愿。
如何选报第一、二、三志愿,提高命中率
(1) 录取时,招生部门是按计划根据招生学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向招生学校投放档案的。
如果第一志愿的上线人数超过了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校就不再要第二志愿以后的考生档案了。学校只有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才提取第二志愿以后的考生档案材料。从山东省1997年的实际录取情况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近80%。
同时,高等学校也大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因此,考生必须慎重选择第一志愿。如果不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填报的志愿偏高,一旦第一志愿不被录取,就容易造成高分低取,被录取到二、三类的院校和专业;或者出现“坐滑梯”的现象,一落到底,走服从分配的路子,结果被录取到与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不符的专业,有时甚至还可能落榜。
所以说,选择第一志愿必须十分慎重,必须慎而又慎。
(2) 相邻志愿间一定要有梯度。要拉开志愿间的档次,这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能否考上大学的利害攸关的问题。我们讲要注意选报好第一志愿,提高第一志愿的命中率,但这毕竟是要争取的事,并不等于现实。
因此就要做好第二手的准备,万一第一志愿录取不了,还要争取第二、第三及以下志愿能被录取。因为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报考的人数多少不同、各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同,所以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录取梯度。报考者志愿的确定应相应排出一个合理的从高到低、由“热门”到“冷门”的梯度,这样就会使录取的机会增加,志愿的命中率就会更高些。
例如,某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A校,那么第二志愿就不要报考与A校录取分数线相同乃至相近的学校,更不能报考录取分数线更高的学校。这时,应报考录取分数线略低一些的学校。到底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高,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低呢?当年的情况在填报志愿时谁也不可能知道,但这又不是绝对一点信息也没有,根据前几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只要稍微用心揣摸一下,还是能大体推测出来的。
至于个别学校录取分数线波动较大的情况毕竟是极特殊的,而且一般是在某地招生数量比较少或当年招生专业调整较大的学校,招生数量较大的学校一般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所填的同批志愿,第一志愿应当是录取“层次”较高的学校,其他志愿应由高到低,降幂排列,不能填成“平列式”,也不能填成“波浪式”,更不能填成“升幂式”,而应使自己所报的志愿顺序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坡度。
要提高“命中率”,不但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坡度”,填写同一学校中的两个专 业间也应有“坡度”。在以往的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选报的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结果未被录取,被淘汰的原因就是所填的两个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没有达到所填专业的要求,且不服从调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填报志愿偏高而且没有“坡度”因而未能被录取的原因。
一、根据体检结果填报志愿
高校录取学生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身体状况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格检查结论填报,切不可不顾自己的体检结论而想报什么就填什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列举了不能录取的疾病或生理缺陷,主要是传染病、精神病、内脏或器官方面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学习;体检标准还列举了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所限报的专业。如果属于第一类,为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填报志愿。
如果属于第二类,为体检合格但限报某些专业时,考生报志愿一定要避开这些限报专业,否则你填报了因身体受限不能录取的专业,就很可能被转到其他专业甚至导致落榜。如某考生有色弱,却填报了电子通信类专业,其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因此,考生要认真分析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要充分了解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根据自己体格检查情况确定可以报考哪一类学校和专业,切忌填报限考专业,以免失去升学机会。
二、莫忽视提前单独录取志愿的填报
按国家规定,军事、公安、武警、体育、艺术类高等院校采用单独提前录取的办法,在其他院校录取之前进行。
提前单独录取一般采用“一次投档“的方式,即:凡第一志愿报考提前单独录取院校的考生,只要考试成绩进入规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档案材料全部一次提供给这些院校,由学校审查录取。提前单独录取院校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档案全部退回招生办公室,重新整理后,参加下批提档,因此不会影响以后各批院校的录取。
可见,考生如报考了提前单独录取的院校,等于增加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不要忽略细枝末节
填报志愿前,在院校类别上,考生要弄清哪些是理工类,哪些是文史类,哪些科类文理科考生可以兼报,哪些不能兼报,考生要注意不能跨类填报。
在录取顺序上,要弄清哪些院校或专业是参加提前录取的,考生要以我省《招生考试报》 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不能填错,否则无效。在录取范围上,考生要分清哪些院校在全省范围招生,哪些院校在市(地)范围招生。
在性别上,少数院校或专业要求只录取男性考生或女性考生,或男女有一定比例;还有某些学校或专业对身高、体重等有一些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考生千万不能忽视。疏忽大意,填错志愿,将会影响自己被录取。
正确对待“是否服从分配”一栏
“是否服从分配”一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当你所报各个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你所报的各个专业均未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
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都是有限的,如填了“同意服从分配”,就会增加上百个院校、几十个专业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具体填写方法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明确表态:“是否服从分配”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均作为“不服从分配”对待。
第二, 具体表态:一些大学欢迎同学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的意向顺序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使有关院校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第三, 范围表态:也可以填成服从哪一类的院校或除XX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总之,填报高考志愿对青年学生来讲,可以说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而这一选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终生所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及其未来的发展,所以必须慎重。一般说来,只要按照以上原则和方法填报,相信是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录取到比较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的。
高考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写
填报志愿要求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写,并注意要将学校名称、代码及专业名称、代码都填写清楚、准确。
一、端正思想,合理选报专业
各种各类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专业生源均衡,考生志愿分布合理,对高校招生工作以及今后的大学生培养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同样也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录取,有利于考生进入高校后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是,在近几年招生中,却出现了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有的学校(专业)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或无人填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同时,又受一些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只考虑报考那些毕业后工作环境舒适、收入丰厚的专业,不愿意报考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艰苦一些的学校及专业,使得报考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外贸等所谓“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的考生过于集中,报考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煤炭、化工等“冷门”学校和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少。
事实上,“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常常因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前些年,许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我国最需要最吃香的专业是金融、外贸、公关文秘、经济管理等专业。于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宁可降格以求。
但没有料想,几年后的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昔日的“热门”专业变成了今日的长线专业,而原来许多考生和家长唯恐躲避不及的师范、农业经济、畜牧、兽医、蔬菜等专业反而成了灸手可热的短线专业。
报考志愿时的专业选择与未来就业有关,但还不等于未来职业的选择。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企事业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的“冷”与“热”会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的专业选择只是未来职业的性向选择,是为未来从事的工作选择一条学知识打基础的途径。
大学中的专业教育不等于职业培训。目前大学的办学模式多以理论研究、方法传授为主,更多的职业岗位知识需要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几年的大学生活获得的是开启未来的钥匙,创造未来的思想和工具。
高考选择的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考生通过进一步深造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成为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重要,行行都在呼唤人才的到来,关键看你能不能在这方面冒尖成才。高校招生列出的专业不能覆盖每一行。
在所有的招生专业中,都会有它存在和发展的几条硬道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存在着老化的趋势,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迅速发展。一些新上专业存在着新瓶装旧花的弊病。
这些将会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完善。高校教育改革将逐步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移。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新专业层出不穷,旧专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目前有些高校在招生时已不分具体专业,而只分大的系列、学科(如浙江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
因而,选择专业,考生不可固执一端。
考生选择专业志愿,必须考虑到这些现实的复杂性、可变性。从长远着眼,以务实的精神,在充分考虑国家需要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选报合适的专业。
但适合自己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今天的或明天的“热门”专业,考生要切记这一点。
二、"热门"与"冷门"
(1)所谓的热门专业,现在还并不是完全按市场规律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下,“热”与“冷”总是相对的。
一个时期的“热”,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时期的“冷”;“热”的高峰就是“冷”的开始。专业的“冷”与“热”也符合这一规律。 我国人才市场刚刚开始兴起,还谈不上进入广泛意义上的人才流通。“热”与
“冷”一厢情愿的成分比较重。
个中情况从大学生毕业分配就可略知一二。如前几年招生时一直“热”而不衰的财税专业,可是到毕业分配时,又有几个佼佼者能找到如意的工作呢?再如,近几年普通高考中金融、电力、医学、政法、铁道、保险、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热”得不能再热,可到头来,毕业时能有好去处的也实在寥寥无几。
另外一些前两年需求量较大的新闻、经济管理、文秘等专业,在近两年,由于许多学校一哄而上,也已开始出现由“热”转“冷”的势头。
“热”中有“冷”,从“热”到“冷”,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计划招生的体制下反映出来比较慢。
按照权威人士预测,周期一般在6-8年。考生可以简单推想一下,未来的“冷”“热”会倾向谁边,不要一味求“热”。
(2)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所谓冷门专业,主要是人们认为毕业生所学专业在就业时安排比较困难,和一些工作较艰苦或经济收益比较低的行业。
总体上讲,计划招生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正如热门专业“热”中有“冷”一样,冷门专业也会由“冷”变热”。如前些年师范类专业曾一度备受冷落,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报考师范的考生不断增多,到如今已从冷门演变为热门。
再如焊接、铸造、轧钢等专业, 前些年考生认为是冷门,不大乐意报考,不曾想这些专业在毕业时却成了“抢手货”,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十分欢迎,而且个人经济收益也相当不错。从实际例子看,有的考生选择了冷门专业,尽管未当上热门专业的“凤尾”,却当上了冷门专业的“龙头”,几年学习下来,成为该专业的尖子生。
再说,目前部分企业的不景气,并不等于未来企业永远不景气。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企业现在不景气,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缺乏大量的人才,正是因为它们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管理者、工程师。
“冷”中寓“热”,真正“热”起来,当然还需要一些条件和时间。
这就更需要考生有长远的发展眼光,需要一批有志者大胆地去闯。
(3) 选报热门专业也要讲究“技巧”
经过综合平衡,如果一定要选报热门专业,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
被一般人列为热门的专业不会太多,否则就不会称作热门。
在不太多的专业里面让众多考生来选,禁制肯定很多。为摆脱禁制,只有“冷”“热”结合,才可以集中精力选择几个热门专业,然后搭配选择几个被称作冷门而自己又比较喜欢的专业。如选报邮电类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兼选几个电子类专业、管理工程类专业;选择铁路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选择几个物理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等。
(2) 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有机结合
选择志愿时,个人可以尽管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填写。但志愿表上明确到学校、专业的志愿毕竟有限,不能够把要表达的志愿全部表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招生部门在选报专业后加了一个“专业是否服从”栏,并在选报学校后加了几个“类服从”,以便让考生尽可能多地向招生学校描述个人的选择意向。
考生
在所填专业、学校外,如果服从国家需要,则可以填上服从分配,或填上在某几类专业中服从分配,实现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如果考生单以个人意向坚持报个别学校或专业,不服从国家的其他安排,就只能是冒险一搏,结果到头来吃大亏的还是自己。
(3) 选报热门专业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成绩
热门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最好避“热”就“冷”。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
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为保热门专业而降格选报,在本科热门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学校的机会,以保专科第一志愿的实现。结果致使部分专业较好的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还要高,造成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倒挂。
这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意志很坚定,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和身份。这是因为,本科院校中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相近专业多的是,何必舍本求末呢?
(4) 要充分了解热门专业的行情
由于热门专业的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形势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
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热”,也不是所有专业都吃“香”。“香气”主要来自:a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b毕业后的工作情况;c工资待遇;d发展趋向;e人事环境;f在社会上的地位。
考生应主要从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来考虑选报志愿。
文理报考咨询
一、文科:
1 、大学文科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根据原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7月颁布)的划分标准,大学本科的学科专业设置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门类;第二层次为学科类;第三层次为专业。
(1) 大学文科目前有六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2) 各学科门类又包含着几个学科类,具体划分如下:
哲学:哲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经济学: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法学: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
教育学:教育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体育类;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艺术类;
历史学:历史学类,图书信息档案学类。
(3) 各学科类下又分为各具体专业,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共设有504种招生专业,其中文科191种。
2、近几年新增较快的文科专业有哪些?
随着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专业,许多学校也争相上了一些新专业。
据有关资料透露,近几年新增较快的文科专业主要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经贸俄语,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宾馆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公共关系,文秘,涉外文秘,税务,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与历史文化,社会保险与管理,经济信息与情报等。
二、理科:
1、大学理工科目前设置的主要学科和专业
大学理工科目前有四大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一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二级学科,如理学,下设有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等16类二级学科;工学,下设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电工类等22类二级学科;农学,下设植物生产类、环境保护类、水产类等7类二级学科;医学,下设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等9类二级学科。
各二级学科又设有若干个专业。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在二级学科下面。如工学设了22类二级学科,而每类二级学科又设了若干个专业:如工学的地矿类,下设了地质矿产勘查、应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11个专业;材料类下设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腐蚀与防腐等12个专业;机械类下设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热加工工艺与设备、铸造、化工设备与机械等17个专业。
再如医学的预防医学类,下设了预防医学、环境医学、卫生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5个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是选择设在二级学科以下的专业填报的。理工科考生可以填报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各专业。目前,我国共设有504种专业,其中理工科共设313种专业。
在理工科313种专业中,理学设55种专业,工学设181种专业,农学设40种专业,医学设37种专业。
2、近几年新增较快的理工科专业有哪些?
近几年,理工科的生物工程类专业、计算机及电子方面的专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以及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有较快的增长。
由于过去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沿袭了原苏联的模式,对于工科来讲,一般按生产流程设置专业,专业面窄,适应性差,专业常常与岗位、职业相混淆。近几年,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和不断完善,对大学生的质量,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要求,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欢迎。
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国家实行了专业合并、拓宽,由原来的813种专业减少为现在的504种专业。
3、 哪些专业对考生的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
目前,高校招生都在争取较好的生源,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起点。
因此,招生时,各学校除了看重总分外,有些专业也往往对单科成绩有更高的要求。有时,总分相等甚至稍差一点,只要达到投档线,学校却往往喜欢录取一些单科成绩比较突出的考生。例如哲学、法学、管理、财会等专业对数学的成绩比较看重,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专业则对历史和政治课成绩要求较高,文秘、公关、外语等专业则对语文课成绩有特殊要求。
另外,各专业都对外语成绩比较看重。
三、文理兼报
1、哪些理工科专业文科考生可以兼报?
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少量的理工科专业可以兼收文科考生,如工学机械类的工业设计专业、管理类的技术经济专业等。
部分高校从学科交叉和培养人才角度考虑,对少量专业规定文理考生兼收。一般说,学校在招生简章中会注明文理兼收的专业名称和招生人数,有兴趣报考理工科专业的文科考生,可以根据当年各校招生简章选报。
2、哪些文科专业理工科考生可以兼报?
最近几年,高校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文科专业开始兼招一部分理工科考生。
这类专业主要有:哲学、管理、财会、外语、信息、档案等。有兴趣报考文科专业的理工科考生,可以根据当年各校招生简章填报这类专业。
哪些专业对考生的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
各校都普遍重视生源质量。
因为考生素质高、基础好,不仅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而且也有利于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起点。招生时,各学校除了对总成绩看重之外,对各科成绩也会根据专业特点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工学各专业对考生的数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成绩比较注重;理学类根据专业特点对考生的各种成绩有相应的要求,如数学类各专业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物理类各专业对物理成绩要求比较高,环境科学类各专业对化学成绩要求比较高;医学类和农学类大部分专业对考生的化学和生物成绩要求比较高。
当然,对于医学类的放射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等专业,考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也被看重。另外,各校对外语成绩都普遍重视,许多学校还规定考生的外语成绩不能低于一定的标准。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