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
伊朗一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
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 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 匈奴人经高加索侵人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 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 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 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 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全部
伊朗一拜占庭战争是拜占庭同伊朗萨桑王朝在前亚细亚争夺霸权的侵略
战争。
根据共同对蛮族作战条约的规定,拜占庭曾向伊朗支付现金补偿。公元6世 纪初,拜占庭拒绝继续支付,遂成为公元502〜506年战争的导火线。
502年,一支庞大的伊朗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并侵占了阿米达城。506年, 匈奴人经高加索侵人伊朗,迫使伊朗同拜占庭缔结和约。伊朗的附庸国伊比利亚 和拉济卡成为公元6世纪20年代伊拜战争的主要战场。
拜占庭和伊朗在确定政 治方针中,宗教起着很大作用。
伊比利亚和拉济卡分别于337、522年定基督教为国教,而伊朗信奉拜人教,从 而它们与伊朗的关系恶化了。拜占庭给伊比利亚以援助,导致527〜532年的 战争。
528年,伊朗在伊比利亚立足之后,便出兵进攻拉济卡,但被拜占庭和拉济卡 联军击退。530年,伊军4万人包围了美索不达米亚的达刺要塞。由拜占庭东部部 队指挥官韦利萨里统率的达刺守卫部队,在要塞正面的平原上同伊军交战,击败了 一倍于己之敌。
伊军损失5000人,拜占庭人损失不大。在达刺战斗中,拜占庭步 兵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他们在隐蔽物后使用投掷武器。决定战役胜负的是用来攻 击敌人的骑兵弓箭手。
531年末,科斯洛埃斯一世继承伊朗王位,他在位期间,伊朗达到鼎盛时期。
科斯洛埃斯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除原有的民军外, 同时又由中、小地主组成一支常备军。
主要兵种为机动的骑兵,步兵仍然起辅助的作用。在常备军中服役的军人开 始
领取薪饷。
科斯洛埃斯一世撤销了总司令的职位,将其权力分配给4个总督,由 他们负责民政管理和军事指挥。
作为军事长官,总督享有斯帕赫别德的封号。科斯洛埃斯一世的军事改革是 企图建立支由铁甲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正规军。
这次改革巩固了沙赫政权和中央 政府。
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大部分由雇佣兵组成,士气低落,军事学术水平不高。
公元7世纪,拜占庭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改变了拜占庭军队的兵员补充制度
和组织形式。
农村公社农民取代奴隶和佃农,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者,兵役就是他们
的主要义务之一。
伊朗曾多次企图夺取拉济卡,近逼攸克辛海,从北方威胁拜占庭,但这些企图
在555年以惨败而告终。562年,伊朗和拜占庭在达刺缔结为期50年的“永久和
约”。
根据条约,伊朗将拉济卡割让给拜占庭,自己保留了斯万涅特。
570年伊朗人侵占了阿拉伯西南部的也门,并把拜占庭的盟友——埃塞俄比
亚人从那里逐出,受拜占庭唆使的突厥人和可萨人从东部袭击伊朗,从而导致了新
的战争。
590年初,伊比利亚部队占领了阿尔巴尼亚。伊朗人和可萨人在北高加索展
开了军事行动,拜占庭作为可萨人的盟国也派部队前往高加索。590年底,伊军在
巴赫拉姆•楚宾统帅的指挥下,在北高加索击溃了可萨人,并侵入斯万涅特和阿尔
巴尼亚,但在阿拉斯河被罗曼统帅指挥的拜占庭部队击败。
572〜591年的战争以591年在泰西封城缔结和约而结束。根据条约,为酬报
摩里士皇帝在科斯洛埃斯:二世沙赫同巴赫拉姆•楚宾统帅争夺王位的内战中对
科斯洛埃斯二世的帮助,伊朗将前些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侵占的领土归
还给拜占庭。
602〜629年的战争起因于科斯洛埃斯二世借口替被杀害的摩里士皇帝报仇,
对拜占庭皇帝福加斯进行讨伐。他在13年里攻占了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基列
浬亚和小亚细亚。
614年,伊军首次出现在非洲,并占领了下埃及。
622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
利用优势的船队把部队从君士坦丁堡调往基利基亚的亚历山大勒塔,并把部队部
署在伊斯城郊的筑垒兵营里。科斯洛埃斯二世派遣以萨尔巴尔为首的大部队前往
抗击拜占庭人,把拜占庭人封锁在托罗斯山区。
但是,希拉克略率领部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小道及时地穿过山岭,出其不意地出
现在伊朗人的后方,将其后卫部队击溃;随后,佯装撤退,将伊军全部诱入地势对其
不利的地方,迫其交战,并将其击溃。希拉克略将部队留在哈里斯河沿岸富庶的卡
帕多基亚,自己返回君士坦丁堡征募补充兵员。
623年春,为了打击萨尔巴尔和萨伊斯率领的、对拜占庭在卡帕多基亚的部队
有威胁的伊军后方,希拉克略率领5000精兵,乘船驶往特拉帕作斯。
由于拜占庭部队的果断机动,伊军被迫撤向米季亚;希拉克略率领的部队遂与
在卡帕多基亚的拜占庭部队会合。
希拉克略逐走伊朗人后,号召居住在从攸克辛
海到希尔加尼海地区的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伊朗。
希拉克略募集相当大的兵力后,征服了直到阿拉斯河的整个亚美尼亚,并向米
季亚一阿特罗巴特那的首都甘扎克城推进。
科斯洛埃斯二世在该城附近集结有4万军队。伊朗人得知拜占庭人进攻后,
慌忙向伊朗腹地撤退。希拉克略部队实施迫击,占领了甘扎克城,使伊军遭受重
创。希拉克略率领部队到达希尔凡和希尔加尼海后,便驻扎下来过冬。
624〜626年,伊军曾试图收复失地,但未成功。
627年12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域的尼涅维遗址附近发生了一场血战,伊朗部 队被击溃。
628年,科斯洛埃斯二世被阴谋者们杀害后,其子希鲁伊埃于629年同拜占庭 缔结和约。
根据条约,希鲁伊埃将科斯洛埃斯二世在位期间伊朗在亚洲和埃及侵 占的领土归还拜占庭。
伊朗一拜占庭战争大大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它们无力抗击阿拉伯征服战。 在历次战争中,伊朗人都避免同以高度密集队形作战的拜占庭人近战,多半采用散 开队形,以投掷武器与拜占庭人对抗。
与此相应,拜占庭军团逐步由弓箭手、投石器手和投掷炮手组成,他们与排成 数列横队的重装战列步兵协同作战。每个军团配属有一个由数艘小船和渡河保障 人员组成的舟桥组,以及围攻要塞的所需器材。在伊拜战争中,拜占庭人常常用土 掩体、壁垒、壕沟和木塔加强部队的配置,在这些隐蔽物中部署着射手和投掷炮。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