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请介绍哈尔西将军的事迹

全部回答

2008-10-18

0 0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自始至终参战,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
  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又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哈尔西于1882年10月30日降生于新泽西海军军官家庭。自幼受海军熏陶,1900年进入海军学院。
  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哈尔西分别在弗鲁塞号、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任军官。一战后,经过海军情报部的训练之后,哈尔西海军中校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  1924年,改任驱逐舰舰长。
  两年后升为怀俄明号战列舰副舰长,晋升为海军上校。   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哈尔西开始接触飞行。
  1935年,哈尔西奉命在彭萨科拉飞行学校受训之后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  两年后调任彭萨科拉飞行学校校长,晋升为海军少将。1938年,哈尔西出任第2航空母舰分遣舰队司令,次年改任第1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旗舰为萨拉托加号。
  1940年春,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晋升为海军中将。同年,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     1941年随太平洋局势不断升级,美国海军不断加强太平洋的海空力量。
  1941年11月28日,哈尔西率以企业号航母为主的第8特混舰队为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飞机。按计划应在12月7日前返回珍珠港,但因为突遇狂风,延误了一天,哈尔西和企业号就此逃过一劫。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后,哈尔西奉命劫击日本攻击舰队(显然是一个错误决定),但大战刚爆发造成的混乱中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情报使哈尔西的舰队向珍珠港以西追击,这无疑又挽救了哈尔西和企业号,因为若与珍珠港以北的日本攻击舰队相遇,哈尔西必死无疑。
       太平洋战争初期,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提出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得到哈尔西的坚决支持。1942年1月底,哈尔西率企业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对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实施了战术突袭,2月底对日军占领的威克岛进行了突袭。
    这些战术胜利只能为美军太平洋战争初期整体溃败中取得一点点战略平衡。   1942年4月,哈尔西和企业号为空袭东京的大黄蜂号护航。4月18日,杜立特率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空袭东京成功。
  哈尔西名声大震,但5月初珊瑚海战役发生之时,哈尔西正在赶往战区的途中。  在随后的中途岛战役之前,哈尔西因患皮肤病而被迫住院治疗。没有参加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是哈尔西引为遗憾的。
  (<-遥望B-25起飞的哈尔西)   1942年10月中旬,瓜达卡纳尔岛战事对美军极为不利,尼米兹任命哈尔西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兼第3舰队司令),指挥该区的盟国陆海空三军,以扭转战局。
    10月24日,日军总攻开始,登陆美军则顽强据守,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26日,哈尔西所辖的第16特混舰队和第17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圣克鲁斯岛海域交战,美国海军遭到战术性失利,大黄蜂号战沉,企业号重伤,日本则有2艘航空母舰受创并损失100架飞机,但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瓜岛总的形势并非不利。
    哈尔西在11月8日视察亨德森机场时,提出“杀死日本佬!杀死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 的口号以鼓舞守军。在瓜岛随后的一系列消耗战中,美军渐渐占据了上风。   1943年2月,瓜岛日军被迫撤离。
  罗斯福总统为瓜岛战役的胜利而向哈尔西发出”贺电。哈尔西随后晋升为海军上将。   此后,日军在哈尔西的战区接连受挫。就在这时,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破译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
  4月18日,哈尔西奉命组织这次“复仇”伏击行动,并最终击落山本坐机。   1943年5月,盟国决定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  哈尔西奉命组织指挥所罗门群岛战役。
  第3舰队已经得到加强,共有6艘航空母舰(舰载机540余架)、2艘战列舰、49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配属有海军陆战队。 6月30日,哈尔西部在新乔治亚岛实施登陆作战,遭到日本守军的激烈抵抗。8月25日,美军攻克该岛,歼敌约9000人。
    根据预定计划,哈尔西的攻击目标将是科隆班格拉岛。该岛有1万日军严密设防,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将使作战旷日持久,因此,哈尔西决定对该岛围而不攻,越过该岛而攻取韦拉拉维拉岛,为后来尼米兹提出“越岛作战”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在布干维尔岛登陆作战之前,哈尔西奉命将一些舰船和部队调给组织指挥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斯普鲁恩斯,因而必须考虑以奇制胜。   11月1日,哈尔西以数处佯攻吸引日军主力却在该岛不便登陆的西海岸登陆成功,令日军震惊不已。
  但哈尔西所辖特混舰队远在后方补充燃料、弹药,而日本的舰队得到6艘重型巡洋舰的加强,使哈尔西面临最危急的时刻。哈尔西于11月5日在没有足够的水面舰只护航的情况下出动他的2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炸坏停在拉包尔的日本6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古贺峰一匆忙将重型巡洋舰撤走。
    布干维尔岛争夺战直到次年3月才结束。   所罗门群岛战役之后,美军正式划分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辖区和任务。作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的哈尔西在作战方面归麦克阿瑟指挥,而作为第3舰队司令的哈尔西则归尼米兹领导,这就难免产生摩擦。
     到1944年6月,哈尔西的第3舰队已非当初可比,发展成为拥有4个航空母舰群(12艘航空母舰)共500余艘舰船的舰队。  尼米兹和哈尔西都主张绕过加罗林群岛直接进攻菲律宾,但未被采纳。
  8月,哈尔西率第3舰队进攻加罗林群岛,击毁日军480架飞机、约100艘舰船。在发现菲律宾沿海防务空虚之后,哈尔西力主直接进攻菲律宾,这才得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   1944年10月,由尼米兹控制的哈尔西第3舰队和由麦克阿瑟指挥的金凯德第7舰队进入菲律宾海域。
    日本舰队为反击美军而编组为南方舰队、中央舰队和北方舰队。哈尔西亲率3支特混舰队封锁圣贝纳迪诺海峡。10月24日,在接到中央舰队已经溃逃的不确情报后即决定攻击北方舰队的航空母舰,致使护航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却遭到日本中央舰队的疯狂袭击。
  尽管哈尔西击沉北方舰队的2艘航空母舰,但哈尔西的指挥仍遭到激烈批评,但金和尼米兹都不以为然,总是以此役的战果为其辩解。  哈尔西在菲律宾战役结束后荣获第3枚优异服务勋章。   1945年后,哈尔西率部支援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
  随后在海上,除神风外,哈尔西已找不到什么对手。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举行。两个月后,哈尔西率部回到旧金山。  12月,哈尔西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
     1947年,哈尔西退役,并出版了《哈尔西海军上将的故事》。   1959年8月16日,哈尔西在美国旧金山去世。 。

2008-10-16

121 0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海军将领。他骁勇善战,曾多次打败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哈尔西生于1883年。他父亲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873年级的毕业生,在海军服役多年,曾被授于海军上校军衔。
  哈尔西的先辈中有许多人与海军有关,这对他选择海军生涯不无影响。  1900年,他考入海军军官学校。1904年,由于老罗斯福总统扩建海军,需要大批新军官,哈尔西便提前毕业,到一艘烧煤的战舰“米苏里”号上服役。
  他虽然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但渴望着在战争中大显身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尔西受命指挥“弗鲁塞”号驱逐舰。恰巧,未来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在这艘军舰上从事海域测量工作,两人结下了不同寻常的友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尔西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支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在作战中,他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受到上级的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尔西到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担任一艘练习舰的舰长,而这个学校的第一个飞行学员大队,恰巧是以该舰为训练基地的,这使哈尔西意外地获得了学习航空知识的机会。
    他对飞行入了迷,尽管因视力不佳未能获准参加飞行,但他确信飞机已成为海上作战舰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钻研航空部队如何与水面舰只合同作战的问题。   1938年,哈尔西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成为美国最早的航空母舰指挥官之一。
  两年后,他升为少将。尽管他已进入高级指挥官的行列,但仍对各种新技术深感兴趣,并成为某些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倡导者。     1941年11月28日,即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几天,哈尔西奉命率领以“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一支特遣编队,给威克岛运送远程作战飞机。
  这时他已升任中将,成为太平洋舰队第八任务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临行前他曾请示太平洋舰队司令杰麦尔:“您想要我走多远?”意思是如果碰上敌舰就有挑起战争的可能。  杰麦尔回答:“用你的常识!”哈尔西认为,杰麦尔实际上授予了他见机行事的全权。
  出发后,哈尔西即向全体人员发出了第一号战斗命令:一遇敌舰,立即将其击沉。他的参谋长提醒他:“这就是战争!”哈尔西冷静地回答说:“一切由我负责,我们先射击,后讲理。”但他并未遇见日本舰只。  抵达威克岛三天后,他收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电报:珍珠港正遭空袭!他立即率部沿敌军撤退的方向搜索,意欲复仇,直到燃料即将用完才返回珍珠港。
     这时的珍珠港到处是劫后的惨景,舰船倾覆,士气低落,就是许多高级将领也主张消极避战。但哈尔西却坚决支持尼米兹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  他亲自率领太平洋舰队当时仅有的一支航空母舰机动编队,向日军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贝特群岛发动突袭,取得了成功,使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为此,他获得了他的第一枚“服务优异勋章”。   1942年4月,哈尔西升任美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舰队司令,奉命指挥两个航空母舰群。  不久,他就成功地直接指挥了轰炸日本首都东京的行动。
     当哈尔西胜利返回珍珠港后不久,即应召前往尼米兹的办公室。尼米兹告诉他,一个秘密的军事行动--轰炸日本首都东京--已获批准,并已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根据尼米兹的意见,决定这一行动由哈尔西直接指挥。
  哈尔西欣然从命。  为使这次行动万无一失,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组织部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还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直到启航,部队仍不知道进攻的目标。4月13日,满载“B-25"远程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预定海域与担负支援任务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第16特混舰队会合。
    哈尔西召集全体人员,郑重宣布:“我们正前往轰炸东京。”全体将士欢呼起来。   4月18日清晨,在离东京700海里处,他们被日本船只发现了,行动不得不提前。8点15分,16架“B-25"飞机离舰腾空而起,向东京飞去。
  哈尔西的特遣舰队则迅速离开危险海区,安全返回珍珠港。  三小时后,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B-25”机群飞抵日本,他们以超低空飞行,顺利地突破了敌方防线。当机群出现在东京、横须贺等城市的上空时,日本人还没来得及发出空袭警报,就被炸得乱作一团。
  这次轰炸虽然给日本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政治影响却是巨大的,哈尔西也因此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中最知名的将领之一。     三军统帅   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大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使日本海军350年来第一次遭到挫败。
  尽管如此,日本当时作战舰队的兵力仍然保持着对美军的相对优势,而且陆军锋芒始终未挫,所以日军不甘心失败,决定把作战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一线与美军再决雌雄,企图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交通线。
    美军决定乘胜反守为攻,攻占瓜达康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瓜岛位于所罗门群岛的最南端,岛上气候恶劣,地势崎岖,非常不利于作战,但由于它是日本进逼美-澳交通线的最前沿,因此夺取该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这一海域集结了一支实力相当雄厚的特遣舰队,所以战斗一开始就进行得异常激烈。  在海战中,美军2艘航空母舰1艘遭重创,1艘被击沉,其它舰只也损坏严重。
  10月中旬,瓜岛战争危急,登陆美军面临被赶下大海的危险。为了扭转这一局势,尼米兹断然决定授命哈尔西立即接管南太平洋地区的3军指挥权,尽快组织兵力打退日本人的进攻。当时哈尔西正巧在南太平洋地区巡视,尽管他对瓜岛形势很了解,但他对此任命却毫无准备。
    据哈尔西的情报官回忆,当哈尔西接到尼米兹的手令时,惊讶得情不自禁地说:这可真是上帝交给我的最烫手的白薯了!他既没有指挥过陆军,也没有指挥过同盟国的部队,更何况他要接替的战区指挥官哥莫雷中将还是他的老友。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决执行了尼米兹的命令,并很快组成了美国军事史上第一个真正的3军联合指挥部,迅速展开了对3军协同作战的指挥。  为了确切掌握瓜岛的实际情况,他冒着巨大风险亲赴瓜岛视察,部署兵力。
  就在他就任的第5天,日本人发动了前所未有猛烈攻势。但在他卓有成效的组织指挥下,美军终于挫败了日本人的进攻,并在瓜岛附近海域歼灭日军大批舰船,迫使日军大本营不得不中止瓜岛争夺战,下令逐步撤离该岛。
  这一战,美军共歼灭日军24000余人,击沉、重创日本航空母舰在内的大批舰船,击毁、击落日本飞机600多架,打死许多训练有素的飞行员。  为此,罗斯福总统亲自提议,破例提升哈尔西为海军上将。
     攻占加罗林群岛   1944年6月15日,哈尔西出任美国第3舰队司令,这是以4个航空母舰群为主体的、拥有50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   8月24日,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开始了攻占加罗林群岛的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歼灭日机480架,击沉敌舰船100余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鉴于这种形势,美军决定不等攻占加罗林群岛的战役结束,就开始对菲律宾的进攻。于是,哈尔西的第3舰队又开赴菲律宾战场,对登陆美军实施直接支援。战斗中,哈尔西的第3舰队共击沉敌舰船140余艘,击伤240余艘,击毁敌机1200余架。
     莱特湾大海战   1944年10月,美军在莱特岛登陆,开始了攻占菲律宾的战斗。  为了挽救颓势,日军军部决定动用其所能动用的海空军兵力,对攻入美军实行突然袭击。这就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莱特湾大海战。
  日本人组织了北方、中央和南方三支海战部队,由9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9艘巡洋舰和33艘驱逐舰所组成。为了与海军协同作战,还把菲律宾战区的700多架飞机全部调来,企图一举打败美军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然后切断登陆美军的补给。
    但美军及时发现了日军企图。哈尔西的第3舰队和金开德指挥的第7舰队在预定作战海域,做好了一切准备,静候敌人光临。10月20日战斗打响后,哈尔西指挥第3舰队一举打垮了日军中央编队,然后乘胜追歼由4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北方舰队。
  同时,第7舰队也击退了日本南方编队。结果,日本3支海战部队全部遭到失败,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潜艇2艘。  此后,日本海军就再也不能对美军构成任何严重的威胁了。
  为此,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亲自把第3枚“服务优异勋章”挂在哈尔西的胸前。   回家了   莱特湾大海战之后,哈尔西曾短时间地把指挥权交给斯普鲁恩斯,直到1945年5月,他才重新又披挂上阵。有趣的是,他是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开始自己的海军生涯的,而当他成为美国海军的五星上将时,他的旗舰碰巧也是一艘叫“密苏里”的战列舰,日本人就是在这艘舰上签署投降书的。
         1945年10月15日,在美国海军已经服役44年的老将哈尔西,站在“南达科塔”号战舰的舰桥上,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下通过。他们是太平洋舰队第一批载誉而归的部队,正象1942年初,哈尔西的航空母舰首先打击敌人一样,现在他又赶了个“先”。
  当时,一位美国战地记者写:“战争中最著名的海军部队--哈尔西的第3舰队,今天回家了”。

2008-10-16

93 0
本人共享里有更多精彩的文学和很多历史时候的书籍 欢迎大家的参观

2008-10-16

122 0
    楼上捷足先登,厉害,只有补充的份了,楼上的摘自: 参考资料: tp:// 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哈尔西简介(1882。
  10。30~1959。8。16 )   1。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生于新泽西州伊丽莎白一海军世家。   2。1904年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曾指挥驱逐舰执行巡逻护航任务。
   3。1933 ~ 1934年先后入海军军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进修。 4。1935年获海军飞行员资格。后历任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站司令和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司令等职。  太平洋战争初期,率部袭击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不仅仅只有楼上说的那些。
   5。1942年4月率特混舰队首次空袭日本首都东京。同年10月任南太平洋盟军司令后,指挥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新乔治亚群岛战役、布干维尔岛战役及一些海战。 6。1944年6月任第3舰队司令,从加罗林群岛一直打到菲律宾。
    10月率部参加莱特湾海战,取得击沉日军4艘航母的重大战果。战争后期,对台湾、东京等地实施空袭,并指挥冲绳岛周围 的海战直至日本投降。 7。1945年12月晋五星上将。
  1947年退役。 —————————————————— 事迹太多了,跟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 哈尔西生于1883年。  他父亲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873年级的毕业生,在海军服役多年,曾被授于海军上校军衔。
  哈尔西的先辈中有许多人与海军有关,这对他选择海军生涯不无影响。1900年,他考入海军军官学校。1904年,由于老罗斯福总统扩建海军,需要大批新军官,哈尔西便提前毕业,到“密苏里”号上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尔西受命指挥“弗鲁塞”号驱逐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尔西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支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在作战中,他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受到上级的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尔西到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担任一训练习舰的舰长,而这个学校的第一个飞行学员大队,这使哈尔西意外地获得了学习航空知识的机会。
    他确信飞机已成为海上作战舰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钻研航空部队如何与水面舰只合同作战的问题。1938年,哈尔西出任“沙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成为美国最早的航空母舰指挥官之一。
  两年后,他升为少将。 1941年11月28日,即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几天,哈尔西奉命率领以“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一支特遣编队,给威克岛运送远程作战飞机。  这时他已升任中将,成为太平洋舰队第八任务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
  这时的珍珠港到处是劫后的惨景,舰船倾复,士气低落,就是许多高级将领也主张消极避战。但哈尔西却坚决支持尼米兹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他亲自率领太平洋舰队当时仅有的一支航空母舰机动编队,向日军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贝特群岛发动突袭,取得了成功,使美军士气为之一振。
    为此,他获得了他的第一枚“服务优异勋章”。 1942年4月,哈尔西升任美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舰队司令,奉命指挥两个航空母舰群。不久,他就成功地直接指挥了轰炸日本首都东京的行动。
  4月13日,满载“B-25”远程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预定海域与担负支援任务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第16特混舰队会合。  哈尔西召集全体人员,郑重宣布:“我们正前往轰炸东京。
  ”全体将士欢呼起来。4月18日清晨,在离东京700海里处,他们被日本船只发现了,行动不得不提前。8点15分,16架“B-25”飞机离舰腾空而起,向东京飞去。哈尔西的特遣舰队则迅速离开危险海区,安全返回珍珠港。
   三小时后,由杜立特中校率领的“B-25”机群飞抵日本,他们以超低空飞行,顺利地突破了敌方防线。  当机群出现在东京、横须贺等城市的上空时,日本人还没来得及发出空袭警报,就被炸得乱作一团。
  这次轰炸虽然给日本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政治影响却是巨大的,哈尔西也因此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中最知名的将领之一。 1944年6月15日,哈尔西出任美国第3舰队司令,这是以4个航空母舰群为主体的、拥有50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
    8月24日,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开始了攻占加罗林群岛的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歼灭日机480架,击沉敌舰船100余舰,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4年10月,美军在莱特岛登陆,开始了攻占菲律宾的战斗。
  为了挽救颓势,日军军部决定动用其所能动用的海空军兵力,对攻入美军实行突然袭击。  这就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莱特湾大海战。日本人组织了北方、中央和南方三支海战部队,由9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9艘巡洋舰和33艘驱逐舰所组成。
  为了与海军协同作战,还把菲律宾至如归战区的700多架飞机全部调来,企图一举打败美军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然后切断登陆美军的补给。  但美军及时发现了日军企图。哈尔西的第3舰队和金开德指挥的第7舰队在预定作战海域,做好了一切准备,静候敌人光临。
  10月20日战斗打响后,哈尔西指挥第3舰队一举打垮了日军中央编队,然后乘胜追歼由4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北方舰队。同时,第7舰队也击退了日本南方编队。结果,日本3支海战部队全部遭到失败,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1艘,潜艇2艘。
    此后,日本海军就再也不能对美军构成任何严重的威胁了。为此,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亲自把第3枚"服务优异勋章"挂在哈尔西的胸前。 1945年5月,他才重新又披挂上阵。
  有趣的是,他是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开始自己的海军生涯的,而当他成为美国海军的五星上将时,他的旗舰碰巧也是一艘叫"密苏里"的战列舰,日本人就是在这艘舰上签署投降书的。   参考资料:来自铁血社区 ………………………………………………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自始至终参战,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
    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又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哈尔西于1882年10月30日降生于新泽西海军军官家庭。自幼受海军熏陶,1900年进入海军学院。
  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哈尔西分别在弗鲁塞号、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任军官。  一战后,经过海军情报部的训练之后,哈尔西海军中校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
  1924年,改任驱逐舰舰长。两年后升为怀俄明号战列舰副舰长,晋升为海 军上校。   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哈尔西开始接触飞行。
    1935年,哈尔西奉命在彭萨科拉飞行 学校受训之后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两年后调任彭萨科拉飞行学校校长,晋升为海军少将。1938年,哈尔西出任第2航空母舰分遣舰队司令,次年改任第1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旗舰为萨拉托加号。
  1940年春,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晋升为海军中将。  同年,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1941年随太平洋局势不断升级,美国海军不断加强太平洋的海空力量。
  1941年11月28日,哈尔西率以企业号航母为主的第8特混舰队为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飞机。按计划应在12月7日前返回珍珠港,但因为突遇狂风,延误了一天,哈尔西和企业号就此逃过一劫。  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后,哈尔西奉命劫击日本攻击舰队(显然是一个错误决定),但大战刚爆发造成的混乱中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情报使哈尔西的舰队向珍珠港以西追击,这无疑又挽救了哈尔西和企业号,因为若与珍珠港以北的日本攻击舰队相遇,哈尔西必死无疑。
     太平洋战争初期,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提出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得到哈尔西的坚决支持。  1942年1月底,哈尔西率企业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对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实施了战术突袭,2月底对日军占领的威克岛进行了突袭。
  这些战术胜利只能为美军太平洋战争初期整体溃败中取得一点点战略平衡。   1942年4月,哈尔西和企业号为空袭东京的大黄蜂号护航。  4月18日,杜立特率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空袭东京成功。
  哈尔西名声大震,但5月初珊瑚海战役发生之时,哈尔西正在赶往战区的途中。在随后的中途岛战役之前,哈尔西因患皮肤病而被迫住院治疗。没有参加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是哈尔西引为遗憾的。哈尔西名句“杀死更多的日本佬” 942年10月中旬,瓜达卡纳尔岛战事对美军极为不利,尼米兹任命哈尔西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兼第3舰队司令),指挥该区的盟国陆海空三军,以扭转战局。
    10月24日,日军总攻开始,登陆美军则顽强据守,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26日,哈尔西所辖的第16特混舰队和第17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圣克鲁斯岛海域交战,美国海军遭到战术性失利,大黄蜂号战沉,企业号重伤,日本则有2艘航空母舰受创并损失100架飞机,但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瓜岛总的形势并非不利。
    哈尔西在11月8日视察亨德森机场时,提出“杀死日本佬!杀死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 的口号以鼓舞守军。在瓜岛随后的一系列消耗战中,美军渐渐占据了上风。   1943年2月,瓜岛日军被迫撤离。
  罗斯福总统为瓜岛战役的胜利而向哈尔西发出”贺电。哈尔西随后晋升为海军上将。   此后,日军在哈尔西的战区接连受挫。就在这时,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破译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
  4月18日,哈尔西奉命组织这次“复仇”伏击行动,并最终击落山本坐机。   1943年5月,盟国决定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  哈尔西奉命组织指挥所罗门群岛战役。
  第3舰队已经得到加强,共有6艘航空母舰(舰载机540余架)、2艘战列舰、49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配属有海军陆战队。 6月30日,哈尔西部在新乔治亚岛实施登陆作战,遭到日本守军的激烈抵抗。8月25日,美军攻克该岛,歼敌约9000人。
    根据预定计划,哈尔西的攻击目标将是科隆班格拉岛。该岛有1万日军严密设防,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将使作战旷日持久,因此,哈尔西决定对该岛围而不攻,越过该岛而攻取韦拉拉维拉岛,为后来尼米兹提出“越岛作战”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在布干维尔岛登陆作战之前,哈尔西奉命将一些舰船和部队调组织指挥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斯普鲁恩斯,因而必须考虑以奇制胜。   11月1日,哈尔西以数处佯攻吸引日军主力却在该岛不便登陆的西海岸登陆成功,令日军震惊不已。
  但哈尔西所辖特混舰队远在后方补充燃料、弹药,而日本的舰队得到6艘重型巡洋舰的加强,使哈尔西面临最危急的时刻。哈尔西于11月5日在没有足够的水面舰只护航的情况下出动他的2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炸坏停在拉包尔的日本6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古贺峰一匆忙将重型巡洋舰撤走。
    布干维尔岛争夺战直到次年3月才结束。   所罗门群岛战役之后,美军正式划分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辖区和任务。作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的哈尔西在作战方面归麦克阿瑟指挥,而作为第3舰队司令的哈尔西则归尼米兹领导,这就难免产生摩擦。
   到1944年6月,哈尔西的第3舰队已非当初可比,发展成为拥有4个航空母舰群(12艘航空母舰)共500余艘舰船的舰队。  尼米兹和哈尔西都主张绕过加罗林群岛直接进攻菲律宾,但未被采纳。
  8月,哈尔西率第3舰队进攻加罗林群岛,击毁日军480架飞机、约100艘舰船。在发现菲律宾沿海防务空虚之后,哈尔西力主直接进攻菲律宾,这才得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   1944年10月,由尼米兹控制的哈尔西第3舰队和由麦克阿瑟指挥的金凯德第7舰队进入菲律宾海域。
    日本舰队为反击美军而编组为南方舰队、中央舰队和北方舰队。哈尔西亲率3支特混舰队封锁圣贝纳迪诺海峡。10月24日,在接到中央舰队已经溃逃的不确情报后即决定攻击北方舰队的航空母舰,致使护航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却遭到日本中央舰队的疯狂袭击。
  尽管哈尔西击沉北方舰队的2艘航空母舰,但哈尔西的指挥仍遭到激烈批评,但金和尼米兹都不以为然,总是以此役的战果为其辩解。  哈尔西在菲律宾战役结束后荣获第3枚优异服务勋章。   1945年后,哈尔西率部支援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
  随后在海上,除神风外,哈尔西已找不到什么对手。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举行。两个月后,哈尔西率部回到旧金山。  12月,哈尔西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
     1947年,哈尔西退役,并出版了《哈尔西海军上将的故事》。   1959年8月16日,哈尔西在美国旧金山去世。 参考资料:二战名将传 —————————————————— 经典语录: 请问哈尔西将军,我们将用什么战争方案,打赢瓜岛战役?”――记者  “杀日本鬼子!杀日本鬼子!不停的杀日本鬼子!”――美国海军的“公牛” 的确威猛。
     进攻,进攻,再进攻!――面对两倍于己的日本海军,美国海军中将(后晋升上将)哈尔西发出了这样的咆哮!最终,损失惨重的美军终于顶住了日军的进攻,从而赢得瓜岛战役的胜利。
   参考资料:二战经典语录 —————————————————— 2006年8月美国海军最新服役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就是以哈尔西将军命名的。   修改注明: 有些不是有意重复的,我去编辑整理资料去了,所以就…… 。
  

2008-10-16

124 0
    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自始至终参战,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
  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又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哈尔西于1882年10月30日降生于新泽西海军军官家庭。  自幼受海军熏陶,1900年进入海军学院。
  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哈尔西分别在弗鲁塞号、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任军官。一战后,经过海军情报部的训练之后,哈尔西海军中校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1924年,改任驱逐舰舰长。
  两年后升为怀俄明号战列舰副舰长,晋升为海军上校。     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哈尔西开始接触飞行。
  1935年,哈尔西奉命在彭萨科拉飞行学校受训之后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两年后调任彭萨科拉飞行学校校长,晋升为海军少将。  1938年,哈尔西出任第2航空母舰分遣舰队司令,次年改任第1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旗舰为萨拉托加号。
  1940年春,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晋升为海军中将。同年,太平洋舰队全部移师珍珠港。   1941年随太平洋局势不断升级,美国海军不断加强太平洋的海空力量。
    1941年11月28日,哈尔西率以企业号航母为主的第8特混舰队为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飞机。按计划应在12月7日前返回珍珠港,但因为突遇狂风,延误了一天,哈尔西和企业号就此逃过一劫。
  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后,哈尔西奉命劫击日本攻击舰队(显然是一个错误决定),但大战刚爆发造成的混乱中一系列似是而非的情报使哈尔西的舰队向珍珠港以西追击,这无疑又挽救了哈尔西和企业号,因为若与珍珠港以北的日本攻击舰队相遇,哈尔西必死无疑。
       太平洋战争初期,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提出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得到哈尔西的坚决支持。1942年1月底,哈尔西率企业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对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实施了战术突袭,2月底对日军占领的威克岛进行了突袭。
    这些战术胜利只能为美军太平洋战争初期整体溃败中取得一点点战略平衡。   1942年4月,哈尔西和企业号为空袭东京的大黄蜂号护航。4月18日,杜立特率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起飞,空袭东京成功。
  哈尔西名声大震,但5月初珊瑚海战役发生之时,哈尔西正在赶往战区的途中。  在随后的中途岛战役之前,哈尔西因患皮肤病而被迫住院治疗。没有参加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是哈尔西引为遗憾的。
  (<-遥望B-25起飞的哈尔西)   1942年10月中旬,瓜达卡纳尔岛战事对美军极为不利,尼米兹任命哈尔西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兼第3舰队司令),指挥该区的盟国陆海空三军,以扭转战局。
    10月24日,日军总攻开始,登陆美军则顽强据守,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26日,哈尔西所辖的第16特混舰队和第17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圣克鲁斯岛海域交战,美国海军遭到战术性失利,大黄蜂号战沉,企业号重伤,日本则有2艘航空母舰受创并损失100架飞机,但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瓜岛总的形势并非不利。
    哈尔西在11月8日视察亨德森机场时,提出“杀死日本佬!杀死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 的口号以鼓舞守军。在瓜岛随后的一系列消耗战中,美军渐渐占据了上风。   1943年2月,瓜岛日军被迫撤离。
  罗斯福总统为瓜岛战役的胜利而向哈尔西发出”贺电。哈尔西随后晋升为海军上将。   此后,日军在哈尔西的战区接连受挫。就在这时,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破译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
  4月18日,哈尔西奉命组织这次“复仇”伏击行动,并最终击落山本坐机。   1943年5月,盟国决定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  哈尔西奉命组织指挥所罗门群岛战役。
  第3舰队已经得到加强,共有6艘航空母舰(舰载机540余架)、2艘战列舰、49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配属有海军陆战队。 6月30日,哈尔西部在新乔治亚岛实施登陆作战,遭到日本守军的激烈抵抗。8月25日,美军攻克该岛,歼敌约9000人。
    根据预定计划,哈尔西的攻击目标将是科隆班格拉岛。该岛有1万日军严密设防,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将使作战旷日持久,因此,哈尔西决定对该岛围而不攻,越过该岛而攻取韦拉拉维拉岛,为后来尼米兹提出“越岛作战”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在布干维尔岛登陆作战之前,哈尔西奉命将一些舰船和部队调给组织指挥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斯普鲁恩斯,因而必须考虑以奇制胜。   11月1日,哈尔西以数处佯攻吸引日军主力却在该岛不便登陆的西海岸登陆成功,令日军震惊不已。
  但哈尔西所辖特混舰队远在后方补充燃料、弹药,而日本的舰队得到6艘重型巡洋舰的加强,使哈尔西面临最危急的时刻。哈尔西于11月5日在没有足够的水面舰只护航的情况下出动他的2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炸坏停在拉包尔的日本6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古贺峰一匆忙将重型巡洋舰撤走。
    布干维尔岛争夺战直到次年3月才结束。   所罗门群岛战役之后,美军正式划分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辖区和任务。作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的哈尔西在作战方面归麦克阿瑟指挥,而作为第3舰队司令的哈尔西则归尼米兹领导,这就难免产生摩擦。
     到1944年6月,哈尔西的第3舰队已非当初可比,发展成为拥有4个航空母舰群(12艘航空母舰)共500余艘舰船的舰队。  尼米兹和哈尔西都主张绕过加罗林群岛直接进攻菲律宾,但未被采纳。
  8月,哈尔西率第3舰队进攻加罗林群岛,击毁日军480架飞机、约100艘舰船。在发现菲律宾沿海防务空虚之后,哈尔西力主直接进攻菲律宾,这才得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   1944年10月,由尼米兹控制的哈尔西第3舰队和由麦克阿瑟指挥的金凯德第7舰队进入菲律宾海域。
    日本舰队为反击美军而编组为南方舰队、中央舰队和北方舰队。哈尔西亲率3支特混舰队封锁圣贝纳迪诺海峡。10月24日,在接到中央舰队已经溃逃的不确情报后即决定攻击北方舰队的航空母舰,致使护航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却遭到日本中央舰队的疯狂袭击。
  尽管哈尔西击沉北方舰队的2艘航空母舰,但哈尔西的指挥仍遭到激烈批评,但金和尼米兹都不以为然,总是以此役的战果为其辩解。  哈尔西在菲律宾战役结束后荣获第3枚优异服务勋章。   1945年后,哈尔西率部支援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
  随后在海上,除神风外,哈尔西已找不到什么对手。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举行。两个月后,哈尔西率部回到旧金山。  12月,哈尔西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
     1947年,哈尔西退役,并出版了《哈尔西海军上将的故事》。   1959年8月16日,哈尔西在美国旧金山去世。 。

2008-10-16

121 0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生于新泽西州伊丽莎白一海军世家。1904年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曾指挥驱逐舰执行巡逻护航任务。1933 ~ 1934年先后入海军军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进修。
  1935 年获海军飞行员资格。后历任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站司令和航空母舰特混大队司令等职。  太平洋战争初期,率部袭击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1942年4月率特混舰队首次空袭日本首都东京。
  同年 10月任南太平洋盟军司令后,指挥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新乔治亚群岛战役、布干维尔岛战役及一些海战。1944年6月任第3舰队司令,从加罗林群岛一直打到菲律宾。  10月率部参加莱特湾海战,取得击沉日军4艘航母的重大战果。
  战争后期,对台湾、东京等地实施空袭,并指挥冲绳岛周围的海战直至日本投降。1945年12月晋五星上将。1947年退役。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