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修撰历史方面有何差异?
麦报纸刊登的以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为主角的政治讽刺漫画引发了轩然大波,它烧遍全球,示威抗议游行从北非的埃及、中东的加沙走廊、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蔓延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尼。 全球穆斯林教徒都为嘲讽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而热血沸腾,示威抗议演变成暴力冲突,流血事件更是时有所闻,让人不禁反思曾经备受批评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是否早已预示了21世纪的一个现实。
“我们的外交政策象蒙着眼睛在黑暗中摸索一般,对于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鸿沟毫无警觉。 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国家当然是有许多不满(grievance)的,不承认这一点的人就太傻了。”阿...全部
麦报纸刊登的以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为主角的政治讽刺漫画引发了轩然大波,它烧遍全球,示威抗议游行从北非的埃及、中东的加沙走廊、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蔓延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尼。
全球穆斯林教徒都为嘲讽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画而热血沸腾,示威抗议演变成暴力冲突,流血事件更是时有所闻,让人不禁反思曾经备受批评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是否早已预示了21世纪的一个现实。
“我们的外交政策象蒙着眼睛在黑暗中摸索一般,对于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鸿沟毫无警觉。
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国家当然是有许多不满(grievance)的,不承认这一点的人就太傻了。”阿拉伯裔美国人学会(The Arab American Institute)创办人兼会长詹姆斯·佐格比博士(James Zogby)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这样的情形下所做的最糟糕的事了,加上欧洲社会对待移民的态度,以及美军在关塔那摩海湾(Guantanamo Bay)监狱的所作作为等等,我们就象在火上浇汽油一样。
”
《华盛顿观察》周刊阿拉伯语姐妹刊《华盛顿报道》(Taqrir Washington)的埃及裔主编穆罕默德·埃门沙维(Mohamed Elmenshawy)作为媒体人,相信《日德兰邮报》刊登漫画的初衷不在于刻意挑衅穆斯林,制造事端,但是身为穆斯林的他也深觉被漫画冒犯。
但他强调,伊斯兰国家的政府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对漫画的争议煽风点火,是为了创造有利自己的舆论氛围。
“文明冲突”还是“价值之争”?
眼见全球的穆斯林发动的抗议活动有增无减,伊斯兰世界和欧洲国家的领袖计划举行国际会谈,希望能通过沟通来化解穆斯林和西方世界所激化出的浓厚火药味。
有人警告说,事情若是没有谨慎处理,中东和西方文化的“文明冲突”(clash of civilization)恐怕真如亨廷顿所料,无可避免。埃门沙维就是其中之一。
“阿拉伯穆斯林基本上已经普遍相信西方国家正共谋要消灭伊斯兰,漫画事件只不过是应验了这样的说法。
”埃门沙维表示道,“我认为文明的冲突不仅已经开始了,更严重的冲突恐怕还在后头。”
华盛顿不少中东专家并不赞同埃门沙维的看法。
曾任美国驻伊拉克和也门大使、现任华盛顿的独立智库中东学会(Middle East Institute)副研究员的大卫·纽顿(David Newton)说,“我认为‘文明冲突’这个描述有点过于强烈。
我觉得说两方出现‘价值冲突’(clash of values)倒是比较贴切。”
曾任由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的伊拉克项目负责人,因而在捷克居住了六年时间的纽顿,对于欧洲人的“穆斯林情结”有深入的了解。
他直言欧洲人近几年面对大量涌入的穆斯林――例如北非人跑到西班牙、阿尔巴尼亚人涌进意大利、土耳其人移民至德国等等――却不愿意做出妥协,只是单方面迫使这些穆斯林移民完全接受欧洲文化,放弃他们原有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这些穆斯林往往成为二等公民,还得应付欧洲高失业率重创少数族裔的现实。没有体会到穆斯林移民辛酸的欧洲人不曾正视这样的问题,丹麦报纸选择刊登穆罕默德的漫画不啻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从某个角度讲,漫画风波其实是将欧洲社会这个酝酿已久的问题搬上台面。
”纽顿分析道,“许多穆斯林在抗议时不止是焚烧丹麦国旗,连德国、意大利和美国国旗都不放过,虽然这些国家同穆罕默德漫画的刊登并没有直接联系。但穆斯林显然将‘西方’看作铁板一块,所有这些国家都应该为他们的不幸负责。
”
佐格比也同意,在欧洲反移民政策声势一浪高于一浪的情况下,政治精英们表现出团结一致,针对外来移民的强硬态度,穆斯林移民虽然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但是却被当成过客看待,无法真正成为欧洲人,欧洲社会也不愿重新适应穆斯林充斥的文化,不让他们同化到当地文化中,从而使社会问题丛生。
“欧洲人总是认为对抗社会禁忌就是先进文明的一种表现,但他们却忘记了先进文明也包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佐格比感叹道。
目前,除了叙利亚、黎巴嫩和阿富汗的几场抗议行动演变成暴力甚至流血事件外,一些阿拉伯国家,如沙特、伊朗等国的报纸也经常刊登对犹太教或天主教来说显得刺眼、甚至侮蔑的漫画,但犹太或天主教徒的抗议声也常是寥寥无几。
有人因此批评伊斯兰世界的回应是双重标准,他们自己的文化也不够包容。纽顿就认为《日德兰邮报》的作为是过分了,但也不能说穆斯林教徒的反应就完全没有错。
“丹麦报纸当然有刊登任何漫画的法定权力,但问题在于这么做是不是明智,是不是正当的(justified)。
我认为他们展现了极差的判断力。刊登的漫画不仅是针对穆罕默德,还将他描绘成恐怖分子。此举让很多温和派的穆斯林都义愤填膺。”纽顿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一些穆斯林的行为显然也做得过分了(over the line),他们找不到借口解释自己的行为。
穆斯林应该要在指责别人时也清理一下自己的门户(clean their acts)。”
只要欧洲的反移民政策还存在一天,漫画风波背后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欧洲人近年的生育率持续走低,穆斯林人口则不断增长。
虽然宗教的差异永远是冲突的一部分,但欧洲政府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与其说是宗教问题,倒不如说是社会问题。
“此风波迟早会平静下来(die down),欧洲人下次在发表类似出版品时自然会深思熟虑一番(think long and hard),”纽顿说。
美国无法置身事外
在美国国务院服务了30余年的纽顿,对于美国无端被卷入这个风波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他认为布什政府的反应得体,在发言时“左右开弓”,不仅批评丹麦报纸的做法不明智,也谴责穆斯林的暴力回应。
纽顿坦言,美国现在手上的麻烦已经不少,没有必要再趟这滩混水,所以会尽力保持置身事外。
相较之下,佐格比对于美国的角色有着更多的担忧,他深怕美国的一举一动只是在情况雪上加霜。他认为布什政府在事件刚开始时的发言的确是中肯的,让美国暂时远离了暴风的中心,但布什总统最近将矛头指向伊朗和叙利亚,指责他们放任暴民攻击丹麦大使馆一事,对形势的发展是没有帮助的。
华盛顿知名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高级政策研究员雪丽·贝纳德博士(Cheryl Benard)和佐格比的看法相左,认为美国政府的态度不够强硬。
“我个人认为,布什政府正遵循一贯的绥靖政策(appeasement strategy),这样的政策在希特勒占领波兰时不管用,对付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也不会有效。
”贝纳德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表示道,“虽然丹麦报纸登漫画的主意不太聪明,但是欧洲国家整体而言比布什政府更明白这一事件到底是为了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基本价值。”
贝纳德强调,“如果数以百万的穆斯林因为他们的宗教领袖被描绘成暴徒而走上街头,但是当无助的人质被砍头时却选择安静地坐在家里――这才是该抗议的呀!――那么我们实在不该继续躲在取悦别人的陈词滥调背后了。
”专研极端主义和欧洲社会阶级的贝纳德博士曾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和埃门沙维同样有着阿拉伯裔背景,对中东和西方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现象都有精辟见解的佐格比,倒是比埃门沙维稍微乐观一些,认为文明的冲突尚未发生,也是可以避免的。
“漫画问题基本上是欧洲的问题,丹麦的问题,我们(美国)有着更巨大的挑战尚待解决。”佐格比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总结道,“我们应该好好收拾伊拉克这个残局。与我们该做的事相比,漫画风波不过是小事一桩。
”
风暴背后有只“政治黑手”?
伊斯兰世界的“漫画风暴”其实已经经历了近半年的酝酿。事件起始于2005年9月,一名丹麦儿童书作家找不到人为其撰写的有关伊斯兰教的书画配插图,因为伊斯兰教将描绘先知穆罕默德的形象视为禁忌。
此事以及一连串为避免触怒穆斯林的克己行为引起丹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主编的注意,遂在其报纸上刊登漫画比赛启事,广邀漫画家以先知穆罕默德为题投稿。9月30日,《日德兰邮报》刊登了12份最后入选的漫画,其中包括了将穆罕默德所戴的头巾画成炸弹的一幕作品。
漫画上报两周后,愤怒的丹麦穆斯林开始走上街头;再隔一周,穆斯林国家驻丹麦的大使纷纷向丹麦总理抱怨此事,却没有下文。之后,丹麦穆斯林领袖转向外界求援,并组成代表团前往开罗,向埃及的穆斯林社区领袖寻求支持。
但是有关丹麦报纸刊登亵渎穆斯林先知的事件一直到2006年1月麦加朝圣季节结束后,才如星火燎原一般传了开来。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中东地区的的虔诚穆斯林们齐聚在圣地麦加听闻了这个消息,并在活动结束后将之带回其国内,各地示威抗议活动的种子也因此埋下。
佐格比博士因此将漫画风波的一发不可收拾归咎于丹麦政府的处理不力:4个月前,部分阿拉伯穆斯林就已经发动抵制丹麦商品的活动。事件闹得越来越大,全都是因为丹麦政府没有及时向愤怒的伊斯兰国家做出积极反应,或试图解决问题,才导致如今这个局面。
《日德兰邮报》声称,他们这刊登漫画在于维护其言论自由的传统, 但是佐格比表示,他不能接受丹麦报纸以言论自由为前提,刻意刊登亵渎伊斯兰教信仰的漫画。他质疑总理拉斯穆森的政治倾向使得他有刻意包庇《日德兰邮报》之嫌。
佐格比则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暗示,《日德兰邮报》刊登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背后有其政治动机,穆斯林移民成了《日德兰邮报》蓄意挑衅的对象。他说:“《日德兰邮报》刻意将其动机塑造成他们因言论自由遭践踏,忍无可忍之下才这么做的,但是这家报纸的后台与丹麦极右翼的保守分子立场一致,支持反移民政策,丹麦现任总理拉斯穆森的胜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日德兰邮报》在选前刊登了一系列对他的支持社论。
”
“许多穆斯林对自己的政府有各种不满,所以这些政府和极端伊斯兰教分子塑造出西方国家联合攻击伊斯兰教的印象,再加上伊拉克战争和巴以长期冲突中西方国家扮演的角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炒作漫画风波,便可转移这些穆斯林对于国内高失业率和贫困现象的注意力度,”埃门沙维表示道。
佐格比却认为,伊斯兰世界对于穆罕默德漫画的愤慨逐渐高涨,一些伊斯兰教团体见有机可乘,有可能对情况加以利用,但他认为,说阿拉伯国家政府也是各怀鬼胎是言重了。
“他们之所以能利用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穆斯林对于西方国家的恩怨纠葛已经存在许久”。
佐格比说,“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对阿拉伯世界的种种羞辱可说是为这样的冲突提供了必备的先决条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