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椰菜花怎么治

什么是 阿赖椰识?

什么是 阿赖椰识?

全部回答

2008-08-07

0 0
    以下是摘录自百度百科中的内容,说的很好: 阿赖耶识 : ā lài yē shí 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आलआयविज्ञान ālāyavijnāna的译音。
    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佛教(唯识论)八识中之第八识,又名“阿梨耶识”,是根本识,以下各识都由它生出。
  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可以引发人的善恶行为(主要指思维活动)。   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有净、染、万有种子,对待万物待缘而起这一真理不明了,故称作“无明”。
  此“无明”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无始”(根本)无明,并由此产生人、法二我执等烦恼的枝末无明,而这一切都是阿赖耶识的本能状态。当阿赖耶识摆脱了人、法二执,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之惑后,就脱离一切虚妄而证得真如的不生不灭、不垢不染、无性无相的法性真实境界。
    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即是真如。 ——《智能气功科学名词释义 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
  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
  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  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  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
     《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
  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八识规矩颂》中关于阿赖耶识部份略解 《八识规矩颂》是唐玄奘法师所作。  将心王八识分为四类。
  前五识作了三颂,意识作了三颂,末那识作了三颂,阿赖耶识作了三颂,共十二颂。 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浩浩三藏不可穷)此识为藏识,浩浩是深广的意义。
    第一,此识具诸法种子,持而不失,有能藏义。第二,此识受前七识所熏,随熏成种,有所藏义。第三,此识的见分被第七识所执,认以为我,是我爱的执藏义。因此此识具三藏。持种受熏执以为我,使无边的有情众生,无始以来相续流转生死中,甚深广大而不可穷尽。
   (渊深七浪境为风)藏识犹如大海一样,前七识就是波浪,波浪一起,其所缘之境形成识风,风浪互为因果,相续生灭,这就是识海。  这时,我们就失去了灵明洞彻、圆明朗照的佛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而识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了。
   (受熏持种根身器)此识受前七识缘境造业之所熏习,而形成心(精神)色(物质)二法种子。此识种子一旦成熟,就变成正报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和依报的器世间(物质世界)。
    实际上,根身和器界,也是此识所执受的相分。 (去后来先作主公)此识既然有执受根身与器界的功能,所以有情生命(包括动物)死时,此识最后离开,有情生命受生时,此识最先来。
  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生命中,此识是主人公。 阿赖耶识,梵文作aalaya-vij~naana,意译为「藏识」;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
    本文尝试从语源学的角度,探讨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藉此形构阿赖耶识说发展的轨迹。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阿?炒锬ナ贝穆凼橐嗤hべば信傻木郏攀褂冒⒗狄兑淮剩溆镆逶凇督馍蠲芫分校庵浮敢仂度馓逯械氖丁梗肴馓逍纬砂参S牍驳墓叵担壮龅囊庖逦敢亍梗浯嗡邓猩镅系闹词芤澹弧渡愦蟪寺邸凡嘀卮耸队胫罘ǖ墓叵担⒗狄囤故统伞赣胫罘ㄏ嗷ド悴氐氖丁梗怯星榛帷钢床亍挂灾晕业氖叮弧冻晌ㄊ堵邸妨⒒吨质恫灰坏牧⒊。
    幽懿亍⑺亍⒅床厝褰馐桶⒗狄兜挠镆澹斜痨丁渡愦蟪寺邸分质妒且坏牧⒊。渲杏智忠韵中欣狄鸵灾肿永狄行牡目朐膊舛怠? 。

2008-08-06

57 0
阿赖耶识是原始本心不清净了,有了各种“知识”“知见”“认知”,所有这些“是和非”就象种子一样深藏在阿赖耶识里,将来都要生根发芽,所以阿赖耶识也叫种子藏。也叫“第八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